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货殖列传序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lăo zĭ yuē:“zhì zhì zhī jí,lín guó xiāng wàng,jī gŏu zhī shēng xiāng wén,mín gè gān qí shí,mĕi qí fú,ān qí sú,lè qí yè,zhì lăo sĭ bù xiāng wăng lái。

”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bì yòng cĭ wèi wù,wăn jìn shì tú mín ĕr mù,zé jĭ wú xíng yĭ。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tài shĭ gōng yuē:fū shén nóng yĭ qián,wú bù zhī yĭ。

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 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zhì ruò《shī》、《shū》suŏ shù yú、xià yĭ lái,ĕr mù yù jí shēng sè zhī hăo,kŏu yù qióng chú huàn zhī wèi,shēn ān yì lè ér xīn kuā [jīn,qín,guān] shì néng zhī róng。

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 论,终不能化。shĭ sú zhī jiàn mín jiŭ yĭ,suī hù shuō yĭ miăo lùn,zhōng bù néng huà。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 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gù shàn zhĕ yīn zhī,qí cì lì dào zhī,qí cì jiāo huì zhī,qí cì zhĕng qí zhī,zuì xià zhĕ yŭ zhī zhēng。

夫山西饶材、竹、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棻、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 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fū shān xī ráo cái、zhú、[máo,mào]、yù shí,shān dōng duō yú、yán、qī、sī、shēng sè,jiāng nán chū fēn、zĭ、jiāng、guì、jīn、xī、lián、dān shā、xī、dài [mào,mèi]、zhū jī、chĭ、[gé,jí,jĭ],lóng mén、jié shí bĕi duō mă、niú、yáng、zhān、qiú、jīn、jiăo;

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置。tóng、tiĕ zé qiān lĭ wăng wăng shān chū zhì。

此其大较也。cĭ qí dà jiào yĕ。

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jiē zhōng guó rén mín suŏ xĭ hăo,yáo sú bèi fú yĭn shí fèng shēng sòng sĭ zhī jù yĕ。

故待农而食之,虞 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gù dài nóng ér shí zhī,yú ér chū zhī,gōng ér chéng zhī,shāng ér tōng zhī。

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cĭ nìng yŏu zhèng jiāo fà zhēng qī huì zāi?

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rén gè [rèn,rén] qí néng,jié qí lì,yĭ dé suŏ yù。

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gù wù jiàn zhī zhēng guì,guì zhī zhēng jiàn,gè quàn qí yè,lè qí shì,ruò shuĭ zhī qū xià,rì yè wú xiū shí,bù zhào ér zì lái,bù qiú ér mín chū zhī。

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qĭ fēi dào zhī suŏ fú,ér zì rán zhī yàn xié?

《周书》 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zhōu shū》 yuē:“nóng bù chū zé fá qí shí,gōng bù chū zé fá qí shì,shāng bù chū zé sān băo jué,yú bù chū zé cái kuì shăo。

”财匮少而山泽不辟 矣。”cái kuì shăo ér shān zé bù pì yĭ。

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 也。cĭ sì zhĕ,mín suŏ yī shí zhī yuán yĕ。

原大则饶,原小则鲜。yuán dà zé ráo,yuán xiăo zé xiān。

上则富国,下则富家。shàng zé fù guó,xià zé fù jiā。

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pín fù zhī dào,mò zhī duó [yŭ,yú],ér qiăo zhĕ yŏu yú,zhuō zhĕ bù zú。

故太公望 封于营丘,地潟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 繦至 而辐凑。gù tài gōng wàng fēng yú yíng qiū,dì xì lŭ,rén mín guă,yú shì tài gōng quàn qí nǚ gōng,jí jì qiăo,tōng yú yán,zé rén wù guī zhī, qiăng zhì ér fú còu。

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闲敛袂而往朝焉。gù qí guān dài yī lǚ tiān xià,hăi dài zhī xián liăn mèi ér wăng cháo yān。

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qí hòu qí zhōng shuāi,guăn zĭ xiū zhī,shè qīng [zhòng,chóng] jiŭ fŭ,zé huán gōng yĭ bà,jiŭ hé zhū hóu,yī kuāng tiān xià;

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列国之君。ér guăn shì yì yŏu sān guī,wèi zài péi chén,fù yú liè guó zhī jūn。

