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青霞先生文集序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qīng xiá shĕn jūn,yóu jĭn yī jīng lì shàng shū dĭ zăi zhí,zăi zhí shēn jí zhī。

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fāng lì gòu qí zuì,lài míng tiān zĭ rén shèng,tè bó qí qiăn,xĭ zhī sài shàng。

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dāng shì shí,jūn zhī zhí jiàn zhī míng măn tiān xià。

已而,君纍然携妻子,出家塞上。yĭ ér,jūn léi rán xié qī zĭ,chū jiā sài shàng。

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huì bĕi dí shŭ nèi fàn,ér shuài fŭ yĭ xià,shù shŏu bì lĕi,yĭ zì dí zhī chū mò,bù jí fēi yī zú yĭ xiāng kàng。

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以为功。shèn qiĕ jí dí zhī tuì,zé gē zhōng tŭ zhī zhàn mò zhĕ yŭ yĕ xíng zhĕ zhī guó yĭ wèi gōng。

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ér fù zhī kū qí zĭ,qī zhī kū qí fū,xiōng zhī kū qí dì zhĕ,wăng wăng ér shì,wú suŏ kòng [yù,xū,yū]。

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之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jūn jì shàng fèn jiāng yì zhī rì chí,ér yòu xià tòng zhū jiāng shì zhī rì jiān yì wŏ rén mín yĭ méng guó jiā yĕ,shŭ wū yàn xī xū;,ér yĭ qí suŏ yōu yù fà zhī yú shī gē wén zhāng,yĭ xiè qí huái,jí jí zhōng suŏ zài zhū shén shì yĕ。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jūn gù yĭ zhí jiàn wèi [zhòng,chóng] yú shí,ér qí suŏ zhù wèi shī gē wén zhāng,yòu duō suŏ jī cì,[shāo,shào] [shāo,shào] [chuán,zhuàn] [bō,bò],shàng xià zhèn kŏng。

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shĭ chū sĭ lì xiāng [shān,shàn] gòu,ér jūn zhī huò zuò yĭ。

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jūn jì mò,ér zhōng cháo zhī shì suī bù găn sòng qí shì,ér yī shí kŭn jì suŏ xiāng yŭ chán jūn zhĕ,xún qiĕ zuò zuì bà qù。

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yòu wèi jĭ,gù zăi zhí zhī chóu jūn zhĕ yì bào bà。

而君之故人俞君,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ér jūn zhī gù rén [yú,shù] jūn,yú shì póu [jí,ji] qí shēng píng suŏ zhù ruò gān juăn,[kè,kē] ér [chuán,zhuàn] zhī。

而其子襄,来请予序之首简。ér qí zĭ xiāng,lái qĭng [yŭ,yú] xù zhī shŏu jiăn。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máo zĭ shòu dú ér tí zhī yuē:ruò jūn zhĕ,fēi gŭ zhī zhì shì zhī yí hū zāi?

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kŏng zĭ shān《shī》,zì《xiăo biàn》zhī yuàn qīn,《xiàng bó》zhī cì chán ér xià,qí jiān zhōng chén、guă fù、yōu rén、duì shì zhī shén,bìng liè zhī wèi“fēng”,shū zhī wèi“yă”,bù kĕ shèng shŭ。

岂皆古之中声也哉?qĭ jiē gŭ zhī zhōng shēng yĕ zāi?

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rán kŏng zĭ bù jù yí zhī zhĕ,tè mĭn qí rén,[jīn,qín,guān] qí zhì。

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yóu yuē“fà hū qíng,zhĭ hū lĭ yì”,“yán zhī zhĕ wú zuì,wén zhī zhĕ zú yĭ wèi jiè”yān ĕr。

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蕡之对疑于亢。[yŭ,yú] cháng àn cì chūn qiū yĭ lái,qū yuán zhī《sāo》yí yú yuàn,wŭ xū zhī jiàn yí yú xié,[jiă,gŭ] yì zhī《shū》yí yú jī,shū yè zhī shī yí yú fèn,liú fén zhī duì yí yú kàng。

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rán tuī kŏng zĭ shān《shī》zhī zhĭ ér póu cì zhī,dāng yì wèi bì wú lù zhī zhĕ。

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jūn jì mò,ér hăi nèi zhī jiàn shēn dà fū,zhì jīn yán jí jūn,wú bù suān bí ér liú tì。

呜呼!wū hū!

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jí zhōng suŏ zài《míng jiàn》、《chóu biān》zhū shén,shì lìng hòu zhī rén dú zhī,qí zú yĭ hán zéi chén zhī dăn,ér yuè sài yuán zhàn shì zhī mă,ér zuò zhī kài yĕ,gù yĭ!

