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辞赋精选44 个结果。
  • 子犹瓶矣。

    观瓶之居,居井之眉。

    处高临深,动而近危。

    酒醪不入口,臧水满怀。

    不得左右,牵于纆徽。

    一旦叀礙,为瓽所轠。

    身提黄泉,骨肉为泥。

    自用如此,不如鸱夷。

    鸱夷滑稽,腹大如壶。

    尽日盛酒,人复借酤。

    常为国器,讬于属车。

    出入两宫,经营公家。

    由是言之,酒何过乎?

  •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随子乎东征。

    时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将行。

    乃举趾而升舆兮,夕予宿乎偃师。

    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怆悢而怀悲!

    明发曙而不寐兮,心迟迟而有违。

    酌鞰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

    谅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

    且从众而就列兮,听天命之所归。

    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

    乃遂往而徂逝兮,聊游目而遨魂!

    历七邑而观览兮,遭巩县之多艰。

    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门。

    既免脱于峻崄兮,历荥阳而过卷。

    食原武之息足,宿阳武之桑间。

    涉封丘而践路兮,慕京师而窃叹!

    小人性之怀土兮,自书传而有焉。

    遂进道而少前兮,得平丘之北边。

    入匡郭而追远兮,念夫子之厄勤。

    彼衰乱之无道兮,乃困畏乎圣人。

    怅容与而久驻兮,忘日夕而将昏。

    到长垣之境界,察农野之居民。

    睹蒲城之丘墟兮,生荆棘之榛榛。

    惕觉寤而顾问兮,想子路之威神。

    卫人嘉其勇义兮,讫于今而称云。

    蘧氏在城之东南兮,民亦尚其丘坟。

    唯令德为不朽兮,身既没而名存。

    惟经典之所美兮,贵道德与仁贤。

    吴札称多君子兮,其言信而有徵。

    后衰微而遭患兮,遂陵迟而不兴。

    知性命之在天,由力行而近仁。

    勉仰高而蹈景兮,尽忠恕而与人。

    好正直而不回兮,精诚通于明神。

    庶灵祇之鉴照兮,佑贞良而辅信。

    乱曰:君子之思,必成文兮。

    盍各言志,慕古人兮。

    先君行止,则有作兮。

    虽其不敏,敢不法兮。

    贵贱贫富,不可求兮。

    正身履道,以俟时兮。

    修短之运,愚智同兮。

    靖恭委命,唯吉凶兮。

    敬慎无怠,思嗛约兮。

    清静少欲,师公绰兮。

  • 原夫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

    洞条畅而罕节兮,标敷纷以扶疏。

    徒观其旁山侧兮,则岖嵚岿崎,倚巇迤,诚可悲乎其不安也。

    弥望傥莽,联延旷荡,又足乐乎其敞闲也。

    托身躯于后土兮,经万载而不迁。

    吸至精之滋熙兮,稟苍色之润坚。

    感阴阳之变化兮,附性命乎皇天。

    翔风萧萧而径其末兮,回江流川而溉其山。

    扬素波而挥连珠兮,声礚礚而澍渊。

    朝露清冷而陨其侧兮,玉液浸润而承其根。

    孤雌寡鹤,娱优乎其下兮,春禽群嬉,翱翔乎其颠。

    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玄猿悲啸,搜索乎其间。

    处幽隐而奥庰兮,密漠泊以猭。

    惟详察其素体兮,宜清静而弗喧。

    幸得谥为洞箫兮,蒙圣主之渥恩。

    可谓惠而不费兮,因天性之自然。

    于是般匠施巧,夔妃准法。

    带以象牙,其会合。

    锼镂里洒,绛唇错杂;

    邻菌缭纠,罗鳞捷猎;

    胶致理比,挹抐擫。

    于是乃使夫性昧之宕冥,生不睹天地之体势,闇于白黑之貌形;

    愤伊郁而酷,愍眸子之丧精;

    寡所舒其思虑兮,专发愤乎音声。

    故吻吮值夫宫商兮,和纷离其匹溢。

    形旖旎以顺吹兮,瞋以纡郁。

    气旁迕以飞射兮,驰散涣以逫律。

    趣从容其勿述兮,骛合遝以诡谲。

    或浑沌而潺湲兮,猎若枚折;

