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蓦山溪

自吴兴刺史府与五县令舍,无得与东堂争广丽者。

去年仆来,见其突兀出翳荟间,而菌生梁上,鼠走户内,东西两便室,蛛网黏尘,蒙络窗户。

守舍者云:前大夫忧民劳苦,眠饭于簿书狱讼间。

是堂也,盖无有大夫履声,姑以为田廪耳。

又县圃有屋二十余间,倾挠于蒿艾中,鸱啸其上,狐吟其下,磨镰淬斧,以十夫日往夷之,才可入。

欲以居人,则有覆压之患。

取以为薪,则又可怜。

试择其蝼蚁之余,加以斧斤,乃能为亭二,为庵、为斋、为楼各一,虽卑隘仅可容膝,然清泉修竹,便有远韵。

又伐恶木十许根,而好山不约自至矣。

乃以生远名楼、画舫名斋、潜玉名庵、寒秀、阳春名亭、花名坞、蝶名径。

而叠石为渔矶,编竹为鹤巢,皆在北池上。

独阳春西窗得山最多,又有酴醿一架。

仆顷少时喜笔砚浅事,徒能诵古人纸上语,未尝与天下史师游,以故邑人甚愚其令,不以寄枉直。

虽有疾苦,曾不以告也。

庭院萧然,鸟雀相呼,仆乃得饱食晏眠,无所用心于东堂之上。

戏作长短句一首,托其声于蓦山溪云。

东堂先晓,帘挂扶桑暖。

画舫寄江湖,倚小楼、心随望远。

水边竹畔,石瘦藓花寒,秀阴遮,潜玉梦,鹤下渔矶晚。

藏花小坞,蝶径深深见。

彩笔赋阳春,看藻思、飘飘云半。

烟拖山翠,和月冷西窗,玻璃盏,蒲萄酒,旋落酴醿片。

赏析

作品赏析

  此首是词人于元符初任武康(今属浙江)县令时所作。词中描绘了东堂的景致与隐逸之趣。“东堂”本是武康县衙的“尽心堂”,词人改名写“东堂”。此堂是治平(宋英宗年号)年间,越人王震所建。当毛滂到任时,此处屋宇颓败,鼠走户内,蛛网粘尘。衙内花园有屋二十余间,亦倾颓于艾蒿中,鸱啸其上,狐吟其下。毛滂命人磨镰挥斧,夷草修葺,面目一新,欣喜之余,遂写此词以志。  “东堂先晓,帘挂扶桑暖”,是先从正堂写起,东堂位置高而广大,突兀在蓊郁的万树丛中,明亮而且温暖。“扶桑”代指太阳。东堂修葺前后的巨大变化,在明且暖的描写之中,一种欣喜之情托笔而出。从“画舫寄江湖”句一直到终了,均是描写县衙后花园的。原来后花园,亦是艾蒿丛生,鸱鸮飞鸣,狐兔逃窜。他在夷荒草、伐恶木之后,用旧砖木翻建了小亭二座,小庵、小斋、小楼各一,并命名,从而创造了一个有绿山、清泉、修竹、香花的幽美环境。“画舫寄江湖”一句,以“画舫”小斋之名,巧写成乘画船荡漾江湖,以寄托啸傲山水的志趣。“倚小楼、心随望远”,又以楼名“生远”,而创造了一个倚靠小楼,眺望远方,心随双目而远去的心旷神怡的境界。“水边竹畔”五句,进一步描绘东堂后花园美景:北池边,凤竹啸吟,山石嶙峋,藓苔茵茵,花木葱茏,浓阴筛影,这幽美的山水之间,有小亭名“寒香”,有小庵名“潜玉”,还有垒石而成的岩石,名“渔矶”。“藓花寒,香阴遮”的景物描写,暗含着小亭“寒香”之名。“鹤下渔矶晚”一句,将垒石的“渔矶”与编竹为“鹤巢”两事联缀一起,描绘出一幅仙鹤翔空,夕阳时栖息于渔矶岩的优美画面,加浓了诗情画意。  下片,继续叙写修葺后的后园美景。“藏花小坞,蝶径深深见”,词人将种花之处命名“花坞”,将园中小径命名为“蝶径”,这名称已是一种美境,何况再加上充满感情色彩的“藏”、“小”、“深深见”呢!“彩笔赋阳春”四句,写他在后花园的“阳春亭”内吟诗作赋,及观山赏月之悠然。词前小序云:“独阳春西窗得山最多”,可见阳春亭是一个幽美清静的所在。词人在此白天面对烟云缭绕的青翠山峰,文思泉涌,如飘然飞下的半云;夜间赏月于西窗下,虽寒气袭衣,但心旷神怡。最后以“玻璃盏,葡萄酒,旋落荼?片”作结。写词人在所建的荼?架下饮酒赏花,悠然自在。而“旋落荼?片”一句,大有光阴荏苒,青春不再的微微喟叹。  《武康县志》载:毛滂在任时“慈惠爱下,政平治简,暇则游山水,咏歌以自适。”此词所写之情与景,可谓是其当时生活的写照。本词突出特色是“依名造境”,按照园内亭、楼、庵、岩、径之名,创造富有诗意的画境,表达一种优美的情趣,当然这里也有一些真境在,但更主要的是造境。另外命名本身,也是一种艺术,一种情趣的寄托,表现了词人的审美情趣。正因为他爱这亲手创造的“东堂”佳境,又以造境之法写出了一首优美的“庭园诗”,寄托了词人对“东堂”的深情。由此就可知,他为什么将自己的诗文集命名为《东堂集》、《东堂词》了。 (赵慧文)

