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燕岁微渺,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 香袅红霏,影高银烛,曾纵夜游浓醉。

    正锦温琼腻。

    被燕踏、暖雪惊翻庭砌。

    马嘶人散后,秋风换、故园梦里。

    吴霜融晓,陡觉暗动偷春花意。

    还似。

    海雾冷仙山,唤觉环儿半睡。

    浅薄朱唇,娇羞艳色,自伤时背。

    帘外寒挂澹月,向日秋千地。

    怀春情不断,犹带相思旧子。

  • 门横皱碧,路入苍烟,春近江南岸。

    暮寒如剪。

    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

    飞霙弄晚。

    荡千里、暗香平远。

    端正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

    酥莹云容夜暖。

    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

    冷云荒翠,幽栖久、无语暗申春怨。

    东风半面。

    料准拟、何郎词卷、欢未阑、烟雨青黄,宜昼阴庭馆。

  •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 横塘棹穿艳锦,引鸳鸯弄水。

    断霞晚、笑折花归,绀纱低护灯蕊。

    润玉瘦,冰轻倦浴,斜拖凤股盘云坠。

    听银床,声细梧桐,渐搅凉思。

    窗隙流光,冉冉迅羽,诉空梁燕子。

    误惊起、风竹敲门,故人还又不至。

    记琅玕、新诗细掐,早陈迹、香痕纤指。

    怕因循,罗扇恩疏,又生秋意。

    西湖旧日,画舸频移,叹几萦梦寐。

    霞佩冷,叠澜不定,麝霭飞雨,乍湿鲛绡,暗盛红泪。

    綀单夜共,波心宿处,琼箫吹月霓裳舞,向明朝、未觉花容悴。

    嫣香易落,回头澹碧销烟,镜空画罗屏里。

    残蝉度曲,唱彻西园,也感红怨翠。

    念省惯、吴宫幽憩,暗柳追凉,晓岸参斜,露零沤起。

    丝萦寸藕,留连欢事,桃笙平展湘浪影,有昭华秾李冰相倚。

    如今鬓点凄霜,半箧秋词,恨盈蠹纸。

  • 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 天涯也有江南信。

    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

    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

    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杯深。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

    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

    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

    根柢盘魄,山崖表里。

    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

    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

    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

    声含嶰谷,曲抱《云门》。

    将雏集凤,比翼巢鸳。

    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

    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

    熊彪顾盼,鱼龙起伏。

    节竖山连,文横水蹙。

    匠石惊视,公输眩目。

    雕镌始就,剞劂仍加。

    平鳞铲甲,落角摧牙。

    重重碎锦,片片真花。

    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槎枿千年。

    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

    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

    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

    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

    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

    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

    拔本垂泪,伤根沥血。

    火入空心,膏流断节。

    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

    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

    未能采葛,还成食薇。

    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

    ”斯之谓矣。

    乃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

    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舞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