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茂嘉十二弟。

    鹈鴂、杜鹃实两种,见《离骚补注》绿树听鹈鴂。

    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

  • 万里春应尽,三江雁亦稀。

    连天汉水广,孤客郢城归。

    郧国稻苗秀,楚人菰米肥。

    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

  • 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

    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 日南藩郡古宣城,碧落神仙拥使旌。

    津吏戒船东下稳,县僚负弩昼归荣。

    江山谢守高吟地,风月朱公故里情。

    曾预汉庭三独坐,府中谁敢伴飞觥。

  •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

    于是公卿设供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

    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

    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相去,归其乡。

    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旁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

    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

    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

    然吾闻杨侯之去,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

    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

    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

    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

    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

    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

    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

    ”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

    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

    其在斯人欤?

  • 远远长沙去,怜君利一官。

    风帆彭蠡疾,云水洞庭宽。

    木客提蔬束,江乌接饭丸。

    莫言卑湿地,未必乏新欢。

  •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

    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

    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

    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

    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

    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

    塞下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

    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 画船捶鼓催君去。

    高楼把酒留君住。

    去住若为情。

    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

    只是人南北。

    今日此尊空。

    知君何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