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瓜州渡口。

    恰恰城如斗。

    乱絮飞钱迎马首。

    也学玉关榆柳。

    面前直控金山。

    极知形胜东南。

    更愿诸公著意,休教忘了中原。

  •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

    数声啼鸟。

    梦转纱窗晓。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

    长亭道。

    一般芳草。

    只有归时好。

  •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 乳燕飞华屋。

    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秋风惊绿。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两簌簌。

  •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 旋抹红妆看使君。

    三三五五棘篱门。

    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

    乌鸢翔舞赛神村。

    道逢醉叟卧黄昏。

  • 雨在时时黑,春归处处青。

    山深失小寺,湖尽得孤亭。

  • 渺渺啼鸦了。

    亘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

    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

    起搔首、窥星多少。

    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

    秋太淡,添红枣。

    愁痕倚赖西风扫。

    被西风、翻催鬓鬒,与秋俱老。

    旧院隔霜帘不卷,金粉屏边醉倒。

    计无此、中年怀抱。

    万里江南吹箫恨,恨参差白雁横天杪。

    烟未敛,楚山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