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华鬓星星,惊壮志成虚,此身如寄。

    萧条病骥。

    向暗里、消尽当年豪气。

    梦断故国山川,隔重重烟水。

    身万里,旧社凋零,青门俊游谁记?

    尽道锦里繁华,叹官闲昼永,柴荆添睡。

    清愁自醉。

    念此际、付与何人心事。

    纵有楚柁吴樯,知何时东逝?

    空怅望,鲙美菰香,秋风又起。

  • 清汴逶迤贯旧京,宫墙春草几番生。

    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

    天地固将容小丑,犬羊自惯渎齐盟。

    蓬窗老抱横行路,未敢随人说弭兵。

  •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

    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

    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

    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

    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

    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

    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

    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

    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

    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

    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

    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

    君记取、封侯事在。

    功名不信由天。

  •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

    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

    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

    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

    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

    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

    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

    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

    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

    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

    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

    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

    俄复开霁,遂行。

    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

    始见庐山及大孤。

    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

    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晚抵江州。

    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

    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

    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

    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

    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