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 轻云微月。

    二更酒醒船初发。

    孤城回望苍烟合。

    公子佳人,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滕床滑。

    觉来幽梦无人说。

    此生飘荡何时歇。

    家在西南,长作东南别。

  • 风蒲猎猎弄清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州。

  •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

    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

  •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

    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 芳树千株发,摇荡三阳时。

    气软来风易,枝繁度鸟迟。

    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

    欲寄边城客,路远谁能持。

  • 怅然集汉北。

    还望岨山田。

    沄沄百重壑。

    参差万里山。

    楚关带秦陇。

    荆云冠吴烟。

    草色敛穷水。

    木叶变长川。

    秋至帝子降。

    客人伤婵娟。

    试访淮海使。

    归路成数千。

    蓬驱未止极。

    旌心徒自悬。

    若华想无慰。

    忧至定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