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酷吏列传序

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

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昔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于不振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

言道德者,溺其职矣。

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下士闻道大笑之”。

非虚言也。

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由是观之,在彼不在此。

译文

  孔子说:“用政令来引导百姓,用刑法来整治百姓,百姓虽能免于犯罪,但无羞耻之心。用道德教导百姓,用礼教来统一他们的言行,百姓们就既懂得羞耻又能使人心归服。”老子说:“最有道德的人,从不标榜自己有德,因此才真正具有道德;道德低下的人标榜自己没有离失道德,所以他并不真正具有道德。法令愈加严酷,盗贼就愈多。”太史公说:这些说得都对!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工具,但不是治理好坏的本源。从前在秦朝时国家的法网很严密,但是奸诈欺伪的事经常发生,最为严重的时候,上下互相推诿责任,以致于国家无法振兴。在当时,官吏用法治,就好像抱薪救火、扬汤止沸一样无济于事;倘不采取强硬严酷的手段,如何能胜任其职而心情愉快呢?在此种情况下,一味讲道德的人便要失职了。所以孔子说:“审理案件我和别人一样,所不同的是一定要使案件不再发生!”老子说:“下愚之人听人讲起道德就大笑。”这不是假话。汉朝初年,修改严厉的刑法,改为宽松的刑法,废除法律繁杂之文,改为简约朴实的条文,法网宽得能漏掉吞舟的大鱼,而官吏的政绩却很显著,使得百姓不再有奸邪的行为,百姓平安无事。由此看来,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道德,而不是严酷的刑法。

注释

以下所引的几句话出自《论语·为政》篇。

②导:引导。《论语》作“道”,通“导”。政:政令。

③齐:整齐。此为约束之意。

④免:免于死罪。

⑤格:革。此言百姓革除坏毛病而走上正路。按程树德《论语集释》引黄式三语曰:“格、革,音义并同,当训为革。”

⑥老氏:指老子李耳。以下引文前四句出自《老子》第三十八章,后二句出自《老子》第五十七章。

⑦上德:具有高尚道德的人。不德: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按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是以:因此。有德:实际上是有德的。