诗人简介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494篇诗文

诗文推荐

当时曾见,上苑东风暖。

今岁却相逢,向烟村、亭边驿畔。

垂鞭立马,一晌黯无言,江南信,寿阳人,怅望成断肠。

琼妆雪缀,满野空零乱。

谁是倚阑干,更那堪、胡笳羌管。

疏枝残蕊,犹懒不娇春,水清浅,月黄昏,冷淡从来惯。

青春三月。

楼前疏柳,柳外无穷路。

翠色四天垂,数峰青、高城阔处。

江湖病眼,偏向此山明,愁无语。

空凝伫。

两两昏鸦去。

平康巷陌,往事如花雨。

十载却归来,倦追寻、酒旗戏鼓。

今宵幸有,人似月婵娟,霞袖举。

杯深注。

一曲黄金缕。

真人已悟,四海名先到。

只为有声闻,却隔了、玄元妙道。

可怜仙骨,落入鬼形骸,一般衰,一般老,空恁一般了。

岂知玄妙,刚被身心傲。

度日若*盲,诮不识、丹砂炉灶。

好将二物,鼎内结成丹,服饵了,得长生,携手归蓬岛。

男儿一志,莫把初心退。

决正处贞廉,把狂心、一齐割弃。

随缘任运,云水作生涯,青松下,翠筠中,别有真滋味。

清虚恬淡,便是余生计。

*定自神和,迸玄珠、出离坎位。

殷红璨璨,仿佛入离宫,通上下,照十方,摄境归心地。

鉴湖千顷,四序风光好。

拨棹皱涟漪,极目处、青山缭绕。

微茫烟霭,鸥鹭点菰蒲,云帆过,钓舟横,俱被劳生扰。

知章请赐,独占心何小。

风月本无私,同众乐、宁论多少。

浮家泛宅,它日效陶朱,烹鲈鳜,酌松醪,吟笔千篇扫。

玉堂三老。

唯识王三操。

复许辨三台,更能润、三田倚靠。

自然三耀,攒聚气精神运三车,依三教,永没沈三道。

须通三玉。

方见三清好。

真性照三峰,陡免了、三焦做造。

休论三世,诸佛现前来,得三乘,游三昧,莹莹归三岛。

危栏独倚,往事思量遍。

回首掩朱扉,敛云鬓、闲拈针线。

轻罗碎翦,缝个小梅花,灯闪闪,夜沈沈,玉指轻轻拈。

寒苞素艳,浑似枝头见。

半拆与初开,谁赢得、江南手段。

玉冠斜插,惟恨欠清香,风动处,月明时,不怕吹羌管。

清明池馆。

侧卧帘初卷。

还是海棠开,睡未足、余酲满面。

低头不语,浑似怨东风,心始吐,又惊飞,交现垂杨眼。

少陵情浅。

花草题评遍。

赋得恶因缘,没一字、聊通缱绻。

黄昏时候,凝伫怯春寒,笼翠袖,减丰肌,脉脉情何限。

挂冠神武。

来作烟波主。

千里好江山,都尽是,君恩赐与。

风勾月引,催上泛宅时,酒倾玉,鲙堆雪,总道神仙侣。

蓑衣箬笠,更着些儿雨。

横笛两三声,晚云中、惊鸥来去。

欲烦妙手,写入散人图,蜗角名,蝇头利,着甚来由顾。

楚乡新岁。

不放残寒退。

月晓桂娥闲,弄珠英、因风委坠。

