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辞赋精选44 个结果。
  • 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舆粮,牛繫轭下,引帆上樯。

    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窃具船与车,备载糗粻,日吉时良,利行四方,子饭一盂,子啜一觞,携朋挚俦,去故就新,驾尘风,与电争先,子无底滞之尤,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

    ” 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敥嘎嘤,毛发尽竖,竦肩缩颈,疑有而无,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与子居,四十年余,子在孩提,吾不子愚,子学子耕,求官与名,惟子是从,不变于初。

    门神户灵,我叱我呵,包羞诡随,志不在他。

    子迁南荒,热烁湿蒸,我非其乡,百鬼欺陵。

    太学四年,朝韮暮盐,唯我保汝,人皆汝嫌。

    自初及终,未始背汝,心无异谋,口绝行语,於何听闻,云我当去?

    是必夫子信谗,有间于予也。

    我鬼非人,安用车船,鼻齅臭香,糗粻可捐。

    单独一身,谁为朋俦,子苟备知,可数已不?

    子能尽言,可谓圣智,情状既露,敢不回避。

    ” 主人应之曰:“予以吾为真不知也耶!

    子之朋俦,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满七除二,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其名曰智穷:矫矫亢亢,恶园喜方,羞为奸欺,不忍伤害;

    其次名曰学穷:傲数与名,摘抉杳微,高挹群言,执神之机;

    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祗以自嬉;

    又其次曰命穷:影与行殊,而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

    又其次曰交穷:磨肌戛骨,吐出心肝,企足以待,寘我仇怨。

    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能使我迷,人莫能间,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

    ” 言未毕,五鬼相与张眼吐舌,跳踉偃仆,抵掌顿脚,失笑相顾。

    徐谓主人曰:“子知我名,凡我所为,驱我令去,小黠大痴。

    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

    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於时,乃与天通。

    携持琬琰,易一羊皮,饫于肥甘,慕彼糠糜。

    天下知子,谁过于予。

    虽遭斥逐,不忍于疏,谓予不信,请质诗书。

    ” 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烧车与船,延之上座。

  • 系高顼之玄胄兮,氏中叶之炳灵。

    飖颽风而蝉蜕兮,雄朔野以扬声。

    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

    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谣。

    终保己而贻则兮,里上仁之所庐。

    懿前烈之纯淑兮,穷与达其必济。

    咨孤蒙之眇眇兮,将圮绝而罔阶。

    岂余身之足殉兮,违世业之可怀。

    靖潜处以永思兮,经日月而弥远。

    匪党人之敢拾兮,庶斯言之不玷。

    魂茕茕与神交兮,精诚发于宵寐。

    梦登山而迥眺兮,觌幽人之仿彿。

    揽葛藟而授余兮,眷峻谷曰勿坠。

    吻昕寤而仰思兮,心蒙蒙犹未察。

    黄神邈而靡质兮,仪遗谶以臆对。

    曰乘高而胪神兮,道遐通而不迷。

    葛绵绵于樛木兮,咏南风以为绥。

    盖惴惴之临深兮,乃二雅之所祗。

    既讯尔以吉象兮,又申之以炯戒。

    盍孟晋以迨群兮,辰倏忽其不再。

    承灵训其虚徐兮,鎶盘桓而且俟。

    惟天地之无穷兮,鲜生民之晦在。

    纷屯邅与蹇连兮,何艰多而智寡。

    上圣迕而后拔兮,虽群黎之所御。

    昔卫叔之御昆兮,昆为寇而丧予。

    管弯弧欲毙仇兮,仇作后而成己。

    变化故而相诡兮,孰云预其终始!

    雍造怨而先赏兮,丁繇惠而被戮。

    栗取吊于逌吉兮,王膺庆于所戚。

    叛回穴其若兹兮,北叟颇识其倚伏。

    单治里而外凋兮,张修襮而内逼。

    聿中和为庶几兮,颜与冉又不得。

    溺招路以从己兮,谓孔氏犹未可。

    安慆慆而不萉兮,卒陨身乎世祸。

    游圣门而靡救兮,虽覆醢其何补?

