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飘蓬只逐惊飙转,行人过尽烟光远。

    立马认河流,茂陵风雨秋。

    寂寥行殿索,梵呗琉璃火。

    塞雁与宫鸦,山深日易斜。

  •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

    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

    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

    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

    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

    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

    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

    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

    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

    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

    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

    天籁人籁,合同而化。

    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

    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

    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

    ”余笑曰:“寺何能飞?

    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

    ”僧曰:“无征不信。

    公爱之,何不记之!

    ”余曰:“诺。

    ”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

    乡路迢迢。

    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

    南雁归时更寂寥。

  •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

    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俱莫 一作:俱暮)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 一幅云蓝一叶舟,隔江山色镜中收。

    夕阳芳草满汀洲。

    客里莺花繁似锦,春来情思腻于油。

    兰桡扶梦驻东流。

  • 八月奔涛,千尺崔嵬,砉然欲惊。

    似灵妃顾笑,神鱼进舞;

    冯夷击鼓,白马来迎。

    伍相鸱夷,钱王羽箭,怒气强于十万兵。

    峥嵘甚,讶雪山中断,银汉西倾。

    孤舟铁笛风清,待万里乘槎问客星。

    叹鲸鲵未剪,戈船满岸;

    蟾蜍正吐,歌管倾城。

    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

    谁知道,是观潮枚叟,论水庄生。

  • 明月淡飞琼,阴云薄中酒。

    收尽盈盈舞絮飘,点点轻鸥咒。

    晴浦晚风寒,青山玉骨瘦。

    回看亭亭雪映窗,淡淡烟垂岫。

  • 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

    楚天魂梦与香消,青山暮暮朝朝。

    断续凉云来一缕,飘堕几丝灵雨。

    今夜冷红浦溆,鸳鸯栖向何处?

  •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

    倚阑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

    见人羞涩却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