清淮铺练,十二玉峰前,上帘栊,招佳丽。

置酒成高会。

江南芳信,目断何人寄。

应占镜边春,想晨妆、膏浓压翠。

此时乘兴,半道忍回桡,五云溪,门深闭。

璧月长相对。

春工未觉,何处琼英早。

夜半翦银河,到人间、楼台初晓。

霏霏脉脉,不是不多情,金帐暖,玉堂深,却怪音尘杳。

天公谪下,暂落红尘道。

颜色自还怜,怕轻狂、随风颠倒。

冰心谁诉,但吹入梅花,明月地,白云阶,相照天寒好。

重黎默运,可意萦人处。

清楚玉蕤仙,独幽栖、村溪月坞。

冰腮露鬓,佳致在西湖,月出早,雪消迟,立马红墙序。

寒梢微萼,点点蝇头许。

欲露小檀心,似生怕、施朱红紫。

返魂香细,堪吊独醒人,临泽国,袭清风,且咏离骚句。

霭霭停云覆短墙。

夭夭临水自然芳。

猗猗无处着清香。

珍重蓦山溪句好,尊前频举不相忘。

濠梁梦蝶尽春狂。

笔下自然诗料饱,天工饤出好山溪。

鱼知水暖不胜跃,莺见花飞只管啼。

树头鸠使妇唤雨,屋后竹教孙出泥。

太白十杯人酕(左舟右定),碧桃洞口日衔西。

韵高格妙。

不数闲花草。

向晚小梳妆,换一套、新衣始了。

横钗整鬓,倚醉唱清词,房户静,酒杯深,帘幕明残照。

扬州一梦,未尽还惊觉。

自恁在心头,拈不出、何时是了。

吴霜点鬓,春色老刘郎,云路远,晚溪横,谁见桃花笑。

风流心胆,直把春偿酒。

选得一枝花,绮罗中、算来未有。

名园翠苑,风月最佳时,夜迢迢,车款款,是处曾携手。

重来一梦,池馆皆依旧。

幽恨写新诗,托何人、章台问柳。

渔舟归后,云锁武陵溪,水潺潺,花片片,舣棹空回首。

与鸥为客。

绿野留吟屐。

两行柳垂阴,是当日、仙翁手植。

一亭寂寞。

烟外带愁横,荷苒苒,展凉云,横卧虹千尺。

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

万绿正迷人,更愁入、山阳夜笛。

百年心事,惟有玉阑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忆。

一身之内,二物成真宝。

著意辩三才,列四象、五行化造。

六贼门外,七魄莫狂游,八卦定,九宫通,功行十分到。

十分修练,九转成芝草。

八位上仙知,救七祖、远离六道。

五年功满,四大离凡尘,三清路,二童邀,抱一归蓬岛。

梅梢破萼,已见春心了。

别有淡容仪,又不与、嫣然同笑。

东风翦蜡,簇作闹蛾儿,冰未泮,水犹寒,散在千林表。

轻衫小帽,行尽荒山道。

一点麝脐香,恼著人、多多少少。

月斜门掩,消损怕黄昏,清影乱,翠帏深,且喜归来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