    或漫衍而络绎兮,沛焉竞溢。

    惏栗密率,掩以绝灭,霵晔踕,跳然复出。

    若乃徐听其曲度兮,廉察其赋歌。

    啾咇而将吟兮,行鍖銋以和啰。

    风鸿洞而不绝兮,优娆娆以婆娑。

    翩绵连以牢落兮,漂乍弃而为他。

    要复遮其蹊径兮,与讴谣乎相和。

    故听其巨音,则周流汜滥,并包吐含,若慈父之畜子也。

    其妙声,则清静厌瘱,顺叙卑达,若孝子之事父也。

    科条譬类,诚应义理,澎濞慷慨,一何壮士,优柔温润,又似君子。

    故其武声,则若雷霆輘輷,佚豫以沸。

    其仁声,则若颽风纷披,容与而施惠。

    或杂遝以聚敛兮,或拔摋以奋弃。

    悲怆怳以恻惐兮,时恬淡以绥肆。

    被淋灑其靡靡兮,时横潰以阳遂。

    哀悁悁之可怀兮,良醰醰而有味。

    故贪饕者听之而廉隅兮,狼戾者闻之而不怼。

    刚毅强暴反仁恩兮,啴唌逸豫戒其失。

    钟期、牙、旷怅然而愕兮,杞梁之妻不能为其气。

    师襄、严春不敢窜其巧兮,浸淫、叔子远其类。

    嚚、顽、朱、均惕复惠兮,桀、跖、鬻、博儡以顿悴。

    吹参差而入道德兮,故永御而可贵。

    时奏狡弄,则彷徨翱翔,或留而不行,或行而不留。

    愺恅澜漫,亡耦失畴,薄索合沓,罔象相求。

    故知音者乐而悲之,不知音者怪而伟之。

    故闻其悲声,则莫不怆然累欷,撇涕抆泪;

    其奏欢娱,则莫不惮漫衍凯,阿那腲腇者已。

    是以蟋蟀蠖,蚑行喘息;

    蝼蚁蝘蜒,蝇蝇栩栩。

    迁延徙迤,鱼瞰鸟睨,垂喙转,瞪瞢忘食,况感阴阳之和,而化风俗之伦哉!

    乱曰:状若捷武,超腾逾曳,迅漂巧兮。

    又似流波,泡溲泛,趋巇道兮。

    哮呷喚,躋躓连绝,淈殄沌兮。

    搅搜捎,逍遥踊跃,若坏颓兮。

    优游流离,踌躇稽诣,亦足耽兮。

    颓唐遂往,长辞远逝,漂不还兮。

    赖蒙圣化,从容中道,乐不淫兮。

    条畅洞达,中节操兮。

    终诗卒曲,尚馀音兮。

    吟气遗响,联绵漂撇,生微风兮。

    连延络绎,变无穷兮。

  • 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

    雰霭淟浊,蒸满山谷,云乱不飞,瀑危弗落,遐路窈然。

    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相视褫气。

    呼嗟咽续,忽尔冥霁地表。

    云敛天末,万物改观,浩然目夺。

    小草珠圆,长条玉洁,珑松插于幽篁,缨络缠于萝阙。

    琮俯仰,金奏石搏。

    虽一叶一茎之微,亦莫不冰缠而雾结。

    余愕眙而叹曰:“此非所谓木冰乎?

    春秋书之,五行志之,奈何当吾地而有此异也?

    ”言未卒,有居僧笑于傍曰:“是奚足异?

