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 乘轺奉紫泥,泽国渺天涯。

    九派春潮满,孤帆暮雨低。

    草深莺断续,花落水东西。

    更有高堂处,知君路不迷。

  •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 西岳峥嵘何壮哉!

    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

    孰知非远别,终念对穷秋。

    滑台门外见,淇水眼前流。

    君去应回首,风波满渡头。

  •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

    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

    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春。

  •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

    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予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

    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

  •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

    于是公卿设供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

    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

    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相去,归其乡。

    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旁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

    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

    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

    然吾闻杨侯之去,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

    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

    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

    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

    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

    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

    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

    ”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

    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

    其在斯人欤?

  •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

    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