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季札观周乐 / 季札观乐

吴公子札来聘。

……请观于周乐。

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

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

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

忧而不困者也。

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

”为之歌《王》曰:“美哉!

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

”为之歌《郑》,曰:“美哉!

其细已甚,民弗堪也。

是其先亡乎!

”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

大风也哉!

表东海者,其大公乎?

国未可量也。

”为之歌《豳》,曰:“美哉,荡乎!

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

”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

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

”为之歌《魏》,曰:“美哉,渢渢乎!

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

”为之歌《唐》,曰:“思深哉!

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

不然,何忧之远也?

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

”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

”自《郐》以下无讥焉!

为之歌《小雅》,曰。

“美哉!

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

犹有先王之遗民焉!

”为之歌《大雅》,曰:“广哉!

熙熙乎!

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

”为之歌《颂》,曰:“至矣哉!

直而不倨,曲而不屈;

迩而不逼,远而不携;

迁而不淫,复而不厌;

哀而不愁,乐而不荒;

用而不匮,广而不宣;

施而不费,取而不贪;

处而不底,行而不流。

五声和,八风平;

节有度,守有序。

盛德之所同也!

”见舞《象箾》、《南龠》者,曰:“美哉,犹有憾!

”见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

”见舞《韶濩》者,曰:“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

”见舞《大夏》者,曰:“美哉!

勤而不德。

非禹,其谁能修之!

”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

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

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

观止矣!

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译文

  吴国公子季札前来鲁国访问……请求观赏周朝的音乐和舞蹈。鲁国人让乐工为他歌唱《周南》和《召南》。季礼说:“美好啊!教化开始奠基了,但还没有完成,然而百姓辛劳而不怨恨了。”乐工为他歌唱们《邶风》、《庸风》和《卫风》。季礼说:“美好啊,多深厚啊!虽然有忧思,却不至于困窘。我听说卫国的康叔、武公的德行就像这个样子,这大概是《卫风》吧!”乐工为他歌唱《王风》。季札说:“美好啊!有忧思却没有恐惧,这大概是周室东迁之后的乐歌吧!”乐工为他歌唱《郑风》。季札说:“美好啊!但它烦琐得太过分了,百姓忍受不了。这大概会最先亡国吧。”乐工为他歌唱《齐风》。季礼说:“美好啊,宏大而深远,这是大国的乐歌啊!可以成为东海诸国表率的,大概就是太公的国家吧?国运真是不可限量啊!”乐工为他歌唱《南风》。季札说:“美好啊,博大坦荡!欢乐却不放纵,大概是周公东征时的乐歌吧!”乐工为他歌唱《秦风》。季礼说:“这乐歌就叫做正声。能作正声自然宏大,宏大到了极点,大概是周室故地的乐歌吧!”乐工为他歌唱《魏风》。季礼说:“美好啊,轻飘浮动!粗扩而又婉转,变化曲折却又易于流转,加上德行的辅助,就可以成为贤明的君主了”乐工为他歌唱《唐风》。季礼说:“思虑深远啊!大概是帝尧的后代吧!如果不是这样,忧思为什么会这样深远呢?如果不是有美德者的后代,谁能像这样呢?”,乐工为他歌唱《陈风》。季札说:“国家没有主人,难道能够长久吗?”再歌唱《郐风》以下的乐歌,季礼就不作评论了。

  乐工为季札歌唱《小雅》。季礼说:“美好啊!有忧思而没有二心,有怨恨而不言说,这大概是周朝德政衰微时的乐歌吧?还是有先王的遗民在啊!”乐工为他歌唱《大雅》。季礼说:“广阔啊!乐工为他歌唱《颂》。季礼说:“好到极点了!正直而不傲慢,委曲而不厌倦,哀伤而不忧愁,欢乐而不荒淫,利用而不匮乏,宽广而不张扬,施予而不耗损,收取而不贪求,安守而不停滞,流行而不泛滥。五声和谐,八音协调;节拍有法度,乐器先后有序。这都是拥有大德大行的人共有的品格啊!”

