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须句。

    夏,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

    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战于升陉。

    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

    楚人伐宋以救郑。

    宋公将战。

    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

    ”弗听。

    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

    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

    犹有惧焉!

    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

    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明耻教战,求杀敌也。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

    若爱重伤,则如勿伤;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

    利而用之,阻隘可也;

    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 夏,会于葵丘,寻盟,且修好,礼也。

    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

    ”齐侯将下拜。

    孔曰:“且有后命。

    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

  •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

    公惧变色;

    禁之,不可。

    公怒,归之,未之绝也。

    蔡人嫁之。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

    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徵 通 征)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

    师退,次于召陵。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齐侯曰:“岂不榖()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何如?

    ”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及诸侯盟。

  •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

    子产曰:“少,未知可否。

    ”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

    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子产曰;

    “不可。

    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今吾子爱人则以政。

    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

    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

    子于郑国,栋也。

    栋折榱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

    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

    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

    其为美锦,不亦多乎?

    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

    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譬如田猎,射御贯,则能获禽;

    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

    子皮曰:“善哉!

    虎不敏。

    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我,小人也。

    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

    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

    微子之言,吾不知也。

    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

    ’今而后知不足。

    自今请虽吾家,听子而行。

    ”子产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

    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

    ”子皮以为忠,故委政焉。

    子产是以能为郑国。

  • 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

    无禄,献公即世。

    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

    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

    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

    是穆之成也。

    “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

    郑人怒君之疆埸,我文公帅诸侯及秦围郑。

    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

    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

    文公恐惧,绥静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

    “无禄,文公即世;

    穆为不吊,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肴地,奸绝我好,伐我保城。

    殄灭我费滑,散离我兄弟,挠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

    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淆之师。

    犹愿赦罪于穆公,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

    天诱其衷,成王陨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穆、襄即世,康、灵即位。

    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

    康犹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翦我羁马,我是以有河曲之战。

    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

    ’君亦不惠称盟,利吾有狄难,入我河县,焚我箕、郜,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垂,我是以有辅氏之聚。

    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献、穆,使伯车来命我景公曰:‘吾与女同好弃恶,复脩旧德,以追念前勋。

    ’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会。

    君又不祥,背弃盟誓。

    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昏姻也。

    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

    ’寡君不敢顾昏姻。

    畏君之威,而受命于吏。

    君有二心于狄,曰:‘晋将伐女。

    ’狄应且憎,是用告我。

    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亦来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不榖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壹。

    ’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

    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

    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岂敢徼乱?

    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侯退矣。

    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

  • 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

    寺人披请见。

    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

    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

    虽有君命何其速也?

    夫袪犹在,女其行乎!

    ”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

    若犹未也,又将及难。

    君命无二,古之制也。

    除君之恶,唯力是视。

    蒲人、狄人、余何有焉?

    即位,其无蒲、狄乎!

    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

    君若易之,何辱命焉?

    行者甚众,岂唯刑臣?

    ”公见之,以难告。

    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

    己丑晦,公宫火。

    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徧 同:遍)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栾盈出奔楚。

    宣子杀羊舌虎,囚叔向。

    人谓叔向曰:“子离于罪,其为不知乎?

    ”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

    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知也。

    ”乐王鲋见叔向曰:“吾为子请。

    ”叔向弗应,出不拜。

    其人皆咎叔向。

    叔向曰:“必祁大夫。

    ”室老闻之曰:“乐王鲋言于君无不行,求赦吾子,吾子不许;

    祁大夫所不能也,而曰必由之。

    何也?

    ”叔向曰:“乐王鲋从君者也,何能行?

    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其独遗我乎?

    诗曰:‘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夫子,觉者也。

    ”晋侯问叔向之罪于乐王鲋。

    对曰:“不弃其亲,其有焉。

    ”于是祁奚老矣,闻之,乘驲而见宣子,曰:“《诗》曰:‘惠我无疆,子孙保之。

    ’《书》曰:‘圣有谟勋,明征定保。

    ’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

    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

    今壹不免其身,以弃社稷,不亦惑乎?

    鲧殛而禹兴;

    伊尹放大甲而相之,卒无怨色;

    管蔡为戮,周公右王。

    若之何其以虎也弃社稷?

    子为善,谁敢不勉,多杀何为?

    ”宣子说,与之乘,以言诸公而免之。

    不见叔向而归,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

  •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对曰:“姜氏何厌之有!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

    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故不言弟;

    如二君,故曰克;

    称郑伯,讥失教也;

    谓之郑志。

    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公从之。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