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辞赋精选44 个结果。
  •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

    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屈原,楚贤臣也。

    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

    国无人兮,莫我知也。

    ”遂自投汨罗而死。

    谊追伤之,因自喻,其辞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

    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

    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

    呜呼哀哉!

    逢时不祥。

    鸾凤伏竄兮,鸱枭翱翔。

    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

    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

    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銛。

    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

    斡弃周鼎,宝康瓠兮。

    腾驾罷牛,骖蹇驴兮;

    骥垂两耳,服盐车兮。

    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

    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讯曰:已矣!

    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

    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

    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

    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

    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

    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

    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

    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

    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

    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

    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

    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

    其夜玉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

    明日,以白王。

    王曰:“其梦若何?

    ”玉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

    目色仿佛,乍若有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

    寐而梦之,寤不自识;

    罔兮不乐,怅然失志。

    于是抚心定气,复见所梦。

    ”王曰:“状何如也?

    ”玉曰:“茂矣美矣,诸好备矣。

    盛矣丽矣,难测究矣。

    上古既无,世所未见,瑰姿玮态,不可胜赞。

    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

    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

    五色并驰,不可殚形。

    详而视之,夺人目精。

    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

    振绣衣,被袿裳,秾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

    嫷披服,侻薄装,沐兰泽,含若芳。

    性合适,宜侍旁,顺序卑,调心肠。

    ”王曰:“若此盛矣,试为寡人赋之。

    ”玉曰:“唯唯。

    ”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

    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

    其象无双,其美无极;

    毛嫱鄣袂,不足程式;

    西施掩面,比之无色。

    近之既妖,远之有望,骨法多奇,应君之相,视之盈目,孰者克尚。

    私心独悦,乐之无量;

    交希恩疏,不可尽畅。

    他人莫睹,王览其状。

    其状峨峨,何可极言。

    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

    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视。

    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地其若丹。

    素质干之实兮,志解泰而体闲。

    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

    宜高殿以广意兮,翼故纵而绰宽。

    动雾以徐步兮,拂声之珊珊。

    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

    奋长袖以正衽兮,立踯躅而不安。

    澹清静其兮,性沉详而不烦。

    时容与以微动兮,志未可乎得原。

    意似近而既远兮,若将来而复旋。

    褰余而请御兮,愿尽心之。

    怀贞亮之清兮,卒与我兮相难。

    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

    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

    神独亨而未结兮,魂茕茕以无端。

    含然诺其不分兮,扬音而哀叹!

    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

    于是摇佩饰,鸣玉鸾;

    奁衣服,敛容颜;

    顾女师,命太傅。

    欢情未接,将辞而去;

    迁延引身,不可亲附。

    似逝未行,中若相首;

    目略微眄,精采相授。

    志态横出,不可胜记。

    意离未绝,神心怖覆;

    礼不遑讫,辞不及究;

    愿假须臾,神女称遽。

    徊肠伤气,颠倒失据,黯然而暝,忽不知处。

    情独私怀,谁者可语?

    惆怅垂涕,求之至曙。

  •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

    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

    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

    意者尚有遗行邪?

    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

    ”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

    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得行焉。

    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麋,泽及后世,子孙长享。

    今则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

    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

    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

    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

    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

    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

    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

    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

    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

    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

    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

    传曰:‘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

    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

    ’故曰:时异事异。

    “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

    《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苟能修身,何患不荣!

    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

    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

    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学敏行,而不敢怠也。

    譬若鹡鸰,飞且鸣矣。

    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

    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

    ”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冕而前旒,所以蔽明;

    黈纩充耳,所以塞聪。

    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枉而直之,使自得之;

    优而柔之,使自求之;

    揆而度之,使自索之。

    盖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

    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

    上观许山,下察接舆;

    计同范蠡,忠合子胥;

    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

    子何疑于予哉?

    若大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

    所欲必得,功若丘山;

    海内定,国家安;

    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

    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筵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犹是观之,譬由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

    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

  •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

    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

    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

    ”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

    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

    ”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 王曰:“夫风始安生哉?

    ”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

    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

    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飏熛怒。

    耾耾雷声,回穴错迕。

    蹶石伐木,梢杀林莽。

    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冲孔动楗,眴焕粲烂,离散转移。

    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

    乘凌高城,入于深宫。

    抵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

    将击芙蓉之精。

    猎蕙草,离秦衡,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

    然后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幢,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

    故其风中人状,直惨凄惏栗,清凉增欷。

    清清泠泠,愈病析酲,发明耳目,宁体便人。

    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 王曰:“善哉论事!

