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 自君之出矣,金翠闇无精。

    思君如日月,回还昼夜生。

  • 钟山之英,草堂之灵,驰烟驿路,勒移山庭: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万乘其如脱,闻凤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濑,固亦有焉。

    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覆,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

    乍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黩,何其谬哉!

    呜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载谁赏!

    世有周子,隽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

    然而学遁东鲁,习隐南郭,偶吹草堂,滥巾北岳。

    诱我松桂,欺我云壑。

    虽假容于江皋,乃缨情于好爵。

    其始至也,将欲排巢父,拉许由,傲百氏,蔑王侯。

    风情张日,霜气横秋。

    或叹幽人长往,或怨王孙不游。

    谈空空于释部,覈玄玄于道流,务光何足比,涓子不能俦。

    及其鸣驺入谷,鹤书赴陇,形驰魄散,志变神动。

    尔乃眉轩席次,袂耸筵上,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风云凄其带愤,石泉咽而下怆,望林峦而有失,顾草木而如丧。

    至其钮金章,绾墨绶,跨属城之雄,冠百里之首。

    张英风于海甸,驰妙誉于浙右。

    道帙长摈,法筵久埋。

    敲扑喧嚣犯其虑,牒诉倥偬装其怀。

    琴歌既断,酒赋无续,常绸缪于结课,每纷纶于折狱,笼张赵于往图,架卓鲁于前箓,希踪三辅豪,驰声九州牧。

    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独举,青松落阴,白云谁侣?

    磵户摧绝无与归,石径荒凉徒延伫。

    至于还飙入幕,写雾出楹,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猨惊。

    昔闻投簪逸海岸,今见解兰缚尘缨。

    于是南岳献嘲,北陇腾笑,列壑争讥,攒峰竦诮。

    慨游子之我欺,悲无人以赴吊。

    故其林惭无尽,涧愧不歇,秋桂遣风,春萝罢月。

    骋西山之逸议,驰东皋之素谒。

    今又促装下邑,浪栧上京,虽情殷于魏阙,或假步于山扃。

    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蒙耻,碧岭再辱,丹崖重滓,尘游躅于蕙路,污渌池以洗耳。

    宜扃岫幌,掩云关,敛轻雾,藏鸣湍。

    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

    于是丛条瞋胆,叠颖怒魄。

    或飞柯以折轮,乍低枝而扫迹。

    请回俗士驾,为君谢逋客。

  •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

    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

    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

    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

    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

    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

    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

    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

    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

    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 驾言易水北。

    送别河之阳。

    沉思惨行镳。

    如梦在空床。

    既寤丹绿谬。

    始知纨素伤。

    中州木叶下。

    边城应早霜。

    阴虫日惨烈。

    庭草复芸黄。

    金风徂清夜。

    明月悬洞房。

    袅袅同宫女。

    助我理衣裳参差夕杵引。

    哀怨秋砧扬。

    轻罗飞玉腕。

    弱翠低红妆。

    朱颜日已兴。

    眄睇色增光。

    捣以一匪石。

    文成双鸳鸯。

    制握断金刀。

    熏用如兰芳。

    佳期久不归。

    持此寄寒乡。

    妾身谁为容。

    思君苦入肠。

  •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 高馆临荒途,清川带长陌。

    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

    塘边草杂红,树际花犹白。

    日暮有重城,何由尽离席!

  • 穗帷飘井干,樽酒若平生。

    郁郁西陵树,讵闻歌吹声。

    芳襟染泪迹,婵媛空复情。

    玉座犹寂寞,况乃妾身轻。

  •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