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 也。shì yĭ qí fù qiáng zhì yú wēi xuān yĕ。

故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gù yuē: “cāng lĭn shí ér zhī lĭ jié,yī shí zú ér zhī róng rŭ。

”礼生于有而废于无。”lĭ shēng yú yŏu ér fèi yú wú。

故君子富,好行其德;gù jūn zĭ fù,hăo xíng qí dé;

小人富,以适其力。xiăo rén fù,yĭ shì qí lì。

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yuān shēn ér yú shēng zhī,shān shēn ér shòu wăng zhī,rén fù ér rén yì fù yān。

富者得执益彰,失执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fù zhĕ dé zhí yì zhāng,shī zhí zé kè wú suŏ zhī,yĭ ér bù lè。

夷狄益甚。yí dí yì shèn。

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yàn yuē:“qiān jīn zhī zĭ,bù sĭ yú shì。

”此非空言也。”cĭ fēi kōng yán yĕ。

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gù yuē:“tiān xià xī xī,jiē wèi lì lái;

天下壤壤,皆为利往。tiān xià răng răng,jiē wèi lì wăng。

”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 之民乎!”fū qiān chéng zhī wáng,wàn jiā zhī hóu,băi shì zhī jūn,shàng yóu huàn pín,ér kuàng pĭ fū biān hù zhī mín hū!

译文

  老子说:“古代太平之世达到极盛时期的时候,虽然邻国的百姓彼此望得见,鸡犬之声彼此听得见,但人们各自以为自家的食物最香甜,衣裳最漂亮,习俗最安适,职业最快乐。以至于老死也不相往来。”要是谁以此为目标,而在近代去涂饰堵塞老百姓的耳目,使他们再回复到往古的时代,那就几乎是行不通的了。太史公说:神农以前的事,我已无从考知了。至于《诗经》、《尚书》所记载的虞、夏以来的情况,还是可以考知的:人们的耳朵、眼睛要竭力享受声、色之乐,嘴里要吃尽各种美味。身体安于舒适快乐,而心里又羡慕夸耀有权势、有才干的光荣。这种风气浸染民心已经很久了。即使用高妙的理论挨家挨户去劝导,到底也不能使他们改变,所以,对于人民最好的做法是顺其自然,其次是因势利导,再其次是进行教育,再其次是制定规章,限制他们的发展。而最坏的做法是与民争利。

  太行山以西出产大量的木材、竹子、楮树、野麻、旄牛尾、玉石;太行山以东盛产鱼、盐、漆、丝,又有歌舞和女色;江南出产楠树、梓树、生姜、桂皮、金、锡、铅、朱砂、犀角、玳瑁、珠玑、象牙、皮革;龙门、碣石以北盛产马、牛、羊、毡、裘、筋、角;至于铜、铁则分布在千里的疆土上,各处的山都出产,真是星罗棋布。这是大概的情形。所有这些都是中原地区人民喜爱的必需品,通常用来做穿着、吃喝、养生送死的东西。所以说大家都靠农民的耕种才有吃的,靠虞人才能把山泽中的资源开发出来,靠工人做成各种器具,靠商人贸易使货物流通。这难道是有政治教令征发和约束他们吗?人们各按其能力干自己的工作。尽自己的力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因此,东西贱是贵的征兆,东西贵是贱的征兆。这就刺激各行各业的人努力从事自己的职业,以自己的工作为乐趣,就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昼夜不停。用不着召唤,他们自己会送来;东西用不着寻求,人们自己会生产。这难道不就证明了农、虞、工、商的工作是符合经济法则的吗?《周书》上说:“农民不生产,粮食就缺乏;工人不生产,器物就缺乏;商人不转运,粮食、器物、财货就断绝;虞人不生产,财货就缺乏。”财货缺乏,山泽中的资源就不能开发了。农、工、商、虞这四种人的生产,是人民赖以穿衣吃饭的来源。来源大就富足,来源小就贫困。来源大了,对上可以使国家富强,对下可以使家庭富裕,贫富全靠自己。富了也没人掠夺他,穷了没人给他东西,而聪明的人有余,愚笨的人不足。姜太公封在营丘,那里的土地都是盐碱地,劳力很少。于是姜太公就鼓励妇女纺线织布,尽力施展她们的技巧,并且使本地的鱼盐流通外地。老百姓用襁褓背着孩子络绎不绝地归聚到那里,真如同车辐凑集于车毂似的。因而齐国产的冠带衣履,行销天下;东海和泰山之间的各小国的国君,都拱手敛袖恭恭敬敬地来齐国朝见。后来,齐国中途衰弱,管仲又修订了太公的政策,设立了调节物价出纳货币的九府。齐桓公就借此称霸,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的一切都得到匡正,因而管仲也奢侈地收取市租。他虽处陪臣之位,却比列国的君主还要富。因此,齐国的富强一直延续到齐威王、齐宣王时代。

