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

    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娉娉袅袅,恰近十三余,春未透。

    花枝瘦。

    正是愁时候。

    寻花载酒。

    肯落谁人后。

    只恐远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

    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长亭柳。

    君知否。

    千里犹回首。

  •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

    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

    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

  • 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

    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

    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

    塞垣乐,尽櫜鞬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

    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

    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

    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

    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

  • 道字娇讹苦未成。

    未应春阁梦多情。

    朝来何事绿鬟倾。

    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

    困人天气近清明。

  • 我观文忠公,四子皆超越。

    仲也珠径寸,照夜光如月。

    好诗真脱兔,下笔先落鹘。

    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

    文章乃余事,学道探玄窟。

    死为长白主,名字书绛阙。

    (熙宁之末,仲纯父见仆于京城之东,曰:“吾梦道士持告身授吾曰:上帝命汝为长白山主,此何祥也?

    ”明年,仲纯父没。

    )伤心清颍尾,已伴白鸥没。

    喜见三少年,俱有千里骨。

    千里不难到,莫遣历块蹶。

    临分出苦语,愿子书之笏。

  • 绣幄鸳鸯柱,红情密、腻云低护秦树。

    芳根兼倚,花梢钿合,锦屏人妒。

    东风睡足交枝,正梦枕瑶钗燕股。

    障滟蜡、满照欢丛,嫠蟾冷落羞度。

    人闲万感幽单,华清惯浴,春盎风露。

    连鬟并暖,同心共结,向承恩处。

    凭谁为歌长恨?

    暗殿锁、秋灯夜语。

    叙旧期、不负春盟,红朝翠暮。

  • 日南藩郡古宣城,碧落神仙拥使旌。

    津吏戒船东下稳,县僚负弩昼归荣。

    江山谢守高吟地,风月朱公故里情。

    曾预汉庭三独坐,府中谁敢伴飞觥。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

    ”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呜呼!

    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

    何为而在此?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

    方山子倘见之欤?

  •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

    遂往求疗。

    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

    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日剧饮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