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哲理186 个结果。
  •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 捍索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

    故应菅蒯知心腹,弱缆能争万里风。

    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

    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

    我行都是退之诗,真有人家水半扉。

    千顷桑麻在船底,空余石发挂鱼衣。

    日轮亭午汗珠融,谁识南讹长养功。

    暴雨过云聊一快,未妨明月却当空。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 谊为长沙王傅三年,有鵩飞入谊舍。

    鵩似鸮,不祥鸟也。

    谊即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也。

    其辞曰: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

    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

    异物来萃兮,私怪其故。

    发书占之兮,谶言其度,曰:“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

    ”请问于鵩兮:“予去何之?

    吉乎告我,凶言其灾。

    淹速之度兮,语予其期。

    ”鵩乃叹息,举首奋翼;

    口不能言,请对以臆: “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

    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

    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

    沕穆无穷兮,胡可胜言!

    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

    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

    彼吴强大兮,夫差以败;

    越栖会稽兮,勾践霸世。

    斯游遂成兮,卒被五刑;

    傅说胥靡兮,乃相武丁。

    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

    命不可说兮,孰知其极!

    水激则旱兮,矢激则远;

    万物回薄兮,振荡相转。

    云蒸雨降兮,纠错相纷;

    大钧播物兮,坱圠无垠。

    天不可预虑兮,道不可预谋;

    迟速有命兮,焉识其时。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

    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

    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

    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

    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

    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

    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

    夸者死权兮,品庶每生。

    怵迫之徒兮,或趋西东;

    大人不曲兮,意变齐同。

    愚士系俗兮,窘若囚拘;

    至人遗物兮,独与道俱。

    众人惑惑兮,好恶积亿;

    真人恬漠兮,独与道息。

    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

    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

    乘流则逝兮,得坻则止;

    纵躯委命兮,不私与己。

    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

    澹乎若深渊止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

    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

    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

    细故蒂芥兮,何足以疑!

  •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 曾子寝疾,病。

    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

    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

    ”子春曰:“止!

    ”曾子闻之,瞿然曰:“呼!

    ”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

    ”曾子曰:“然。

    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

    元,起易箦。

    ”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

    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

    ”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

    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吾何求哉?

    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

    ”举扶而易之。

    反席未安而没。

  • 李杜诗篇万人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谤讥 一作:谤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