  所以,管仲说:“仓库储备充实、老百姓才能懂得礼节,衣食丰足,老百姓才能分辨荣辱。”礼仪是在富有的时候产生的,到贫困的时候就废弃了。因此,君子富了,才肯施恩德;平民富了,才能调节自己的劳力。水深,鱼自然会聚集;山深,兽自然会奔去;人富了,仁义自然归附。富人得了势,声名就更显著;一旦失势,就会如同客居的人一样没有归宿,因而不快活。在夷狄外族,这种情况则更厉害。俗话说: “家有千金的人,不会死在市上。”这不是空话啊。所以说:“天下的人乐融融,都是为财利而来;天下的人闹嚷嚷,都是为着财利而往。”兵车千辆的国君,食邑万户的诸侯,食禄百户的大夫,尚且还都怕穷,更何况普通的平民百姓呢!

注释

(1) “至治之极”八句:引自《老子》,但文字略有不同。(2) “挽近世”句:挽,同“晚”。涂,堵塞。(3) 已同“矣”。(4) 刍豢:指牲畜的肉。用草饲养的叫“刍”,如牛、羊;用粮食饲养的叫“豢”,如猪、狗。(5) 眇:同“妙”。(6) 道:同“导”。(7)旄: ,即楮(楚)树,树皮可以造纸。旄,旄牛,其尾有长毛,可供旗帜装饰之用。(8) 连,同“链”,铅矿石。(9) 丹沙,同“丹砂”,矿 物名,俗称朱砂。(10) 玳瑁:龟类,其甲为名贵的装饰品。(11) 玑:不圆的珠子。(12) 龙门:山名。在今山西稷山县和陕西韩城县之间。(13)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北。(14) 旃:同“毡”。(15) 筋、角:兽筋,兽角,可用以制造弓弩。(16) 虞:掌管山林川泽出产的官,此指开发山林川泽的人。(17) 邪,同“耶”。(18) 周书,指《逸周书》,今本《逸周书》无此段话。盖是古本《逸周书》的佚文。(19) 辟,同“僻”。(20) 原,同“源”。(21) 太公望,即姜尚,相传他姓姜,名尚,字子牙,其先人封在吕地,故又称吕尚。他佐武王伐纣,封于营丘E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F,国号齐。(22)至,犹言襁负而至。(23) 三归,按常例应归公室所有的市租。(24) 陪臣,诸侯之大夫对天子自称陪臣。(25) 威、宣:齐威王,名婴齐,田桓公之子,公元前356-前320年在位。宣,齐宣王,名辟疆,威王之子,公元前319年-前301年在位。(26) “仓廪实”二句:见《管子·牧民》。(27) 壤壤,同“攘攘”。(28) 编户,编入户口册。

诗人简介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21篇诗文

诗文推荐

眷此良月,协此良序。

水德溥溥,羽音诩诩。

金曜在郑,对烛于鲁。

儒风妆鼓,乾坤煦妪。

薰风送炎暑。

正万品亨嘉,恢台当序。

祥烟淡天宇。

渐银蟾满魄,金茎凝露。

奎躔壁度。

见寒光、凌乱辉吐。

记当年此际,真仙命世,恍惊飙驭。

荣遇。

妙龄英发,腾实蜚声,早班郎署。

歌喧五裤。

更万里,期轩翥。

暂乘轺揽辔,肃将王命,已洽百城休誉。

愿从今、夕揭金瓯,永隆依注。

璇玑谐序,籍敛牙嘉。

昭答柔低,迭奏雅歌。

币琮以侑,们腆气和。

灵其溥临,容兴燕嘉。

太虚兮吾序,八荒兮吾隅。

居丹台之广居兮,吾不知宅之所如!