    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风起云落,即冻飘山,以故霜雪常积也。

    ” 盖其地当万山之中,嚣尘沸响,扃人间。

    屯烟佛照,无殊阴火之潜,故为葕阳之所不入。

    去平原一万八千丈,刚风疾轮,侵铄心骨。

    南箕哆口,飞廉弭节;

    土囊大隧,所在而是。

    故为勃郁烦冤之所不散,溪回壑转,蛟螭蠖蛰,山鬼窈窕,腥风之冲动,震瀑之敲嗑。

    天呵地吼,阴崖冱穴,聚雹堆冰,故为玄冥之所长驾;

    群峰灌顶,北斗堕脅,藜蓬臭蔚,虽焦原竭泽,巫吁魃舞。

    常如夜行秋爽,故为曜灵之所割匿。

    且其怪松入枫,礜石罔草,碎碑埋甎,枯胔碧骨,皆足以兴吐云雨。

    而仙宫神治,山岳炳灵,高僧悬记,冶鸟木客,窅崒幽深。

    其气皆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

    余乃喟然曰:“嗟乎!

    同一寒暑,有不听命于造化之地;

    同一过忒,有无关于吉凶之占。

    居其间者,亦岂无凌峰掘药,高言畸行,无与于人世治乱之数者乎?

    ”余方龃龉世度,将欲过而问之。

  •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

    ”太子曰:“惫!

    谨谢客。

    ”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

    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邪气袭逆,中若结轖。

    纷屯澹淡,嘘唏烦酲,惕惕怵怵,卧不得瞑。

    虚中重听,恶闻人声,精神越渫,百病咸生。

    聪明眩曜,悦怒不平。

    久执不废,大命乃倾。

    太子岂有是乎?

    ”太子曰:“谨谢客。

    赖君之力,时时有之,然未至于是也”。

    ”客曰:“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

    饮食则温淳甘膬,脭醲肥厚;

    衣裳则杂遝曼暖,燂烁热暑。

    虽有金石之坚,犹将销铄而挺解也,况其在筋骨之间乎哉?

    故曰:纵耳目之欲,恣支体之安者,伤血脉之和。

    且夫出舆入辇,命曰蹶痿之机;

    洞房清官,命曰寒热之媒;

    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

    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今太子肤色靡曼,四支委随,筋骨挺解,血脉淫濯,手足堕窳;

    越女侍前,齐姬奉后;

    往来游醼,纵恣于曲房隐间之中。

    此甘餐毒药,戏猛兽之爪牙也。

    所从来者至深远,淹滞永久而不废,虽令扁鹊治内,巫咸治外,尚何及哉!

    今如太子之病者,独宜世之君子,博见强识,承间语事,变度易意,常无离侧,以为羽翼。

    淹沈之乐,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

    ’’太子曰:“诺。

    病已,请事此言。

    ”客曰:“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

    不欲闻之乎?

    ”太子曰:“仆愿闻之。

    ”客曰:“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中郁结之轮菌,根扶疏以分离。

    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溪。

    湍流遡波,又澹淡之。

    其根半死半生。

    冬则烈风漂霰、飞雪之所激也,夏则霄霆、霹雳之所感也。

    朝则鹂黄、鳱鴠鸣焉,暮则羁雌、迷鸟宿焉。

    独鹄晨号乎其上,鹍鸡哀鸣翔乎其下。

    于是背秋涉冬,使琴挚斫斩以为琴,野茧之丝以为弦,孤子之钩以为隐,九寡之珥以为约。

    使师堂操《畅》,伯子牙为之歌。

    歌曰:‘麦秀蔪兮雉朝飞,向虚壑兮背槁槐,依绝区兮临回溪。

    ’飞鸟闻之,翕翼而不能去;

    野兽闻之,垂耳而不能行;

    蚑、蟜、蝼、蚁闻之,柱喙而不能前。

    此亦天下之至悲也,太子能强起听之乎?

    ”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客曰:“犓牛之腴,菜以笋蒲。

    肥狗之和,冒以山肤。

    楚苗之食,安胡之飰,抟之不解,一啜而散。

    于是使伊尹煎熬,易牙调和。

    熊蹯之胹,芍药之酱。

    薄耆之炙,鲜鲤之鱠。

    秋黄之苏,白露之茹。

    兰英之酒,酌以涤口。

    山梁之餐,豢豹之胎。

    小飰大歠,如汤沃雪。

    此亦天下之至美也,太子能强起尝之乎?