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tā rì guó jiā căi fēng zhĕ zhī shĭ chū ér lăn guān yān,qí néng yí zhī yĕ hū?

予谨识之。[yŭ,yú] jĭn shí zhī。

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zhì yú wén cí zhī gōng bù gōng,jí dāng gŭ zuò zhĕ zhī zhĭ yŭ [fŏu,pĭ],fēi suŏ yĭ lùn jūn zhī dà zhĕ yĕ,[yŭ,yú] gù bù zhù。

嘉靖癸亥孟春望日归安茅坤拜手序。jiā jìng guĭ hài mèng chūn wàng rì guī ān máo kūn bài shŏu xù。

译文

沈君青霞,以锦衣卫经历的身份,上书抨击宰相,宰相因此非常痛恨他。正在竭力罗织他罪名的时候,幸亏皇帝仁慈圣明,特别减轻他的罪责,把他流放到边塞去。在那段时期,沈君敢于直谏的美名已传遍天下。不久,沈君就拖累着妻子儿女,离家来到塞上。正巧遇到北方敌人屡次来寇边,而帅府以下的各级将领,都束手无策,紧闭城垒,任凭敌寇出入侵扰,连射一支箭抗击敌人的事都没有做到。甚至等到敌人退却,就割下自己队伍中阵亡者和在郊野行走百姓的左耳,来邀功请赏。于是父亲哭儿子,妻子哭丈夫,哥哥哭弟弟的惨状,到处都是,百姓们连控诉呼吁的地方都没有。沈君对上既愤慨边疆防务的日益废弛,对下又痛恨众将士任意残杀人民,蒙骗朝廷,多次哭泣感叹,便把他的忧郁表现在诗歌文章之中,以抒发情怀,就成为文集中的这些篇章。

  沈君原来就以敢于直谏,受到时人的敬重,而他所写的诗歌文章,又对时政多所讽刺,逐渐传播出去,朝廷上下都感到震惊恐慌。于是他们开始竭力进行造谣陷害,这样沈君的大祸就发生了。沈君被害死以后,虽然朝中的官员不敢为他辨冤,但当年身居军事要职、一起陷害沈君的人,不久便因罪撤职。又过了不久,原来仇视沈君的宰相也被罢官。沈君的老朋友俞君,于是收集编辑了他一生的著述若干卷,刊刻流传。沈君的儿子沈襄,来请我写篇序言放在文集前面。

  我恭读了文集后写道:像沈君这样的人,不就是古代有高尚节操的那一类志士吗?孔子删定《诗经》,从《小弁》篇的怨恨亲人,《巷伯》篇的讥刺谗人以下,其中忠臣、寡妇、隐士和愤世嫉俗之人的作品,一起被列入“国风”、分入“小雅”的,数不胜数。它们难道都符合古诗的音律吗?然而孔子所以并不轻易删掉它们,只是因为怜悯这些人的遭遇,推重他们的志向。还说“这些诗歌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又以合乎礼义为归宿”,“说的人没有罪,听的人完全应该引为鉴戒”。我曾经按次序考察从春秋以来的作品,屈原的《离骚》,似乎有发泄怨恨之嫌;伍子胥的进谏,似乎有进行威胁之嫌;贾谊的《陈政事疏》,似乎有过于偏激之嫌;嵇康的诗歌,似乎有过分激愤之嫌;刘蕡的对策,似乎有亢奋偏执之嫌。然而运用孔子删定《诗经》的宗旨,来收集编次它们,恐怕也未必不被录取。沈君虽已去世,但海内的士大夫至今一提到他,没有一个不鼻酸流泪的。啊!文集中所收载的《鸣剑》、《筹边》等篇,如果让后代人读了,它们足以使奸臣胆寒,使边防战士跃马杀敌,而激发起同仇敌忾的义愤,那是肯定的!日后假如朝廷的采风使者出使各地而看到这些诗篇,难道会把它们遗漏掉吗?我恭敬地记在这里。