鸟纬迁序,龙星见辰。

纯阳在律,明德崇禋。

五方降帝,万宇安人。

恭以致享,肃以迎神。

吉祥式就,酬功载毕。

亲地尊天,礼文经术。

贶征令序,福流初日。

神驭爰归,祠官其出。

恭惟圣母,跻袝孔时。

陈羞宗祏,徼福坤务。

钟鼓惟序,牲玉载祗。

于皇来格,永介丕基。

白藏在序,享惟其时。

躬即明坛,礼惟载祗。

斟以瑶爵,神灵燕娭。

歆声顾德,锡我蕃釐。

双阙云仍山泽儒,步占小技岂其徒。

家传要眇先天学,腹有荧煌列宿营图。

南海编书欷工宝,西山一序护身符。

二贤出处关天运,曾把流年细算无。

眇眇方舆,苍苍圜盖。

至哉枢纽,宅中图大。

气调四序,风和万籁。

祚我明德,时雍道泰。

太微渊默严不动,斗为其车运中央。

四序回旋变造化,一杓直指无偏傍。

柄臣比之号八柱,一柱难阙各有当。

绍熙元年图旧德,更公玉麟使过国。

屹然山立天子重,列作八柱扶天极。

天极尊严物有道,不减不溢常不忒。

均劳于外天阙柱,至今朝廷虚衮舄。

皇皇辟君明如日,安用动威偃禾木。

奉以甘露太和液,饮太液亲寿益公,虽老归致太平万物好。

稍觉阑干远水漪,枉持钱贯去安之。

湖山千户庭内,帘栋几番鸾玉时。

记好儘堪邕辍翰,序工且放颢题诗。

西风何限凭高事,铁笛吹愁酒一卮。

未欲修持,先通吉善,在家作福堪当。

晨参夜礼,长是名香。

渐渐财疏色减,看分寸、营养爷娘。

擒猿马,古来一句,柔弱胜刚强。

从长。

凡百事,先人后己,勤认炎凉。

与六亲和睦,朋友圆方。

宗祖灵祠祭飨,频行孝、以序思量。

逢佳节,欢欣访饮,齐唱满庭芳。

币玉肃陈,笙簧具举。

桂醑浮觞,瑶羞溢俎。

礼有三献,式和且序。

神有醉止,庆流环宇。

遂初欣遇两诗伯,临川先生一禅客。

三人情好元不疏,秪是相逢逢不得。

渠有正观碑,侬有永和词。

真赝争到底,未说妍与媸。

珊瑚击得如粉碎,赵璧慱城翻手悔。

不似三家斗断碑,夜半战酣莫先退。

皇朝爱碑首欧阳,集古万卷六一堂。

玄珪漆玉堆墨宝,黟霜黑水涂缁裳。

临川无端汲古手,席卷欧家都奄有。

岣山科斗不要论,峄山野火不经焚。

尤家沉家喙如铁,未放临川第一勋。

不知临川何许得尤物,集古序篇出真笔。

遂初心妒口不言,君看跋语犹怅然。

尊学尚矣。

道亦遐哉。

启图观秘。

辟苑兴才事高东序。

义迈云台。

峨峨德傅。

灼灼英台。

复礼曲台。

反乐宣榭。

阙文内举。

輶轩外驾。

结朋千里。

从师百舍。

坠典必修。

阙祀咸荐。

回鸾献爵。

摐金委奠。

肆士辨仪。

胥人掌县。

髣髴神踪。

徘徊灵睠。

太阳朝序,王宫有仪。

蟠桃彩驾,细柳光驰。

轩祥表合,汉历彰奇。

礼和乐备,神其降斯。

金晶丽辉,壁叶含春。

赞夏之翼,绎虞之婝。

乐序韶亮,礼文藻新。

辟公相成,物采彬彬。

某献有序,降登无边。

礼乐备举,昭格燕娭。

云车缥缈,神日还归。

报以景贶,翊我昌期。

华胄银青气脉,仙风斑白须眉。

儿孙玉雪满庭帏。

家庆人间难比。

浮世事等云过,平生心有天知。

举杯相约小春时。

岁岁梅花里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