    夫庶人之风,岂可闻乎?

    ”宋玉对曰:“夫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

    动沙堁,吹死灰,骇溷浊,扬腐余,邪薄入瓮牖,至于室庐。

    故其风中人状,直憞溷郁邑,殴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

    中唇为胗,得目为篾,啖齰嗽获,死生不卒。

    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

  • 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词,拔其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

    望之者,咸知其有异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

    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

    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

    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

    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

    有琴台,可以周眺览;

    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

    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空,虚明动荡,用号奇观。

    盖专此郡之美者,山;

    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閟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

    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

    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

    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

    氛岚为之蹇舒,杉桧为之拂舞。

    幽显巨细,争献厥状,披豁呈露,无有隐循。

    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也。

    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

    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

    启谓:“天于诡奇之地不多设,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

    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

    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

    宜其目领而心解,景会而理得也。

    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

    启为客最少,然敢执笔而不辞者,亦将有以私识其幸也!

    ”十人者,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

  • 系高顼之玄胄兮,氏中叶之炳灵。

    飖颽风而蝉蜕兮,雄朔野以扬声。

    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

    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谣。

    终保己而贻则兮,里上仁之所庐。

    懿前烈之纯淑兮,穷与达其必济。

    咨孤蒙之眇眇兮,将圮绝而罔阶。

    岂余身之足殉兮,违世业之可怀。

    靖潜处以永思兮,经日月而弥远。

    匪党人之敢拾兮,庶斯言之不玷。

    魂茕茕与神交兮,精诚发于宵寐。

    梦登山而迥眺兮,觌幽人之仿彿。

    揽葛藟而授余兮,眷峻谷曰勿坠。

    吻昕寤而仰思兮,心蒙蒙犹未察。

    黄神邈而靡质兮,仪遗谶以臆对。

    曰乘高而胪神兮,道遐通而不迷。

    葛绵绵于樛木兮,咏南风以为绥。

    盖惴惴之临深兮,乃二雅之所祗。

    既讯尔以吉象兮,又申之以炯戒。

    盍孟晋以迨群兮,辰倏忽其不再。

    承灵训其虚徐兮,鎶盘桓而且俟。

    惟天地之无穷兮,鲜生民之晦在。

    纷屯邅与蹇连兮,何艰多而智寡。

    上圣迕而后拔兮,虽群黎之所御。

    昔卫叔之御昆兮,昆为寇而丧予。

    管弯弧欲毙仇兮,仇作后而成己。

    变化故而相诡兮,孰云预其终始!

    雍造怨而先赏兮,丁繇惠而被戮。

    栗取吊于逌吉兮,王膺庆于所戚。

    叛回穴其若兹兮,北叟颇识其倚伏。

    单治里而外凋兮,张修襮而内逼。

    聿中和为庶几兮,颜与冉又不得。

    溺招路以从己兮,谓孔氏犹未可。

    安慆慆而不萉兮,卒陨身乎世祸。

    游圣门而靡救兮,虽覆醢其何补?