  季札看见跳《象箫》和《南龠》两种乐舞后说:“美好啊,但还有美中不足!”看到跳《大武》时说:“美好啊,周朝兴盛的时候,大概就是这样子吧。”看到跳《陬》时说:“圣人如此伟大,仍然有不足之处,做圣人实不容易啊!”看到跳《大夏》时说:“美好啊!勤于民事而不自以为有功。除了夏禹外,谁还能作这样的乐舞呢!”看到跳《陬箫》时说:“德行达到顶点了!伟大啊,就像上天无所不覆盖一样,像大地无所不容纳一样!虽然有超过大德大行的,恐怕也超不过这个了。观赏达到止境了!如果还有其它乐舞,我也不敢再请求观赏了!”

注释

(1)吴公子札:即季札,吴王寿梦的小儿子。

(2)周乐:周王室的音乐舞蹈。

(3)工:乐工。《周南》、《召南》:《诗经》十五国风开头的两种。以下提到的都是国风中各国的诗歌。

(4)始基之:开始奠定了基础。

(5)勤:劳,勤劳。怨:怨恨。

(6)邶(bei):周代诸侯国,在今河南汤阴南。庸:周代诸侯国,在今河南新乡市南。卫:周代诸侯国,在今河南淇县。

(7)康叔:周公的弟弟,卫国开国君主。武公:康叔的九世孙。

(8)《王》:即《王风》,周平王东迁洛邑后的乐歌。

(9)郑:周代诸侯国,在今河南新郑一带。

(10)细:琐碎。这里用音乐象征政令。

(11)泱泱:宏大的样子。

(12)表东海:为东海诸侯国作表率。大公:太公,指国开国国君吕尚,即姜太公。

(13)豳(bin):西周公刘时的旧都,在今陕西彬县东北。

(14)荡:博大的样子。

(15)周公之东:指周公东征。

(16)夏:西周王跷一带。秦:在今陕西、甘肃一带。夏声:正声,雅声。

(17)魏:诸侯国名,在今山西芮县北。

(18)沨沨(feng):轻飘浮动的样子。

(19)险:不平,这里指乐曲的变化。

(20)唐:在今山西太原。晋国开国国君叔虞初封于唐。

(21)陶唐氏:指帝尧。晋国是陶唐氏旧地。

(22)令德之后:美德者的后代,指陶唐氏的后代。

(23)陈:国都宛丘,在今河南淮阳。

(24)郐(kuai):在今河南郑州南,被郑国消灭。

(25)讥:批评。

(26)《小雅》:指《诗·小雅》中的诗歌。

(27)先王:指周代文、武、成、康等王。

(28)《大雅》:指《诗·大雅》中的诗歌。

(29)熙熙:和美融洽的样子。

(30)《颂》:指《诗经》中的《周颂》、《鲁颂》和《商颂》。

(31)倨:傲慢。国嗝:同“逼”,侵逼。携:游离。荒:过度。囫处:安守。底:停顿,停滞。

(35)五声:指宫、商、角、微、羽。和:和谐。

(36)八风:指金、石、丝、竹、翰、土、革、本做成的八类乐器。

(37)节:节拍。度:尺度。

(38)守有序:乐器演奏有一定次序。

(39)《象箾(shuò )》:舞名,武舞。《南龠)(yuè):舞名,文舞。

(40)《大武》:周武王的乐舞。

(41)《韶濩hù》:商汤的乐舞。

(42)惭德:遗憾,缺憾。

(43)《大夏》:夏禹的乐舞。

(44)不德:不自夸有功。

(45)修:作。

(46)《韶萷》:虞舜的乐舞。

(47)帱(dào):覆盖。

(48)蔑:无,没有。

诗人简介

左丘明 (前556年-前451年),姓丘,名明。汉族,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相传为春秋末期曾任鲁国史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晚年双目失明,相传著有中国重要的史书巨著《左氏春秋》(又称《左传》)和《国语》,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翔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 36篇诗文

诗文推荐

楼头晚鼓。

佳人莫唱黄金缕。

良宵镫火还三五。

肠断扁舟,明日江南去。

离觞欲醉谁能许。

风前蝶闹蜂儿舞。

明年此夜知何处。

且插梅花,同听画檐雨。

千尺高崖屏翠琰,六时甘露雨真珠,梯岩穿壑身亲到,始信仙灵境界殊。

谁言形影亲,灯灭影去身。

谁言鱼水欢,水竭鱼枯鳞。

昔为同恨客,今为独笑人。

舍予在泥辙,飘迹上云津。

卧木易成蠹,弃花难再春。

何言对芳景,愁望极萧晨。

埋剑谁识气,匣弦日生尘。

愿君语高风,为余问苍旻.

