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哲理186 个结果。
  •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

    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後波。

    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 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孤将有大志于齐,吾将许越成,而无拂吾虑。

    若越既改,吾又何求?

    若其不改,反行,吾振旅焉。

    ”申胥谏曰:“不可许也。

    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又非慑畏吾甲兵之强也。

    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

    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使淫乐于诸夏之国,以自伤也。

    使吾甲兵钝弊,民人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

    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及吾犹可以战也。

    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吴王曰:“大夫奚隆于越?

    越曾足以为大虞乎?

    若无越,则吾何以春秋曜吾军士?

    ”乃许之成。

    将盟,越王又使诸稽郢辞曰:“以盟为有益乎?

    前盟口血未乾,足以结信矣。

    以盟为无益乎?

    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而胡重于鬼神而自轻也。

    ”吴王乃许之,荒成不盟。

  •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xiá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

    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

    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

    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

    永怀江左逸,多病邺中奇。

    騄骥皆良马,骐驎带好儿。

    车轮徒已斫,堂构惜仍亏。

    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

    经济惭长策,飞栖假一枝。

    尘沙傍蜂虿,江峡绕蛟螭。

    萧瑟唐虞远,联翩楚汉危。

    圣朝兼盗贼,异俗更喧卑。

    郁郁星辰剑,苍苍云雨池。

    两都开幕府,万宇插军麾。

    南海残铜柱,东风避月支。

    音书恨乌鹊,号怒怪熊罴。

    稼穑分诗兴,柴荆学土宜。

    故山迷白阁,秋水隐黄陂。

    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

  •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