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郑子家告赵宣子

晋侯合诸侯于扈,平宋也。jìn hóu hé zhū hóu yú hù,píng sòng yĕ。

于是晋侯不见郑伯,以为贰于楚也。yú shì jìn hóu bù jiàn zhèng bó,yĭ wèi èr yú chŭ yĕ。

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以告赵宣子曰:“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而与之事君。zhèng zĭ jiā shĭ zhí xùn ér yŭ zhī shū,yĭ gào zhào xuān zĭ yuē:“guă jūn jí wèi sān nián,zhào cài hóu ér yŭ zhī shì jūn。

九月,蔡侯入于敝邑以行,敝邑以侯宣多之难,寡君是以不得与蔡侯偕,十一月,克减侯宣多而随蔡侯以朝于执事。jiŭ yuè,cài hóu rù yú bì yì yĭ xíng,bì yì yĭ hóu xuān duō zhī nán,guă jūn shì yĭ bù dé yŭ cài hóu [xié,jiē],shí yī yuè,kè jiăn hóu xuān duō ér suí cài hóu yĭ zhāo yú zhí shì。

十二年六月,归生佐寡君之嫡夷,以请陈侯于楚而朝诸君。shí èr nián liù yuè,guī shēng zuŏ guă jūn zhī dí yí,yĭ qĭng chén hóu yú chŭ ér zhāo zhū jūn。

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以蒇陈事。shí sì nián qī yuè guă jūn yòu zhāo,yĭ chăn chén shì。

十五年五月,陈侯自敝邑往朝于君。shí wŭ nián wŭ yuè,chén hóu zì bì yì wăng zhāo yú jūn。

往年正月,烛之武往朝夷也。wăng nián zhēng yuè,zhú zhī wŭ wăng zhāo yí yĕ。

八月,寡君又往朝。bā yuè,guă jūn yòu wăng zhāo。

以陈蔡之密迩于楚,而不敢贰焉,则敝邑之故也。yĭ chén cài zhī mì ĕr yú chŭ,ér bù găn èr yān,zé bì yì zhī gù yĕ。

虽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suī bì yì zhī shì jūn,hé yĭ bù miăn?

在位之中,一朝于襄,而再见于君,夷与孤之二三臣,相及于绛。zài wèi zhī zhōng,yī zhāo yú xiāng,ér zài jiàn yú jūn,yí yŭ gū zhī èr sān chén,xiāng jí yú jiàng。

虽我小国,则蔑以过之矣。suī wŏ xiăo guó,zé miè yĭ guò zhī yĭ。

今大国曰:‘尔未逞吾志。jīn dà guó yuē:‘ĕr wèi chĕng wú zhì。

’敝邑有亡,无以加焉。’bì yì yŏu wáng,wú yĭ jiā yān。

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gŭ rén yŏu yán yuē:‘wèi shŏu wèi wĕi,shēn qí yú jĭ?

’又曰:‘鹿死不择音。’yòu yuē:‘lù sĭ bù [zé,zhái] yīn。

’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xiăo guó zhī shì dà guó yĕ,dé,zé qí rén yĕ;

不德,则其鹿也。bù dé,zé qí lù yĕ。

铤而走险,急何能择?[tĭng,dìng] ér zŏu xiăn,jí hé néng [zé,zhái]?

命之罔极,亦知亡矣。mìng zhī wăng jí,yì zhī wáng yĭ。

将悉敝赋以待于鯈,唯执事命之。jiāng xī bì fù yĭ dài yú chóu,wéi zhí shì mìng zhī。

文公二年,朝于齐;wén gōng èr nián,zhāo yú qí;

四年,为齐侵蔡,亦获成于楚。sì nián,wèi qí qīn cài,yì huò chéng yú chŭ。

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令,岂有罪也?jū dà guó zhī jiān ér cóng yú qiáng lìng,qĭ yŏu zuì yĕ?

大国若弗图,无所逃命。dà guó ruò fú tú,wú suŏ táo mìng。

” 晋巩朔行成于郑,赵穿、公婿池为质焉。” jìn gŏng shuò xíng chéng yú zhèng,zhào chuān、gōng xù chí wèi zhì yān。

译文

  晋灵公在黄父举行大型军事训练,于是借机又召集各国诸侯在郑国的扈地会合,目的是要与宋国谈和。鲁文公没有来参加,因为有齐国侵伐鲁国的患难。《春秋》写道“诸侯会于扈”,意思是说这次会合没有效果。

  当时晋灵公拒绝与郑穆公见面,认为郑国既服从晋国又投靠楚国。郑国大夫子家就派一位送信的官员到晋国送了一封信,信写给赵盾,信中说:“我们君主即位的第三年,就邀请蔡庄公一起服从你们君主。这年九月,蔡庄公来到我国准备同我们国君一起去晋国,但因为我国发生了侯宣多恃宠专权的患难,我们君主因此而不能与蔡庄公一起去。这年十一月,战胜灭绝了侯宣多,我们君主就与蔡庄公相随朝见服事于你这位执政。我们君主即位后第十二年六月,归生辅佐我们君主的太子夷,为了向楚国请求他们与陈灵公讲和,特地去朝见了你们君主。十四年七月,我们君主又以完成了陈国的事情朝见你们。十五年五月,陈灵公从我国去朝见你们君主。去年正月,烛之武去,陪同太子夷去朝见你们。八月,我们君主又去。作为陈、蔡,与楚国如此亲密相近,却不敢投靠楚国,那是有我们的缘故。虽然我们如此对待贵国君主,却为何不免得到你们的责罚呢?你们在位的君主当中,我们朝见过晋襄公一次,而朝见过在位君主两次。太子夷与我们国君的一些臣僚一个接一个地去到绛都。虽则我们是小国,这样做也没有哪个国家能超过了吧。现在你作为大国说:‘你们还做得不快我们的心意。’我国要像这么被要求就只有灭亡,再不能增加什么了。古人有言说:‘头也害怕尾也害怕,留下身子还能剩余多少不害怕呢?’又说:‘鹿要死也就不管自己的声音了。’小国服侍大国,大国以仁德对待它,它就是人;不用仁德对待它,它就是一只鹿,着急了就会疾速走入险境,着急了还能选择吗?大国无准则地下命令,我们也知道要灭亡了,只能把我国的全部军资集中起来在鯈地等待了,任凭你执政命令我们吧。我们文公即位的第二年六月壬申,到齐国朝见。四年二月壬戌,因为齐国侵伐蔡国,我们也只得与楚国谈和。处在大国之间,都要求我们服从强者的命令,难道成了我们的罪过?你们大国如果不考虑这些,那我们就无处逃避性命了。”