    ”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客曰:“钟、岱之牡,齿至之车,前似飞鸟,后类距虚。

    穱麦服处,躁中烦外。

    羁坚辔,附易路。

    于是伯乐相其前后,王良、造父为之御,秦缺、楼季为之右。

    此两人者,马佚能止之,车覆能起之。

    于是使射千镒之重,争千里之逐。

    此亦天下之至骏也,太子能强起乘之乎?

    ”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客曰:“既登景夷之台,南望荆山,北望汝海,左江右湖,其乐无有。

    于是使博辩之士,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比物属事,离辞连类。

    浮游览观,乃下置酒于虞杯之宫。

    连廊四注,台城层构,纷纭玄绿。

    辇道邪交,黄池纡曲。

    溷章、白鹭,孔鸟、鶤鹄,鵷雏、鵁鶄,翠鬣紫缨。

    螭龙、德牧,邕邕群鸣。

    阳鱼腾跃,奋翼振鳞。

    漃漻薵蓼,蔓草芳苓。

    女桑、河柳,素叶紫茎。

    苗松、豫章,条上造天。

    梧桐、并阊,极望成林。

    众芳芬郁,乱于五风。

    从容猗靡,消息阳阴。

    列坐纵酒,荡乐娱心。

    景春佐酒,杜连理音。

    滋味杂陈,肴糅错该。

    练色娱目,流声悦耳。

    于是乃发《激楚》之结风,扬郑、卫之皓乐。

    使先施、徵舒、阳文、段干、吴娃、闾娵、傅予之徒,杂裾垂髾,目窕心与。

    揄流波,杂杜若,蒙清尘,被兰泽,嬿服而御。

    此亦天下之靡丽、皓侈、广博之乐也,太子能强起游乎?

    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客曰:“将为太子驯骐骥之马,驾飞軨之舆,乘牡骏之乘。

    右夏服之劲箭,左乌号之雕弓。

    游涉乎云林,周驰乎兰泽,弭节乎江浔。

    掩青苹,游清风。

    陶阳气,荡春心。

    逐狡兽,集轻禽。

    于是极犬马之才,困野兽之足,穷相御之智巧,恐虎豹,慴鸷鸟。

    逐马鸣镳,鱼跨麋角。

    履游麕兔,蹈践麖鹿,汗流沫坠,寃伏陵窘。

    无创而死者,固足充后乘矣。

    此校猎之至壮也,太子能强起游乎?

    ”太子曰:“卜病未能也。

    ”然阳气见于眉宇之间,侵淫而上,几满大宅。

    客见太子有悦色,遂推而进之曰:“冥火薄天,兵车雷运,旌旗偃蹇,羽毛肃纷。

    驰骋角逐,慕味争先。

    徼墨广博,观望之有圻;

    纯粹全牺,献之公门。

    太子曰:“善!

    愿复闻之。

    ”客曰:“未既。

    于是榛林深泽,烟云闇莫,兕虎并作。

    毅武孔猛,袒裼身薄。

    白刃磑磑,矛戟交错。

    收获掌功,赏赐金帛。

    掩苹肆若,为牧人席。

    旨酒嘉肴,羞炰脍灸,以御宾客。

    涌觞并起,动心惊耳。

    诚不必悔,决绝以诺;

    贞信之色,形于金石。

    高歌陈唱,万岁无斁。

    此真太子之所喜也,能强起而游乎?

    ”太子曰:“仆甚愿从,直恐为诸大夫累耳。

    ”然而有起色矣。

    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

    至则未见涛之形也,徒观水力之所到,则恤然足以骇矣。

    观其所驾轶者,所擢拔者,所扬汩者,所温汾者,所涤汔者,虽有心略辞给,固未能缕形其所由然也。

    怳兮忽兮,聊兮栗兮,混汩汩兮,忽兮慌兮,俶兮傥兮,浩瀇瀁兮,慌旷旷兮。

    秉意乎南山,通望乎东海。

    虹洞兮苍天,极虑乎崖涘。

    流揽无穷,归神日母。

    汩乘流而下降兮,或不知其所止。

    或纷纭其流折兮,忽缪往而不来。

    临朱汜而远逝兮,中虚烦而益怠。

    莫离散而发曙兮,内存心而自持。

    于是澡概胸中,洒练五藏,澉澹手足,頮濯发齿。

    揄弃恬怠,输写淟浊,分决狐疑,发皇耳目。

    当是之时,虽有淹病滞疾,犹将伸伛起躄,发瞽披聋而观望之也,况直眇小烦懑,酲醲病酒之徒哉!