    固行行其必凶兮,免盗乱为赖道。

    形气发于根柢兮,柯叶汇而零茂。

    恐魍魉之责景兮,羌未得其云已。

    黎淳耀于高辛兮,芈强大于南汜。

    嬴取威于伯仪兮,姜本支乎三趾。

    既仁得其信然兮,仰天路而同轨。

    东邻虐而歼仁兮,王合位乎三五。

    戎女烈而丧孝兮,伯徂归于龙虎。

    发还师以成命兮,重醉行而自耦。

    震鳞漦于夏庭兮,匝三正而灭姬。

    巽羽化于宣宫兮,弥五辟而成灾。

    道修长而世短兮,夐冥默而不周。

    胥仍物而鬼诹兮,乃穷宙而达幽。

    妫巢姜于孺筮兮,旦筭祀于契龟。

    宣曹兴败于下梦兮,鲁卫名谥于铭谣。

    妣聆呱而劾石兮,许相理而鞫条。

    道混成而自然兮,术同原而分流。

    神先心以定命兮,命随行以消息。

    斡流迁其不济兮,故遭罹而嬴缩。

    三栾同于一体兮,虽移易而不忒。

    洞参差其纷错兮,斯众兆之所惑。

    周贾荡而贡愤兮,齐死生与祸福。

    抗爽言以矫情兮,信畏牺而忌鵩。

    所贵圣人至论兮,顺天性而断谊。

    物有欲而不居兮,亦有恶而不避。

    守孔约而不贰兮,乃輶德而无累。

    三仁殊于一致兮,夷惠舛而齐声。

    木偃息以蕃魏兮,申重茧以存荆。

    纪焚躬以卫上兮,皓颐志而弗倾。

    侯草木之区别兮,苟能实其必荣。

    要没世而不朽兮,乃先民之所程。

    观天网之纮覆兮,实棐谌而相训。

    谟先圣之大猷兮,亦邻德而助信。

    虞韶美而仪凤兮,孔忘味于千载。

    素文信而厎麟兮,汉宾祚于异代。

    精通灵而感物兮,神动气而入微。

    养流睇而猿号兮,李虎发而石开。

    非精诚其焉通兮,苟无实其孰信?

    操末技犹必然兮,矧耽躬于道真。

    登孔昊而上下兮,纬群龙之所经。

    朝贞观而夕化兮,犹諠己而遗形。

    若胤彭而偕老兮,诉来哲而通情。

    乱曰:天造草昧,立性命兮。

    复心弘道,惟圣贤兮。

    浑元运物,流不处兮。

    保身遗名,民之表兮。

    舍生取谊,以道用兮。

    忧伤夭物,忝莫痛兮。

    皓尔太素,曷渝色兮。

    尚越其几,沦神域兮。

  • 美连娟以修嫭兮,命樔绝而不长。

    饰新官以延贮兮,泯不归乎故乡。

    惨郁郁其芜秽兮,隐处幽而怀伤。

    释舆马于山椒兮,奄修夜之不阳。

    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神茕茕以遥思兮,精浮游而出畺。

    托沈阴以圹久兮,惜蕃华之未央。

    念穷极之不还兮,惟幼眇之相羊。

    函荾荴以俟风兮,芳杂袭以弥章。

    的容与以猗靡兮,缥飘姚虖愈庄。

    燕淫衍而抚楹兮,连流视而娥扬。

    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

    欢接狎以离别兮,宵寤梦之芒芒。

    忽迁化而不反兮,魄放逸以飞扬。

    何灵魄之纷纷兮,哀裴回以踌躇。

    势路日以远兮,遂荒忽而辞去。

    超兮西征,屑兮不见。

    寖淫敞,寂兮无音。

    思若流波,怛兮在心。

    乱曰:佳侠函光,陨朱荣兮。

    嫉妒闟茸,将安程兮。

    方时隆盛,年夭伤兮。

    弟子增欷,洿沫怅兮。

    悲愁於邑,喧不可止兮。

    向不虚应,亦云己兮。

    嫶妍太息,叹稚子兮。

    懰栗不言,倚所恃兮。

    仁者不誓,岂约亲兮?

    既往不来,申以信兮。

    去彼昭昭,就冥冥兮。

    既不新宫,不复故庭兮。

    呜呼哀哉,想魂灵兮!

  •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

    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

    分曹部署,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

    未几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

    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

    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

    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

    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

    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

    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

    而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

    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

    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

    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

    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

    ”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

    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 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

    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

    况乎管宁藜床,虽穿而可座;

    嵇康锻灶,既暖而堪眠。

    岂必连闼洞房,南阳樊重之第;

    赤墀青锁,西汉王根之宅。

    余有数亩敝庐,寂寞人外,聊以拟伏腊,聊以避风霜。

    虽复晏婴近市,不求朝夕之利;

    潘岳面城,且适闲居之乐。

    况乃黄鹤戒露,非有意于轮轩;

    爰居避风,本无情于钟鼓。

    陆机则兄弟同居,韩康则舅甥不别,蜗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

    尔乃窟室徘徊,聊同凿坯。

    桐间露落,柳下风来。

    琴号珠柱,书名玉杯。

    有棠梨而无馆,足酸枣而非台。

    犹得敧侧八九丈,纵横数十步,榆柳两三行,梨桃百余树。

    拔蒙密兮见窗,行敧斜兮得路。

    蝉有翳兮不惊,雉无罗兮何惧!

