•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

    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

    石梁跨于其上。

    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

    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

    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

    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

    门内跨池又为石梁。

    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

    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

    独其西阁为胜。

    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

    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

    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

    乃壁其后,无所睹。

    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

    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

    下临峭岸,深昧险绝。

    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其沫乃如散珠喷雾,目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

    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

    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殚数。

    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

    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

    或涌或没,顷刻万变。

    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

    畏险者或不敢度。

    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

    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

    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

    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

    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 雨湿西风水面烟。

    一巾华发上溪船。

    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

    避人鸥鹭更翩翩。

    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 山绕平湖波撼城。

    湖光倒影浸山青。

    水晶楼下欲三更。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

    萧萧散发到天明。

  •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

    元龙老矣!

    不妨高卧,冰壶凉簟。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 行尽潇湘到洞庭。

    楚天阔处数峰青。

    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

    夜凉船影浸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