⑧下德:道德低下的人。不失德:竟谓执守形式上的德。无德:没有实际的德。

⑨滋章:越发严酷。章,通“彰”,此为森严酷烈的意思。

⑩信哉:可信啊。是言:这些话。

(11)具:工具。制治:管理政治。清:政治清明。浊:政治污浊。

(12)昔:从前。此指秦朝。网:法网。

(13)奸邪:奸邪欺诈。萌起:不断产生。

(14)极:极点,指情况最严重之时。

(15)遁:欺瞒。
(16)振:振作。

(17)救火扬沸:意谓无济于事。按“救火”是负薪救火。“扬沸”。是扬汤(热水)止沸(热水)。

(18)武健:强健有力。严酷:指严厉的法令。

(19)恶:何。

(20)溺其职:丧失其职。

(21)听讼:判案。按此三句出自《论语·颜渊》篇。吾:孔丘自称。犹人:与别人相等。

(22)下士:愚蠢浅陋的人。按此句出自《老子》第四十一章。

(23)觚(gū,姑):古代有梭角的酒器。圜(yuán,元):通“圆”。按这句喻汉代的法制较秦代有重大变化。

(24)斫(zhuó,浊):砍削。雕:指雕刻的花纹。朴(pǔ,仆):本。此指本来的状态。此句说汉代法律重视本质,不重形式。

(25)吞舟之鱼:指大鱼。此句言汉法宽疏。

(26)吏治:官吏的治绩。:纯厚盛美。

(27)艾(yì,义)安:太平无事。艾,通“乂”。

(28)彼:指宽厚。此:指酷刑。

赏析

司马迁亲身受过酷吏的残害。本文是《酷吏列传》的序,表明了司马迁反对严刑峻法,实行德政的主张。这篇序言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用孔子、老子的话,阐明了道义的重要作用。第二层从“太史公曰”到“非虚言也”,作者充分肯定了孔子、老子的观点,并进一步发展了自己反对严刑峻法的主张。第三层从“汉兴”到结尾,用汉初刑法宽简、风气淳厚、百姓平安的事实,从正面证明德治的重要性。这篇序文的结构很严谨,尤其是前后呼应,善于运用对比手法。文章一开头先引用孔子和老子的话,提出论点,然后用暴秦的事实来论证这一论点。接着再一次引用孔子和老子的话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最后以汉初的事例正面论证自已的观点,得出“在彼不在此”的结论。汉初的事例与秦亡的史实,形成鲜明对比,暗中又与武帝时的弊政形成对比,还与篇首孔子、老子的观点相呼应。全文论点与论据紧密配合,层层深入。太史公是不赞成用严刑峻法和酷吏来治国的,于是他在开篇就引用了孔子的话。太史公认为,法令刑法只不过是治理国家的一个工具,并不是把国家治理得好的根源!

诗人简介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2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太微渊默严不动,斗为其车运中央。

