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 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

    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

    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

    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

    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

  • 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

    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

    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

    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

  •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

    人情贱恩旧,世义逐衰兴。

    毫发一为瑕,丘山不可胜。

    食苗实硕鼠,点白信苍蝇。

    凫鹄远成美,薪刍前见凌。

    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

    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

    心赏犹难恃,貌恭岂易凭。

    古来共如此,非君独抚膺。

  • 献岁发,吾将行。

    春山茂,春日明。

    园中鸟,多嘉声。

    梅始发,柳始青。

    泛舟舻,齐棹惊。

    奏《采菱》,歌《鹿鸣》。

    风微起,波微生。

    弦亦发,酒亦倾。

    入莲池,折桂枝。

    芳袖动,芬叶披。

    两相思,两不知。

  • 躞蹀青骊马,往战城南畿。

    五历鱼丽阵,三入九重围。

    名慑武安将,血污秦王衣。

    为君意气重,无功终不归。

  • 汉宫美女多如云,中有一人字昭君。

    天生倾国倾城色,玉质孤高卓不群。

    来至掖庭已有年,愁听宫漏独成眠。

    可怜绝色等闲弃,汉帝不分媸与妍。

    非是君王不好色,佳人如织绕其侧。

    颠鸾倒凤夕连朝,遍识群芳犹未得。

    思幸佳人无孑遗,九重选美事颇奇。

    不劳龙目亲遴选,分辩媸妍赖画师。

    高低美丑瘦和肥,全仗画师笔一挥。

    古有按图寻骏马,今皇凭画幸嫔妃。

    粉黛欲蒙君眷顾,千金竟把画工赂。

    钱有几多艳几多,无钱休得君恩遇。

    群娥每每沐皇风,独有昭君际遇穷。

    自恃无双才与色,讵肯摧眉赂画工!

    朔方正月雪澌澌,单于策马至京西。

    因闻汉阙多佳丽,欲索一人娶作妻。

    汉帝闻言忙颔首,和亲政策由来久。

    只求边塞暂安宁,愿向单于献佳偶。

    诏传呈上美人图,御笔按图点丽姝。

    宫中美色真难舍,乃选庸姿嫁北胡。

    钦点宫娥上殿堂,昭君为字名王嫱。

    红袖翩跹迤逦至,至时四壁顿生光。

    纤步凌波行若止,清香袅袅风吹蕊。

    骨似琼瑶肌似冰,明眸转盼如秋水。

    芳华盖世满堂惊,汉帝茫然叹失声。

    画上庸姿乃绝色,其间究竟是何情?

    君言既出难更改,忍送红颜归翰海。

    暗将昭君比众妃,三千佳丽无光彩。

    含颦忍泪别君王,贱妾从今辞故乡。

    不用满朝贤将相,蛾眉为国靖边疆。

    妾今远嫁万千里,胜在深宫寂寞死。

    宫中尚有如花人,不赂画工命似纸。

    愿君莫惜妾微身,应惜忠心体国臣。

    但得贤才良将在,守边何必用佳人!

    更怜豪杰没尘埃,辜负平生万丈才。

    岂能屈节事权贵?

    慷慨高歌归去来!

    绝色常遭妖女妒,贤才每被奸人误。

    栖身异域本寻常,多少英雄悲失路!

    铁马戎装出塞去,莫愁身似风中絮。

    既然此地不留人,他乡自有留人处!

    朔漠茫茫走石沙,随身唯有一琵琶。

    此去诚知难复返,天涯何处不为家!

    黄雾涨天雪晦冥,黑云拂地风膻腥。

    高原万里草皆白,大漠千年冢独青。

    无端叙写昭君辞,红粉飘零实可悲。

    千古英雄同一叹,伤怀岂止为蛾眉!

  •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 (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鸿,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选自南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