路傍纷纷送者谁,相顾泪下如绠縻。

妻牵郎衣留不得,儿抱斧颈尤可悲。

寄声征夫且止泪,矫情勿为识者窥。

国贫端坐养士耳,汝曹衣廪民血髓。

边头战士寒堕指,霜风猎猎阵云起,湓城善地亦靠里。

鵰飞鸷举丰篇诗,谁是浮屠玅总师。

若把休齐已论,风流惟有苏知。

白马顿红缨,梢球紫袖轻。

晓冰蹄下裂,寒瓦杖头鸣。

叉手胶粘去,分鬃线道絣.自言无战伐,髀肉已曾生。

我将我享,辟我中助。

献终豆入,礼成乐具。

饰驾上游,升为高釐。

神保聿归,介北景祚。

如鸾如凤,意思安详。

所生之人,非忠则良。

如鼠如雀,意思惊躩。

所生之人,不凶则恶。

北河旄星陨,鬼方獮林胡。

群师舞弓矢,电发归燕墟。

皇皇轩辕君,赞赞皋陶谟。

方思壮军实,远近递生俘。

车马践大逵,合沓成深渠。

牧人过橐驼,校正引騊駼.烈风朝送寒,云雪霭天隅。

草木同一色,谁能辨荣枯。

四履封元戎,百金酬勇夫。

大邦武功爵,固与炎皇殊。

道人起念不寻常。

宿业牵缠惹祸殃。

朴实修真方得久,浮虚学道岂能长。

旋生旋灭心难定,不动不摇意易防。

早悟知常功累足,恁时许尔志坚

贵游抛果引群狙,大小玄黄赶掷殊,别有白猿归洞里,一生不受俗人呼。

观浮世。

为人贵。

舍荣华、全神气。

保养丹田绝滋味。

便将来、免不讳。

自谙自讳。

修取长生计。

自誓自誓。

今朝说子细。

且通边际。

开灵慧。

酒色财一齐制。

做深根、永固蒂。

怎生得、虎龙交位。

如何令、姹婴同睡。

把尘劳事。

俱捐弃。

二道合和归本类。

想玄玄、寻密秘。

南庐佳号。

是自许孔明,经纶才调。

对柳鸣琴,凭花制锦,小试一同谈笑。

怎知画帘难驻,忽又星舆催召。

但谶得、耀碑潭水月,交光相照。

驿道。

春正好。

簇帐擎杯,听取殷勤祷。

略鲙松鲈,便膺芝凤,陵溯紫清津要。

当家得时行志,回首旧封文庙。

疏化雨,障狂澜不尽,生生芹藻。

珠宫何岧峣,前江后层嶂。

开山者何人,萧梁山中相。

窃惟经营初,岂曰此幽赏。

地灵宜仙事,境寂销俗相。

既积惜水功,帝命使瀛丈。

手泥烧丹灶,岁久化黄壤。

石突古殿出,磵循阴廊响。

道人如修静,我岂陶官长。

偶结清净缘,下榻税尘鞅。

夜报前溪渔,命将鱠享。

撑篷待月来,架桨乘潮上。

秋高气凄澹,清极思超敞。

暂废一夕眠,庶蒙列真奖。

胶西前辈郑康成,千载遗风及后生。

旧学诗书儒术富,兼通法律吏能精。

还家彩服频为寿,得邑河壖喜有兵。

民事近来多迫促,弦歌聊试武城声。

〈律有郑氏章句。

父母人心物岂无,静观禽鸟见中孚。

自来择木心劳瘁,到得成巢口卒瘏。

囝翅渐长郎罢短,人间恩义尚如此,几个林中反哺鸟。

三年弃旱独堪闻,一熟诸村稍作欣。

老子朝朝弄田,水眼看翠浪作黄云。

霞友中条胡子金。

金波玉滟涤胸襟。

襟襟云水到如今。

今看无为庵妙记,记中字字灿予衿。

衿托光彩怎生禁。

肃肃路寐,相维明堂。

二信鉴止,三圣侑旁。

灵期诉后,祠节齐庄。

至诚闰贶,降福地疆。

堆金积玉。

日日悭贪心未足。

足上何求。

直待荒郊卧土丘。

回头有路。

争奈愚人迷不悟。

若悟回头。

免了前程无限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