四序回旋变造化,一杓直指无偏傍。

柄臣比之号八柱,一柱难阙各有当。

绍熙元年图旧德,更公玉麟使过国。

屹然山立天子重,列作八柱扶天极。

天极尊严物有道,不减不溢常不忒。

均劳于外天阙柱,至今朝廷虚衮舄。

皇皇辟君明如日,安用动威偃禾木。

奉以甘露太和液,饮太液亲寿益公,虽老归致太平万物好。

昧爽昭事,煌煌露光。

条溉蠲洁,容务肃庄。

牲肥酒旨,丰此芬芳。

降陟有序,礼无越常。

序迫岁阴,日躔星纪。

爰稽茂典,聿崇清祀。

绮币霞舒,瑞珪虹起。

百禩垂裕,万灵荐祉。

鸟纬迁序,龙星见辰。

纯阳在律,明德崇禋。

五方降帝,万宇安人。

恭以致享,肃以迎神。

青阳告谢,朱明戒序。

延长是祈,敬陈椒醑。

博硕斯荐,笙镛备举。

庶尽肃恭,非馨稷黍。

礼莫违。

乐具举。

延藩辟。

朝帝所。

执桓蒲。

列齐莒。

垂衮毳。

纷容与。

升有仪。

降有序。

齐簪绂。

忘笑语。

始矜严。

终酣醑。

长赢七序,候正南讹。

功资蕃育,气应清和。

鼎实嘉俎,乐人登歌。

神其来享,降福孔多。

论饥寒,公来问,中怎奈爷娘。

牵儿绊,妻室恼愁肠。

卦分明有说,田正、震地清凉。

南看,前一点,何不*时详。

琅。

序至,金木水,火放炎光。

然见真景,本有舒张。

睹红霞出入,开后、慧刃挥钢。

花绽,系接引,永永满庭芳。

上灵始祖,云景元尊。

严祀夙展,六乐朱轩。

明玉之洁,岂帛之温。

畅乃继序,承德不愆。

前夕视牲,质明奉俎。

沐芳整弁,其仪式序。

盛礼毕陈,嘉乐备举。

歆我懿德,非馨稷黍。

白藏在序,享惟其时。

躬即明坛,礼惟载祗。

斟以瑶爵,神灵燕娭。

歆声顾德,锡我蕃釐。

月堕霜家发上亭,土牛今日却鞭春。

六花度腊悭呈瑞,二麦何饱食新。

四序干旋均一气,万殊元化吒洪钧。

已烦元帅调新律,早愿三边静战尘。

皇家兮仙祖,上世兮圣神。

承云兮分治,驾羽兮临民。

诞昭兮馨烈,高陟兮元真。

载乘土运临三古,属象羲农振遐武。

爰炳明灵陟上苍,绵绵圣绪庆悠长。

既积仁兮累德,爰振耀兮流芳。

罄二仪兮垂佑,弥万礼兮开祥。

巍巍烈祖兮膺宸历,御瑶图兮建鳌极。

东征西怨兮振群黎,下舞上歌兮康蔗国。

优游亮直顯敦仁,锡羡休嘉符拓迹。

四貊名王尺组羁,九涯远道安车适。

圣功耆定实登三,方賮骏奔惟旅百。

赫赫神宗廓帝紘,昭广运兮洽和平。

礼适素青兮沿夏子,化归醲粹兮复胥庭。

宪法六学兮昭地纬,事七庙兮奉天经。

震叠威霆兮逾朔幕,汪洋惠露兮浃编氓。

偃节灵台兮黜武,漏鱼宽网兮蠲刑。

三叶缉熙兮隆绍继,皇穹右序兮隤繁祉。

徘徊飚欻兮授元符,焜燿樵蒸兮修茂礼。

思文成颂兮迪先谋,多黍申歌兮昭乐岁。

参侔开阖已无为,虔鞏盈成弥若厉。

惟寤兮符通,实天人兮合契。

降仟驭兮自三清,谕灵源兮逾百世。

遐锡鸿休茂本枝,永符盛德昭明类。

薦徽册,致清衷,齐明兮顯至。

款太空,告繁禧,监观兮斯暨。

对越兮储精,聿怀兮忘寐。

鸟奕千龄播德芬,钦崇茂典协经纶。

神化有开彰密命,庆基无际等高旻。

神机经武,隆周之宇。

表海分封,迈燕超鲁。

耽耽斋貌,俎豆有序。

荐福邦家,维师尚父。

秋风又吹华发,怪流光暗度,最可恨、木落山空,故国芳草何处。

看前古、兴亡堕泪,谁知历历今如古。

听吴儿唱彻,庭花又翻新谱。

肠断江南,庚信最苦,有何人共赋。

天又远,云海茫茫,鳞鸿似梦无据。

怨东风、不如人意,珠履散、宝钗何许。

想故人、月下沈吟,此时谁诉。

吾生已矣,如此江山,又何怀故宇。

不恨赋归迟,归计大误。

当时只合云龙,飘飘平楚。

男儿死耳,嘤嘤呢呢,丁宁卖履分香事,又何如、化作胥潮去。

东君岂是无能,成败归来,手种瓜圃。

膏残夜久,月落山寒,相对耿无语。

恨前此、燕丹计早,荆庆才疏,易水衣冠,总成尘土。

斗鸡走狗,呼卢蹴鞠,平生把臂江湖旧,约何时、共话连床雨。

王孙招不归来,自采黄花,醉扶山路。

明明九族序。

穆穆四门宾。

阴陵朝北附。

蟠木引东臣。

涧途求版筑。

溪源取钓纶。

多士归贤戚。

维城属茂亲。

贵位连南斗。

高荣据北辰。

迎时乃推策。

司职且班神。

日月之所照。

霜露之所均。

永从文轨一。

长无外户人。

币玉肃陈,笙簧具举。

桂醑浮觞,瑶羞溢俎。

礼有三献,式和且序。

神有醉止,庆流环宇。

太虚兮吾序,八荒兮吾隅。

居丹台之广居兮,吾不知宅之所如!

龙箕在天,莫不孕灵,我公生之。

既生既德,曾谁与京。

爰弼帝右,继序其荣之。

赞我太平,万事其成之。

殿我辅邦,庶民其宁。

政靡薄厚,百职其扬之。

宜言显光,永锡乎后王。

乃祝眉寿,乃献兕觥,福禄其将之。

运平后亲之俗。

时乱先疎之雄。

踰桂林而驱象。

济弱水而承鸿。

既浮干吕之气。

还吹入律之风。

钱则都内贯朽。

仓则常平粟红。

火中乃寒乃暑。

年和一风一雨。

听钟磬念封疆。

闻笙竽思蓄聚。

瑶琨筱簜既从。

怪石铅松即序。

长乐善马成廐。

水衡黄金为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