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辞赋精选44 个结果。
  • 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

    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彗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

    ”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其辞曰: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

    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辉。

    性辩慧而能言兮,才聪明以识机。

    故其嬉游高峻,栖跱幽深。

    飞不妄集,翔必择林。

    绀趾丹觜,绿衣翠衿。

    采采丽容,咬咬好音。

    虽同族于羽毛,固殊智而异心。

    配鸾皇而等美,焉比德于众禽?

    于是羡芳声之远畅,伟灵表之可嘉。

    命虞人于陇坻,诏伯益于流沙。

    跨昆仑而播弋,冠云霓而张罗。

    虽纲维之备设,终一目之所加。

    且其容止闲暇,守植安停。

    逼之不惧,抚之不惊。

    宁顺从以远害,不违迕以丧生。

    故献全者受赏,而伤肌者被刑。

    尔乃归穷委命,离群丧侣。

    闭以雕笼,翦其翅羽。

    流飘万里,崎岖重阻。

    逾岷越障,载罹寒暑。

    女辞家而适人,臣出身而事主。

    彼贤哲之逢患,犹栖迟以羁旅。

    矧禽鸟之微物,能驯扰以安处!

    眷西路而长怀,望故乡而延伫。

    忖陋体之腥臊,亦何劳于鼎俎?

    嗟禄命之衰薄,奚遭时之险巇?

    岂言语以阶乱,将不密以致危?

    痛母子之永隔,哀伉俪之生离。

    匪余年之足惜,愍众雏之无知。

    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

    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

    羡西都之沃壤,识苦乐之异宜。

    怀代越之悠思,故每言而称斯。

    若乃少昊司辰,蓐收整辔。

    严霜初降,凉风萧瑟。

    长吟远慕,哀鸣感类。

    音声凄以激扬,容貌惨以憔悴。

    闻之者悲伤,见之者陨泪。

    放臣为之屡叹,弃妻为之歔欷。

    感平生之游处,若埙篪之相须。

    何今日之两绝,若胡越之异区?

    顺笼槛以俯仰,窥户牖以踟蹰。

    想昆山之高岳,思邓林之扶疏。

    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

    心怀归而弗果,徒怨毒于一隅。

    苟竭心于所事,敢背惠而忘初?

    讬轻鄙之微命,委陋贱之薄躯。

    期守死以报德,甘尽辞以效愚。

    恃隆恩于既往,庶弥久而不渝。

  •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

    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屈原,楚贤臣也。

    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

    国无人兮,莫我知也。

    ”遂自投汨罗而死。

    谊追伤之,因自喻,其辞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

    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

    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

    呜呼哀哉!

    逢时不祥。

    鸾凤伏竄兮,鸱枭翱翔。

    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

    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

    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銛。

    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

    斡弃周鼎,宝康瓠兮。

    腾驾罷牛,骖蹇驴兮;

    骥垂两耳,服盐车兮。

    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

    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讯曰:已矣!

    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

    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

    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

    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

    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

    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

    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

    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

    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

    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

    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

    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 美连娟以修嫭兮,命樔绝而不长。

    饰新官以延贮兮,泯不归乎故乡。

    惨郁郁其芜秽兮,隐处幽而怀伤。

    释舆马于山椒兮,奄修夜之不阳。

    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神茕茕以遥思兮,精浮游而出畺。

    托沈阴以圹久兮,惜蕃华之未央。

    念穷极之不还兮,惟幼眇之相羊。

    函荾荴以俟风兮,芳杂袭以弥章。

    的容与以猗靡兮,缥飘姚虖愈庄。

    燕淫衍而抚楹兮,连流视而娥扬。

    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

    欢接狎以离别兮,宵寤梦之芒芒。

    忽迁化而不反兮,魄放逸以飞扬。

    何灵魄之纷纷兮,哀裴回以踌躇。

    势路日以远兮,遂荒忽而辞去。

    超兮西征,屑兮不见。

    寖淫敞,寂兮无音。

    思若流波,怛兮在心。

    乱曰:佳侠函光,陨朱荣兮。

    嫉妒闟茸,将安程兮。

    方时隆盛,年夭伤兮。

    弟子增欷,洿沫怅兮。

    悲愁於邑,喧不可止兮。

    向不虚应,亦云己兮。

    嫶妍太息,叹稚子兮。

    懰栗不言,倚所恃兮。

    仁者不誓,岂约亲兮?

    既往不来,申以信兮。

    去彼昭昭,就冥冥兮。

    既不新宫,不复故庭兮。

    呜呼哀哉,想魂灵兮!

  • 谊为长沙王傅三年,有鵩飞入谊舍。

    鵩似鸮,不祥鸟也。

    谊即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也。

    其辞曰: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

    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

    异物来萃兮,私怪其故。

    发书占之兮,谶言其度,曰:“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

    ”请问于鵩兮:“予去何之?