    草树混淆,枝格相交。

    山为篑覆,地有堂坳。

    藏狸并窟,乳鹊重巢。

    连珠细菌,长柄寒匏。

    可以疗饥,可以栖迟,崎岖兮狭室,穿漏兮茅茨。

    檐直倚而妨帽,户平行而碍眉。

    坐帐无鹤,支床有龟。

    鸟多闲暇,花随四时。

    心则历陵枯木,发则睢阳乱丝。

    非夏日而可畏,异秋天而可悲。

    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云气荫于丛蓍,金精养于秋菊。

    枣酸梨酢,桃榹李薁。

    落叶半床,狂花满屋。

    名为野人之家,是谓愚公之谷。

    试偃息于茂林,乃久羡于抽簪。

    虽有门而长闭,实无水而恒沉。

    三春负锄相识,五月披裘见寻。

    问葛洪之药性,访京房之卜林。

    草无忘忧之意,花无长乐之心。

    鸟何事而逐酒?

    鱼何情而听琴?

    加以寒暑异令,乖违德性。

    崔骃以不乐损年,吴质以长愁养病。

    镇宅神以薶石,厌山精而照镜。

    屡动庄舄之吟,几行魏颗之命。

    薄晚闲闺,老幼相携;

    蓬头王霸之子,椎髻梁鸿之妻。

    燋麦两瓮,寒菜一畦。

    风骚骚而树急,天惨惨而云低。

    聚空仓而雀噪,惊懒妇而蝉嘶。

    昔草滥于吹嘘,籍文言之庆余。

    门有通德,家承赐书。

    或陪玄武之观,时参凤凰之墟。

    观受釐于宣室,赋长杨于直庐。

    遂乃山崩川竭,冰碎瓦裂,大盗潜移,长离永灭。

    摧直辔于三危,碎平途于九折。

    荆轲有寒水之悲,苏武有秋风之别。

    关山则风月凄怆,陇水则肝肠断绝。

    龟言此地之寒,鹤讶今年之雪。

    百龄兮倏忽,光华兮已晚。

    不雪雁门之踦,先念鸿陆之远。

    非淮海兮可变,非金丹兮能转。

    不暴骨于龙门,终低头于马坂。

    谅天造兮昧昧,嗟生民兮浑浑。

  • 扬子遁居,离俗独处。

    左邻崇山,右接旷野,邻垣乞儿,终贫且窭。

    礼薄义弊,相与群聚,惆怅失志,呼贫与语:“汝在六极,投弃荒遐。

    好为庸卒,刑戮相加。

    匪惟幼稚,嬉戏土沙。

    居非近邻,接屋连家。

    恩轻毛羽,义薄轻罗。

    进不由德,退不受呵。

    久为滞客,其意谓何?

    人皆文绣,余褐不完;

    人皆稻粱,我独藜飧。

    贫无宝玩,何以接欢?

    宗室之燕,为乐不槃。

    徒行负笈,出处易衣。

    身服百役,手足胼胝。

    或耘或耔,沾体露肌。

    朋友道绝,进宫凌迟。

    厥咎安在?

    职汝为之!

    舍汝远窜,昆仑之颠;

    尔复我随,翰飞戾天。

    舍尔登山,岩穴隐藏;

    尔复我随,陟彼高冈。

    舍尔入海,泛彼柏舟;

    尔复我随,载沉载浮。

    我行尔动,我静尔休。

    岂无他人,从我何求?

    今汝去矣,勿复久留!

    ” 贫曰:“唯唯。

    主人见逐,多言益嗤。

    心有所怀,愿得尽辞。

    昔我乃祖,宣其明德,克佐帝尧,誓为典则。

    土阶茅茨,匪雕匪饰。

    爰及季世,纵其昏惑。

    饕餮之群,贪富苟得。

    鄙我先人,乃傲乃骄。

    瑶台琼榭,室屋崇高;

    流酒为池,积肉为崤。

    是用鹄逝,不践其朝。

    三省吾身,谓予无諐。

    处君之家,福禄如山。

    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堪寒能暑,少而习焉;

    寒暑不忒,等寿神仙。

    桀跖不顾,贪类不干。

    人皆重蔽,予独露居;

    人皆怵惕,予独无虞!

    ”言辞既磬,色厉目张,摄齐而兴,降阶下堂。

    “誓将去汝,适彼首阳。

    孤竹二子,与我连行。

    ” 余乃避席,辞谢不直:“请不贰过,闻义则服。

    长与汝居,终无厌极。

    ”贫遂不去,与我游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