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写人387 个结果。
  • 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

    无禄,献公即世。

    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

    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

    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

    是穆之成也。

    “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

    郑人怒君之疆埸,我文公帅诸侯及秦围郑。

    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

    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

    文公恐惧,绥静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

    “无禄,文公即世;

    穆为不吊,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肴地,奸绝我好,伐我保城。

    殄灭我费滑,散离我兄弟,挠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

    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淆之师。

    犹愿赦罪于穆公,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

    天诱其衷,成王陨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穆、襄即世,康、灵即位。

    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

    康犹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翦我羁马,我是以有河曲之战。

    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

    ’君亦不惠称盟,利吾有狄难,入我河县,焚我箕、郜,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垂,我是以有辅氏之聚。

    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献、穆,使伯车来命我景公曰:‘吾与女同好弃恶,复脩旧德,以追念前勋。

    ’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会。

    君又不祥,背弃盟誓。

    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昏姻也。

    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

    ’寡君不敢顾昏姻。

    畏君之威,而受命于吏。

    君有二心于狄,曰:‘晋将伐女。

    ’狄应且憎,是用告我。

    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亦来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不榖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壹。

    ’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

    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

    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岂敢徼乱?

    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侯退矣。

    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

  •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 画舸停桡,槿花篱外竹横桥。

    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

  •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

    君不见直如弦,古人知尔死道边。

    张仪所以只掉三寸舌,苏秦所以不垦二顷田。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还道沧浪濯吾足。

    平生不解谋此身,虚作离骚遣人读。

    笑矣乎,笑矣乎。

    赵有豫让楚屈平,卖身买得千年名。

    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

    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

    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

    男儿穷通当有时,曲腰向君君不知。

    猛虎不看几上肉,洪炉不铸囊中锥。

    笑矣乎,笑矣乎。

    宁武子,朱买臣,扣角行歌背负薪。

    今日逢君君不识,岂得不如佯狂人。

  •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 鸣桡轧轧溪溶溶,废绿平烟吴苑东。

    水清莲媚两相向,镜里见愁愁更红。

    白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风浪。

    荷心有露似骊珠,不是真圆亦摇荡。

  • 当薛侯之初令也,珰而虎者,张甚。

    郡邑之良,泣而就逮。

    侯少年甫任事,人皆为侯危。

    侯笑曰:“不然。

    此蒙庄氏所谓养虎者也。

    猝饥则噬人,而猝饱必且负嵎。

    吾饥之使不至怒;

    而饱之使不至骄,政在我矣。

    ”已而果就约。

    至他郡邑,暴横甚,荆则招之亦不至。

    而是时适有播酋之变。

    部使者檄下如雨,计亩而诛,计丁而夫。

    耕者哭于田,驿者哭于邮。

    而荆之去川也迩。

    沮水之余,被江而下,惴惴若不能一日处。

    侯谕父老曰:“是釜中鱼,何能为?

    ”戒一切勿嚣。

    且曰,“奈何以一小逆疲吾赤子!

    ”诸征调皆缓其议,未几果平。

    余时方使还,闻之叹曰:“今天下为大小吏者皆若此,无忧太平矣。

    ”小民无识,见一二官吏与珰相持而击,则群然誉。

    故激之名张,而调之功隐。

    吾务其张而不顾其害,此犹借锋以割耳。

    自古国家之祸,造于小人,而成于贪功幸名之君子者,十常八九。

    故自楚、蜀造祸以来,识者之忧,有深于珰与夷者。

    辟如病人,冀病之速去也,而纯用攻伐之剂,其人不死于病而死于攻。

    今观侯之治荆,激之耶,抑调之耶?

    吏侯一日而秉政,其不以贪功幸名之药毒天下也审矣。

    侯为人丰颐广额,一见知其巨材。

    今年秋以试事分校省闱,首取余友元善,次余弟宗郢。

    元善才识卓绝,其为文骨胜其肌,根极幽彻,非具眼如侯,未有能赏识其俊者。

    余弟质直温文,其文如其人,能不为师门之辱者。

    以此二士度一房,奚啻得五?

    侯可谓神于相士者也。

    侯之徽政,不可枚举。

    略述其大者如此。

    汉庭第治行,讵有能出侯上者?

    侯行矣。

    呜呼。

    使逆珰时不为激而为调,宁至决裂乎?

    谁谓文人无奇识,不能烛几于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