    吉乎告我,凶言其灾。

    淹速之度兮,语予其期。

    ”鵩乃叹息,举首奋翼;

    口不能言,请对以臆: “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

    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

    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

    沕穆无穷兮,胡可胜言!

    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

    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

    彼吴强大兮,夫差以败;

    越栖会稽兮,勾践霸世。

    斯游遂成兮,卒被五刑;

    傅说胥靡兮,乃相武丁。

    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

    命不可说兮,孰知其极!

    水激则旱兮,矢激则远;

    万物回薄兮,振荡相转。

    云蒸雨降兮,纠错相纷;

    大钧播物兮,坱圠无垠。

    天不可预虑兮,道不可预谋;

    迟速有命兮,焉识其时。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

    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

    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

    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

    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

    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

    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

    夸者死权兮,品庶每生。

    怵迫之徒兮,或趋西东;

    大人不曲兮,意变齐同。

    愚士系俗兮,窘若囚拘;

    至人遗物兮,独与道俱。

    众人惑惑兮,好恶积亿;

    真人恬漠兮,独与道息。

    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

    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

    乘流则逝兮,得坻则止;

    纵躯委命兮,不私与己。

    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

    澹乎若深渊止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

    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

    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

    细故蒂芥兮,何足以疑!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

    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

    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

    意者尚有遗行邪?

    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

    ”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

    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得行焉。

    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麋,泽及后世,子孙长享。

    今则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

    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

    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

    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

    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

    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

    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

    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

    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

    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

    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

    传曰:‘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

    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

    ’故曰:时异事异。

    “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

    《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苟能修身,何患不荣!

    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

    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

    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学敏行,而不敢怠也。

    譬若鹡鸰,飞且鸣矣。

    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

    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

    ”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冕而前旒,所以蔽明;

    黈纩充耳,所以塞聪。

    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枉而直之,使自得之;

    优而柔之,使自求之;

    揆而度之,使自索之。

    盖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

    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

    上观许山,下察接舆;

    计同范蠡,忠合子胥;

    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

    子何疑于予哉?

    若大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

    所欲必得,功若丘山;

    海内定,国家安;

    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

    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筵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犹是观之,譬由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

    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

  •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

    其夜玉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

    明日,以白王。

    王曰:“其梦若何?

    ”玉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

    目色仿佛,乍若有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

    寐而梦之,寤不自识;

    罔兮不乐,怅然失志。

    于是抚心定气,复见所梦。

    ”王曰:“状何如也?

    ”玉曰:“茂矣美矣,诸好备矣。

    盛矣丽矣,难测究矣。

    上古既无,世所未见,瑰姿玮态,不可胜赞。

    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

    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

    五色并驰,不可殚形。

    详而视之,夺人目精。

    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

    振绣衣,被袿裳,秾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

    嫷披服,侻薄装,沐兰泽,含若芳。

    性合适,宜侍旁,顺序卑,调心肠。

    ”王曰:“若此盛矣,试为寡人赋之。

    ”玉曰:“唯唯。

    ”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

    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

    其象无双,其美无极;

    毛嫱鄣袂,不足程式;

    西施掩面,比之无色。

    近之既妖,远之有望,骨法多奇,应君之相,视之盈目,孰者克尚。

    私心独悦,乐之无量;

    交希恩疏,不可尽畅。

    他人莫睹,王览其状。

    其状峨峨,何可极言。

    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

    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视。

    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地其若丹。

    素质干之实兮,志解泰而体闲。

    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

    宜高殿以广意兮,翼故纵而绰宽。

    动雾以徐步兮,拂声之珊珊。

    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

    奋长袖以正衽兮,立踯躅而不安。

    澹清静其兮,性沉详而不烦。

    时容与以微动兮,志未可乎得原。

    意似近而既远兮,若将来而复旋。

    褰余而请御兮,愿尽心之。

    怀贞亮之清兮,卒与我兮相难。

    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

    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

    神独亨而未结兮,魂茕茕以无端。

    含然诺其不分兮,扬音而哀叹!

    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

    于是摇佩饰,鸣玉鸾;

    奁衣服,敛容颜;

    顾女师,命太傅。

    欢情未接,将辞而去;

    迁延引身,不可亲附。

    似逝未行,中若相首;

    目略微眄,精采相授。

    志态横出,不可胜记。

    意离未绝,神心怖覆;

    礼不遑讫,辞不及究;

    愿假须臾,神女称遽。

    徊肠伤气,颠倒失据,黯然而暝,忽不知处。

    情独私怀,谁者可语?