    固行行其必凶兮,免盗乱为赖道。

    形气发于根柢兮,柯叶汇而零茂。

    恐魍魉之责景兮,羌未得其云已。

    黎淳耀于高辛兮,芈强大于南汜。

    嬴取威于伯仪兮,姜本支乎三趾。

    既仁得其信然兮,仰天路而同轨。

    东邻虐而歼仁兮,王合位乎三五。

    戎女烈而丧孝兮,伯徂归于龙虎。

    发还师以成命兮,重醉行而自耦。

    震鳞漦于夏庭兮,匝三正而灭姬。

    巽羽化于宣宫兮,弥五辟而成灾。

    道修长而世短兮,夐冥默而不周。

    胥仍物而鬼诹兮,乃穷宙而达幽。

    妫巢姜于孺筮兮,旦筭祀于契龟。

    宣曹兴败于下梦兮,鲁卫名谥于铭谣。

    妣聆呱而劾石兮,许相理而鞫条。

    道混成而自然兮,术同原而分流。

    神先心以定命兮,命随行以消息。

    斡流迁其不济兮,故遭罹而嬴缩。

    三栾同于一体兮,虽移易而不忒。

    洞参差其纷错兮,斯众兆之所惑。

    周贾荡而贡愤兮,齐死生与祸福。

    抗爽言以矫情兮,信畏牺而忌鵩。

    所贵圣人至论兮,顺天性而断谊。

    物有欲而不居兮,亦有恶而不避。

    守孔约而不贰兮,乃輶德而无累。

    三仁殊于一致兮,夷惠舛而齐声。

    木偃息以蕃魏兮,申重茧以存荆。

    纪焚躬以卫上兮,皓颐志而弗倾。

    侯草木之区别兮,苟能实其必荣。

    要没世而不朽兮,乃先民之所程。

    观天网之纮覆兮,实棐谌而相训。

    谟先圣之大猷兮,亦邻德而助信。

    虞韶美而仪凤兮,孔忘味于千载。

    素文信而厎麟兮,汉宾祚于异代。

    精通灵而感物兮,神动气而入微。

    养流睇而猿号兮,李虎发而石开。

    非精诚其焉通兮,苟无实其孰信?

    操末技犹必然兮,矧耽躬于道真。

    登孔昊而上下兮,纬群龙之所经。

    朝贞观而夕化兮,犹諠己而遗形。

    若胤彭而偕老兮,诉来哲而通情。

    乱曰:天造草昧,立性命兮。

    复心弘道,惟圣贤兮。

    浑元运物,流不处兮。

    保身遗名,民之表兮。

    舍生取谊,以道用兮。

    忧伤夭物,忝莫痛兮。

    皓尔太素,曷渝色兮。

    尚越其几,沦神域兮。

  •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

    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

    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

    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

    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

    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缭垣牖,树之荻千章,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随园。

    因其姓也。

    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弛,其室为酒肆,舆台嚾呶,禽鸟厌之不肯妪伏,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

    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

    茨墙剪园,易檐改途。

    随其高,为置江楼;

    随其下,为置溪亭;

    随其夹涧,为之桥;

    随其湍流,为之舟;

    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

    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

    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

    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

    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

    ”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

    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

    ”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

    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

    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己巳三月记。

  •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

    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

    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

    意者尚有遗行邪?

    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

    ”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

    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得行焉。

    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麋,泽及后世,子孙长享。

    今则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

    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

    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

    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

    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

    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

    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

    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

    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

    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

    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

    传曰:‘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

    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

    ’故曰:时异事异。

    “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

    《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苟能修身,何患不荣!

    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

    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

    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学敏行,而不敢怠也。

    譬若鹡鸰,飞且鸣矣。

    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

    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

    ”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冕而前旒,所以蔽明;

    黈纩充耳,所以塞聪。

    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枉而直之,使自得之;

    优而柔之,使自求之;

    揆而度之,使自索之。

    盖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

    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

    上观许山,下察接舆;

    计同范蠡,忠合子胥;

    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

    子何疑于予哉?