  至于说到文采辞藻的精美不精美,以及与古代作家为文的宗旨是否符合,那不是评论沈君大节的东西,所以我就不写了。

注释

沈君青霞,以锦衣卫经历的身份,上书抨击宰相,宰相因此非常痛恨他。正在竭力罗织他罪名的时候,幸亏皇帝仁慈圣明,特别减轻他的罪责,把他流放到边塞去。在那段时期,沈君敢于直谏的美名已传遍天下。不久,沈君就拖累着妻子儿女,离家来到塞上。正巧遇到北方敌人屡次来寇边,而帅府以下的各级将领,都束手无策,紧闭城垒,任凭敌寇出入侵扰,连射一支箭抗击敌人的事都没有做到。甚至等到敌人退却,就割下自己队伍中阵亡者和在郊野行走百姓的左耳,来邀功请赏。于是父亲哭儿子,妻子哭丈夫,哥哥哭弟弟的惨状,到处都是,百姓们连控诉呼吁的地方都没有。沈君对上既愤慨边疆防务的日益废弛,对下又痛恨众将士任意残杀人民,蒙骗朝廷,多次哭泣感叹,便把他的忧郁表现在诗歌文章之中,以抒发情怀,就成为文集中的这些篇章。

  沈君原来就以敢于直谏,受到时人的敬重,而他所写的诗歌文章,又对时政多所讽刺,逐渐传播出去,朝廷上下都感到震惊恐慌。于是他们开始竭力进行造谣陷害,这样沈君的大祸就发生了。沈君被害死以后,虽然朝中的官员不敢为他辨冤,但当年身居军事要职、一起陷害沈君的人,不久便因罪撤职。又过了不久,原来仇视沈君的宰相也被罢官。沈君的老朋友俞君,于是收集编辑了他一生的著述若干卷,刊刻流传。沈君的儿子沈襄,来请我写篇序言放在文集前面。

  我恭读了文集后写道:像沈君这样的人,不就是古代有高尚节操的那一类志士吗?孔子删定《诗经》,从《小弁》篇的怨恨亲人,《巷伯》篇的讥刺谗人以下,其中忠臣、寡妇、隐士和愤世嫉俗之人的作品,一起被列入“国风”、分入“小雅”的,数不胜数。它们难道都符合古诗的音律吗?然而孔子所以并不轻易删掉它们,只是因为怜悯这些人的遭遇,推重他们的志向。还说“这些诗歌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又以合乎礼义为归宿”,“说的人没有罪,听的人完全应该引为鉴戒”。我曾经按次序考察从春秋以来的作品,屈原的《离骚》,似乎有发泄怨恨之嫌;伍子胥的进谏,似乎有进行威胁之嫌;贾谊的《陈政事疏》,似乎有过于偏激之嫌;嵇康的诗歌,似乎有过分激愤之嫌;刘蕡的对策,似乎有亢奋偏执之嫌。然而运用孔子删定《诗经》的宗旨,来收集编次它们,恐怕也未必不被录取。沈君虽已去世,但海内的士大夫至今一提到他,没有一个不鼻酸流泪的。啊!文集中所收载的《鸣剑》、《筹边》等篇,如果让后代人读了,它们足以使奸臣胆寒,使边防战士跃马杀敌,而激发起同仇敌忾的义愤,那是肯定的!日后假如朝廷的采风使者出使各地而看到这些诗篇,难道会把它们遗漏掉吗?我恭敬地记在这里。

  至于说到文采辞藻的精美不精美,以及与古代作家为文的宗旨是否符合,那不是评论沈君大节的东西,所以我就不写了。

诗人简介

茅坤(1512~1601)明代散文家、藏书家。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明末儒将茅元仪祖父。嘉靖十七年进士,官广西兵备佥事时,曾领兵镇压广西瑶族农民起义。茅坤文武兼长,雅好书法,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反对“文必秦汉”的观点,至于作品内容,则主张必须阐发“六经”之旨。编选《唐宋八大家文抄》,对韩愈、欧阳修和苏轼尤为推崇。茅坤与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同被称为“唐宋派”。有《白华楼藏稿》,刻本罕见。行世者有《茅鹿门集》。► 8篇诗文