    惆怅垂涕,求之至曙。

  •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原夫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

    洞条畅而罕节兮,标敷纷以扶疏。

    徒观其旁山侧兮,则岖嵚岿崎,倚巇迤,诚可悲乎其不安也。

    弥望傥莽,联延旷荡,又足乐乎其敞闲也。

    托身躯于后土兮,经万载而不迁。

    吸至精之滋熙兮,稟苍色之润坚。

    感阴阳之变化兮,附性命乎皇天。

    翔风萧萧而径其末兮,回江流川而溉其山。

    扬素波而挥连珠兮,声礚礚而澍渊。

    朝露清冷而陨其侧兮,玉液浸润而承其根。

    孤雌寡鹤,娱优乎其下兮,春禽群嬉,翱翔乎其颠。

    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玄猿悲啸,搜索乎其间。

    处幽隐而奥庰兮,密漠泊以猭。

    惟详察其素体兮,宜清静而弗喧。

    幸得谥为洞箫兮,蒙圣主之渥恩。

    可谓惠而不费兮,因天性之自然。

    于是般匠施巧,夔妃准法。

    带以象牙,其会合。

    锼镂里洒,绛唇错杂;

    邻菌缭纠,罗鳞捷猎;

    胶致理比,挹抐擫。

    于是乃使夫性昧之宕冥,生不睹天地之体势,闇于白黑之貌形;

    愤伊郁而酷,愍眸子之丧精;

    寡所舒其思虑兮,专发愤乎音声。

    故吻吮值夫宫商兮,和纷离其匹溢。

    形旖旎以顺吹兮,瞋以纡郁。

    气旁迕以飞射兮,驰散涣以逫律。

    趣从容其勿述兮,骛合遝以诡谲。

    或浑沌而潺湲兮,猎若枚折;

    或漫衍而络绎兮,沛焉竞溢。

    惏栗密率,掩以绝灭,霵晔踕,跳然复出。

    若乃徐听其曲度兮,廉察其赋歌。

    啾咇而将吟兮,行鍖銋以和啰。

    风鸿洞而不绝兮,优娆娆以婆娑。

    翩绵连以牢落兮,漂乍弃而为他。

    要复遮其蹊径兮,与讴谣乎相和。

    故听其巨音,则周流汜滥,并包吐含,若慈父之畜子也。

    其妙声,则清静厌瘱,顺叙卑达,若孝子之事父也。

    科条譬类,诚应义理,澎濞慷慨,一何壮士,优柔温润,又似君子。

    故其武声,则若雷霆輘輷,佚豫以沸。

    其仁声,则若颽风纷披,容与而施惠。

    或杂遝以聚敛兮,或拔摋以奋弃。

    悲怆怳以恻惐兮,时恬淡以绥肆。

    被淋灑其靡靡兮,时横潰以阳遂。

    哀悁悁之可怀兮,良醰醰而有味。

    故贪饕者听之而廉隅兮,狼戾者闻之而不怼。

    刚毅强暴反仁恩兮,啴唌逸豫戒其失。

    钟期、牙、旷怅然而愕兮,杞梁之妻不能为其气。

    师襄、严春不敢窜其巧兮,浸淫、叔子远其类。

    嚚、顽、朱、均惕复惠兮,桀、跖、鬻、博儡以顿悴。

    吹参差而入道德兮,故永御而可贵。

    时奏狡弄,则彷徨翱翔,或留而不行,或行而不留。

    愺恅澜漫,亡耦失畴,薄索合沓,罔象相求。

    故知音者乐而悲之,不知音者怪而伟之。

    故闻其悲声,则莫不怆然累欷,撇涕抆泪;

    其奏欢娱,则莫不惮漫衍凯,阿那腲腇者已。

    是以蟋蟀蠖,蚑行喘息;

    蝼蚁蝘蜒,蝇蝇栩栩。

    迁延徙迤,鱼瞰鸟睨,垂喙转,瞪瞢忘食,况感阴阳之和,而化风俗之伦哉!

    乱曰:状若捷武,超腾逾曳,迅漂巧兮。

    又似流波,泡溲泛,趋巇道兮。

    哮呷喚,躋躓连绝,淈殄沌兮。

    搅搜捎,逍遥踊跃,若坏颓兮。

    优游流离,踌躇稽诣,亦足耽兮。

    颓唐遂往,长辞远逝,漂不还兮。

    赖蒙圣化,从容中道,乐不淫兮。

    条畅洞达,中节操兮。

    终诗卒曲,尚馀音兮。

    吟气遗响,联绵漂撇,生微风兮。

    连延络绎,变无穷兮。

  • 予以罪废,无所归。

    扁舟吴中,始僦舍以处。

    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

    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

    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

    坳隆胜势,遗意尚存。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

    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

    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

    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

    人固动物耳。

    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

    寓久则溺,以为当然;

    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

    惟仕宦溺人为至深。

    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

    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