    故曰:发蒙解惑,不足以言也。

    ”太子曰:“善,然则涛何气哉?

    ”客曰:“不记也。

    然闻于师曰,似神而非者三:疾雷闻百里;

    江水逆流,海水上潮;

    山出内云,日夜不止。

    衍溢漂疾,波涌而涛起。

    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

    其少进也,浩浩溰溰,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

    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

    其旁作而奔起也,飘飘焉如轻车之勒兵。

    六驾蛟龙,附从太白。

    纯驰皓蜺,前后络绎。

    顒顒卬卬,椐椐强强,莘莘将将。

    壁垒重坚,沓杂似军行。

    訇隐匈磕,轧盘涌裔,原不可当。

    观其两旁,则滂渤怫郁,闇漠感突,上击下律,有似勇壮之卒,突怒而无畏。

    蹈壁冲津,穷曲随隈,逾岸出追。

    遇者死,当者坏。

    初发乎或围之津涯,荄轸谷分。

    回翔青篾,衔枚檀桓。

    弭节伍子之山,通厉骨母之场,凌赤岸,篲扶桑,横奔似雷行,诚奋厥武,如振如怒,沌沌浑浑,状如奔马。

    混混庉庉,声如雷鼓。

    发怒庢沓,清升逾跇,侯波奋振,合战于藉藉之口。

    鸟不及飞,鱼不及回,兽不及走。

    纷纷翼翼,波涌云乱,荡取南山,背击北岸。

    覆亏丘陵,平夷西畔。

    险险戏戏,崩坏陂池,决胜乃罢。

    瀄汩潺湲,披扬流洒。

    横暴之极,鱼鳖失势,颠倒偃侧,沋沋湲湲,蒲伏连延。

    神物恠疑,不可胜言。

    直使人踣焉,洄闇凄怆焉。

    此天下恠异诡观也,太子能强起观之乎?

    ”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客曰:“将为太子奏方术之士有资略者,若庄周、魏牟、杨朱、墨翟、便蜎、詹何之伦,使之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

    孔、老览观,孟子筹之,万不失一。

    此亦天下要言妙道也,太子岂欲闻之乎?

    ”于是太子据几而起,曰:“涣乎若一听圣人辩士之言。

    ”涊然汗出,霍然病已。

  • 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词,拔其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

    望之者,咸知其有异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

    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

    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

    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

    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

    有琴台,可以周眺览;

    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

    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空,虚明动荡,用号奇观。

    盖专此郡之美者,山;

    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閟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

    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

    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

    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

    氛岚为之蹇舒,杉桧为之拂舞。

    幽显巨细,争献厥状,披豁呈露,无有隐循。

    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也。

    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

    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

    启谓:“天于诡奇之地不多设,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

    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

    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

    宜其目领而心解,景会而理得也。

    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

    启为客最少,然敢执笔而不辞者,亦将有以私识其幸也!

    ”十人者,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

  •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

    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

    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

    ”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

    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

    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

    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

    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

    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

    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道,遂陟椒极。

    有土坯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

    升望海墩,东向凝睇。

    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

    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

    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

    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

    侧足延,不忍舍去。

    遇山僧,更问名胜处。

    僧指南为太公石室;

    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

    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

    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

    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

    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嘻!

    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为践游屐。

    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

    心甚怏怏。

    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

    呜呼!

    岂独寻山也哉!

  •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

    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

    理兵于朔方。

    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

    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

    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绛天。

    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

    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

    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

    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

    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

    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

    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

    其辞曰: 铄王师兮征荒裔, 剿凶虐兮截海外。

    夐其邈兮亘地界, 封神丘兮建隆嵑, 熙帝载兮振万世!

  •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

    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

    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

    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

    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

    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

    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

    《离骚》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是以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

    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

    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

    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

    乃曰“当门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