  赵盾看到信后派巩朔到郑国和谈,赵穿、公婿池也到郑国作了人质。

注释

晋侯:指晋国国君晋灵公。扈:郑国城邑,故地在今河南原阳县。郑伯:指郑国国君郑穆公。子家:郑国公子,大夫。执讯:掌管通讯联络的官。赵宣子:晋国卿大夫赵盾。蔡侯:指蔡庄公。侯宣多:郑国大夫,因立郑穆公有功,所以侍宠专权作乱。归生:即子家,归生是其名子是字。夷:郑国太子。陈侯:陈国君主共公,名朔。蒇:完成。陈侯:陈灵公,名平公,即陈共公之位。孤:指郑国国君。绛:晋国都城,在今山西新绛县。蔑:无音:同“荫”。赋:指兵,古代按田赋出兵,所以称赋。鯈:晋,郑交界的地方。成:讲和修好。巩朔:晋大夫。赵穿:晋国执政大夫。池:晋灵公的女婿。

诗人简介

左丘明 (前556年-前451年),姓丘,名明。汉族,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相传为春秋末期曾任鲁国史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晚年双目失明,相传著有中国重要的史书巨著《左氏春秋》(又称《左传》)和《国语》,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翔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 36篇诗文

诗文推荐

小妓金陵歌楚声。

家僮丹砂学凤鸣。

我亦为君饮清酒。

君心不肯向人倾。

东风吹碧草。

年华换、行客老沧州。

见梅吐旧英,柳摇新绿,恼人春色。

还上枝头,寸心乱、北随云黯黯。

东逐水悠悠。

斜日半山,暝烟两岸。

数声横笛,一叶扁舟。

青门同携手。

前欢记、浑似梦里扬州。

谁念断肠南陌,回首西楼。

算天长地久,有时有尽,奈何绵绵,此恨难休。

拟待倩人说与,生怕人愁。

如来禅,祖师意。

儿啼子哭,鸡鸣犬吠。

是汝诸人,瞥地也未。

皇矣艺祖,九圃是式。

至哉柔祗,万彙允殖。

保兹嘉邦,介我黍稷。

酌本告虔,作配无极。

[圜钟为宫]金行告遒,玉律分秋。

礼藏西郊,毖祀聿修。

精意潜过,永孚于休。

神之听之,爰格飚施。

百岁光阴如劈箭,无常生灭日迁变。

唯有摩诃般若多,耀古腾今无背面。

见不见,碗子扑落地,碟子成八片。

无边春色。

人情苦向南山觅。

村村箫鼓家家笛。

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

商行贾坐农耕织。

须知此意无今昔。

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眷此良月,协此良序。

水德溥溥,羽音诩诩。

金曜在郑,对烛于鲁。

儒风妆鼓,乾坤煦妪。

燕寝香中锦帐郎。

二年和气蔼蒸湘。

鬓间不减当年绿,眉上新添一点黄。

征诏近,寿筵长。

乍晴人意喜非常。

燕莺休苦留春住,归趁薰风殿阁凉。

三月暖风,开却好花无限了,当年丛下落纷纷。

最愁人。

长安多少利名身。

若有一杯香桂酒,莫辞花下醉芳茵。

且留春。

芃芃嘉麦,擢秀分岐。

甘露夕洒,惠风晨吹。

良农告瑞,循吏称奇。

归美英主,折而贡之。

林下路,水边亭。

凉吹水面散馀酲。

小藤床、随意横。

暗记得、旧时经。

翠荷闹雨做秋声。

恁时节、不怕听。

但令有妇如康子,安问生儿比仲谋。

圣母有子,重光类社。

圣皇事母,感极天人。

百辟在庭,九备具陈。

礼容之盛,万国咸实。

粉澹梨花瘦,香寒桂叶颦。

画帘双燕旧家春。

曾是玉箫声里断肠人。

澹澹催诗雨,迟迟入梦云。

武陵流水隔红尘。

只怕翠鸾消息未全真。

作家相见,有底凭据。

迥无人处,聚头共语。

寂子无端撼茶树。

休执拗,莫痴顽。

休迷假相莫悭贪。

休起愁,莫害惭。

听予劝,访长安。

逍遥坦荡得真欢。

守清净,结大丹。

爰有嘉禾,含章自天。

宛城洛书,粲若奎跻。

珍符天著,灵意昭宣。

永告洪业,时万斯年。

家住云坳,盖头把茆。

蓬门无钥,谁解推敲。

万籁声沈,鸟啼幽谷。

千林色静,月挂寒梢。

风檐索寞人投宿,睡到平明手脚交。

更问其中端的,床头木枕子,葛坦半中凹。

[太簇为徵]季秋之月;

律中无射。

农事备收,火功告毕。

克禋克祀,有严有翼。

风马云车,尚其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