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离别109 个结果。
  • 玉颜红烛忽惊春,微步凌波暗拂尘。

    自是当歌敛眉黛,不因惆怅为行人。

  •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

    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

    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

    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

  •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

    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

    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

    昌言举进士,日有名。

    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

    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

    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

    吾日益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

    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

    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

    吾晚学无师,虽日当文,中甚自惭;

    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

    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

    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

    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有感也!

    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

    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

    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

    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

    ”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

    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

    呜呼!

    何其不思之甚也!

    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

    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

    ”况与夷狄!

    请以为赠。

  • 帘外五更风,消受晓寒时节。

    刚剩秋衾一半,拥透帘残月。

    争教清泪不成冰?

    好处便轻别。

    拟把伤离情绪,待晓寒重说。

  • 我有吴趋曲,无人知此音。

    姑苏成蔓草,麋鹿空悲吟。

    未夸观涛作,空郁钓鳌心。

    举手谢东海,虚行归故林。

  • 醉云又兼醒雨,楚梦时来往。

    倦蜂刚著梨花、惹游荡。

    还作一段相思,冷波叶舞愁红,送人双桨。

    暗凝想。

    情共天涯秋黯,朱桥锁深巷。

    会稀投得轻分、顿惆怅。

    此去幽曲谁来,可怜残照西风,半妆楼上。

  •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

    夕阳千万峰。

  • 秘阁修撰韩公知婺之明年,以“恣行酷政,民冤无告”劾去。

    去之日,百姓遮府门愿留者,顷刻合数千人,手持牒以告摄郡事。

    摄郡事振手止之,辄直前不顾;

    则受其牒,不敢以闻。

    明日出府,相与拥车下,道中至不可顿足。

    则冒禁行城上,累累不绝。

    拜且泣下,至有锁其喉自誓于公之前者。

    里巷小儿数十百辈罗马前,且泣下。

    君为之抆泪,告以君命决不应留;

    辄柴其关如不闻。

    日且暮,度不可止,则夺剌史车置道旁,以民间小舆舁至梵严精舍,燃火风雪中围守之。

    其挟舟走行阙告丞相御史者,盖千数百人而未止。

    又明日,回泊通波亭,乘间欲以舟去,百姓又相与拥之不置,溪流亦复堰断不可通。

    乡士大夫惧蚁蝼之微不足以回天听,委曲谕之,且却且行。

    久乃曰:“愿公徐行,天子且有诏矣。

    ”公首肯之。

    道稍开,公疾驰径去。

    后来者咎其徒之不合舍去,责诮怒骂,不啻仇敌。

    呜呼!

    大官,所尊也;

    民,所信也。

    所尊之劾如彼,而所信之情如此,吾亦不知公之政何如也,将从智者而问之。

  • 西风一叶送行舟。

    浅迟留。

    舣汀洲。

    新浴红衣,绿水带香流。

    应是离宫城外晚,人伫立,小帘钩。

    新归重省别来愁。

    黛眉头。

    半痕秋。

    天上人间,斜月绣针楼。

    湘浪莫迷花蝶梦,江上约,负轻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