    若大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

    所欲必得,功若丘山;

    海内定,国家安;

    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

    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筵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犹是观之,譬由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

    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

  • 予以罪废,无所归。

    扁舟吴中,始僦舍以处。

    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

    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

    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

    坳隆胜势,遗意尚存。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

    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

    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

    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

    人固动物耳。

    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

    寓久则溺,以为当然;

    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

    惟仕宦溺人为至深。

    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

    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 伊五帝之不同礼,三王亦又不同乐。

    数极自然变化,非是故相反。

    德政不能救世溷乱,赏罚岂足惩时清浊?

    春秋时祸败之始,战国逾增其荼毒。

    秦汉无以相踰越,乃更加其怨酷。

    宁计生民之命?

    为利己而自足。

    于兹迄今,情伪万方。

    佞诌日炽,刚克消亡。

    舐痔结驷,正色徒行。

    妪名势,抚拍豪强。

    偃蹇反俗,立致咎殃。

    捷慑逐物,日富月昌。

    浑然同惑,孰温孰凉?

    邪夫显进,直士幽藏。

    原斯瘼之所兴,实执政之匪贤。

    女谒掩其视听兮,近习秉其威权。

    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绝险而靡缘。

    九重既不可启,又群吠之狺狺。

    安危亡于旦夕,肆嗜慾于目前。

    奚异涉海之失柁,坐积薪而待然?

    荣纳由于闪榆,孰知辨其蚩妍?

    故法禁屈橈于势族,恩泽不逮于单门。

    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

    乘理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匪存。

    有秦客者,乃为诗曰: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

    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

    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

    伊优北堂上,抗髒依门边。

    鲁生闻此辞,紧而作歌曰: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

    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

    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

    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

    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

  •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

    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

    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

    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

    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

    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

    居人愁卧,怳若有亡。

    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

    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

    巡层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

    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

    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

    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

    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

    惊驷马之仰秣,耸渊鱼之赤鳞。

    造分手而衔涕,感寂寞而伤神。

    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

    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

    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

    方衔感于一剑,非买价于泉里。

    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

    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

    辽水无极,雁山参云。

    闺中风暖,陌上草薰。

    日出天而曜景,露下地而腾文。

    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

    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

    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左右兮魄动,亲朋兮泪滋。

    可班荆兮憎恨,惟樽酒兮叙悲。

    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

    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同琼珮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

    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

    惭幽闺之琴瑟,晦高台之流黄。

    春宫閟此青苔色,秋帐含此明月光,夏簟清兮昼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长!

    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

    傥有华阴上士,服食还仙。

    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

    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而方坚。

    驾鹤上汉,骖鸾腾天。

    暂游万里,少别千年。

    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

    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

    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辨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着乎?

  • 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

    绿苔生阁,芳尘凝榭。

    悄焉疚怀,不怡中夜。

    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

    临浚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

    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躔,白露暖空,素月流天。

    沈吟齐章,殷勤陈篇,抽毫进牍,以命仲宣。

    仲宣跪而称曰:臣东鄙幽介,长自丘樊。

    味道懵学,孤奉明恩。

    臣闻沈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

    擅扶光于东沼,嗣若英于西冥。

    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

    朒脁警阙,朏魄示冲,顺辰通烛,从星泽风。

    增华台室,扬采轩宫。

    委照而吴业昌,沦精而汉道融。

    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

    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

    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祇雪凝,圆灵水镜。

    连观霜缟,周除冰净。

    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收妙舞,弛清县。

    去烛房,即月殿,芳酒登,鸣琴荐。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亲懿莫从,羇孤递进。

    聆皋禽之夕闻,听朔管之秋引。

    于是弦桐练响,音容选和,徘徊房露,惆怅阳阿。

    声林虚籁,沦池灭波,情纡轸其何托,愬皓月而长歌。

    歌曰: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歌响未终,余景就毕,满堂变容,回遑如失。

    又称歌曰:月既没兮露欲晞,岁方晏兮无与归。

    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

    陈王曰:善。

    乃命执事,献寿羞璧,敬佩玉音,复之无斁。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