诗文推荐

和均玉管,政协璿衡。

四序资始,万物含生。

皇献允洽,至德惟明。

为民祈福,克致精诚。

南极储祥,少微呈瑞,八旬应现人寰。

水云疏散,金鼎炼神丹。

玩尽长春洞府,逍遥占、物外高闲。

无衰老,龟旋鹤绕,相对且怡颜。

殷勤重祷祝,温炉澹炷,劫外旃檀。

念亘初容貌,不许凋残。

通古今如旦暮,蟠桃见、几度华繁。

常常在,金壶碧酒,高会到仙班。

拍瓮春醅动。

洞庭霜、厌绿堆黄,林苞堪贡。

况有老人潭边菊,摇落赏心入梦。

数百岁、半来许中俗语中半。

儿女牵衣团栾处,绕公公、愿献生申颂。

公性涩,待重风。

人生一笑何时重。

奈今朝、有客无鱼,有鱼留冻。

何似尊前斑斓起,低唱浅斟齐奉。

也不待、烹龙BC4D凤。

此会明年知谁健,说边愁、望断先生宋时宋京议和。

醒最苦,醉聊共。

黄叶声迟风歇。

龛火夜寒明灭。

残月却多情,来照先生归辙。

清绝。

清绝。

透隙飞霜似雪。

结庐胜境,似旧日曾游,玉连佳处。

万花织组。

爱回廊宛转,楚腰束素。

度密穿青,上有燕支万树。

探梅去。

正竹外一枝,春意如许。

奇绝盘谷序。

更碧皱沿堤,绮霏承宇。

柳桥花坞。

问何人解有,玉兰能赋。

老子婆娑,长与春风作主。

彩衣舞。

看人间、落花飞絮。

金鼎生光。

常*真香。

宝瓶花、四序芬芳。

虚空贤圣,咫尺西方。

上敬三清,明三耀,悟三皇。

上古人淳,厚实佳祥。

性通天、与道无妨。

暗行平等,柔胜刚强。

意似仙真,全仙行,住仙乡。

升馔有章,卒食攸序。

庭锵金奏,凯收铏稆。

其献惟成,其馂维旅。

礼洽庆流,皇祖之祜。

出家儿。

处无为。

至死如同初出时。

何愁道不知。

内慈悲。

外憨痴。

绝虑忘机无执迷。

刀圭有分携。

芙蓉凝露青霞护,朝日绮疏风细。

正是中秋,时候喜逢,中宫葱葱佳气。

云龙庆会。

赞真主当阳,辅成天地。

暇日琴书,暂闲蚕馆见贤志。

嫔嫱衣罗乍试。

尽趋椒殿,喜芳绣筵初启。

酒面腾红,香烟罩碧,恩满六宫金翠。

何妨绛烛。

任花欹玉侧,劝教沈醉。

凤阙龙楼,夜色凉如水。

心坐胜如打坐,心灰自没心猿。

形如槁木自安然。

物外般般怎染。

养气勿劳呼吸,颐神全在抽添。

云房深处永绵绵。

产个胎仙出现。

隐几先生未忘物,葛陂犹问化龙身。

缇籥劲序,玄英晚候。

姬蜡开仪,豳歌入奏。

蕙馥雕俎,兰芬玉酎。

大享明祇,永绥多祐.

天涯何处,望苍江渺渺。

纵算解飞人不到。

笑双丸乌兔,两宾霜蓬,聊尔耳,那是人间三岛。

黄粱初梦觉,起看孤云,还自长歌自长啸。

不记桃源何地,橘渚何年,生涯事、惟有炉烟茶灶。

问先生谁友,有白石青松,共成三老。

休夸美妙。

休夸年少。

休夸惺惺傻俏。

休要夸张,能运心机奸狡。

休夸多才多艺,更休夸、善耽家小。

休夸*,也休夸富贵,比贤校少。

闲想轮回生死。

闲闲看,丹经子书庄老。

闲里寻闲,自是通玄明奥。

闲中澄心养气,用闲功、炼成真宝。

得闲趣,做清闲仙子最好。

炎方信巨丽,海峤弥光辉。

冲波迅交属,断岫相围。

铜乳隐云穴,金膏被石碕。

青林互缭绕,玉草竞芳菲。

岭戍接丹徼,县斋当翠微。

褰开尽洲岛,偃卧同岩扉。

高阁只自闭,鸣琴方独挥。

心和物皆定,欲静神来依。

灵境邈难测,异人游岂稀。

虚无翡翠盖,仿佛芙蓉衣。

安邑傥可累,吾将从此归。

栗子味招全道子,芋头滋味引回头。

名人吃并无忧。

四三通十二,个个下重楼。

*得过时冰是水,水中雨点浮沤。

一来一去几时休。

若教同我愿。

管取得真修。

当日先生在市尘,世人那识是真仙。

只因学得飞升后,难犬随也上天。

元阳烹炼金光阙。

不使暗魔来盗窃。

常持清净有功能,永结神丹无漏泄。

闲心一片如冰雪。

自有长生无夜月。

盖因离坎虎龙调,消尽我人猿马

不见云间杨铁史,寮中七客近如何。

老来诗句疏狂甚,乱后文章感慨多。

长笛参差吹海凤,小琼杨柳舞天魔。

春明且尽嬉游乐,莫解梁鸿《五噫歌》。

先生所居名七者寮。

穆穆王子,毋靳尔猷。

以永斯文,邦家之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