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

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

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

襟似潇湘桂岭,带似洞庭春草,紫盖屹东南。

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

看使君,於此事,定不凡。

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

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

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  ①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时稼轩闲居带湖。郑厚卿:稼轩友人,疑即郑如崈(同“崇”)。据《宋衡州府图经志》:“郑如崈,朝散郎,淳熙十五年四月到,绍熙元年正月罢。”衡州:在今湖南省,以衡山而得名,治所在衡阳。  送别之作。一起点题,留人不住,匆匆而去。结拍惜别,无人共饮,惟邀明月。中间叠层铺叙,或描画山川形胜,或颂扬非凡才干,或预祝凤诏早降,旨在冀希友人发展文化,关心农桑,严于吏治,兴利除弊,为万民称颂。说明词人忧国兼怀民。  ②“寒食”两句:言友人寒食节也未能住下,匆匆赶赴衡州。寒食不小住:用晋人帖语,见前《霜天晓角》(“吴头楚尾”)注⑤。千骑(jì计)拥:为千骑人马所簇拥。春衫:犹言春装,点明赴任季节。  ③“衡阳”两句:石鼓山畔,衡阳城下,我曾停过马。按:淳熙六年,稼轩曾任湖南转运副使和湖南安抚使,衡阳为其属地,常去视察,故有此语。石鼓:山名,在衡州城东三里。骖(cān参):古时指驾在车两旁的马,这里泛指车马。  ④“襟以”三句:言衡阳地区风景佳丽,地势险要。襟以、带以:以……为襟带(衣襟、衣带),形成交互回环之势。王勃《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潇湘:潇水、湘水。桂岭:亦名香花岭,在今湖南临武县北。洞庭、青草:湖名。张舜民《南迁录》:“岳州洞庭湖,南名青草,北名洞庭,所谓重湖也。”紫盖:山峰。据《荆州记》和《长沙记》,紫盖是衡山七十二峰中最秀丽、最高大的一座山峰。  ⑤“文字”两句:希友人到任后注重教化,关心农事。《骚》、《雅》:屈原的《离骚》和《诗经》中的《大雅》、《小雅》(合称《二雅》)。用以代指优秀的传统文化。“刀剑”句:放下刀剑,从事农耕蚕桑。《汉书·龚遂传》说,龚遂劝齐民勤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  ⑥“看使君”三句:借用谢安语(“使君于此下凡”),称颂友人的政事才干。参阅前《念奴娇》(“我来吊古”)注⑤。使君:汉以后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此指友人郑厚卿。  ⑦“奋髯(rán然)”两句:着意整顿吏治,严肃果断而又从容不迫。奋髯抵几:振须拍案,形容激励而严厉。《汉书·朱博传》载,朱博初任瑯琊太守,部属都怠惰称病。朱博奋髯抵几曰:“观齐儿欲以此为俗(风气)耶!”俎(zǔ阻):古代宴会时放肉的器物,这里“尊俎”代指酒与食物。  ⑧“莫信”三句:休说君门遥不可及,只要政绩卓著,即可奉诏归朝。民歌五袴(kù裤):据《后汉书·廉范传》载,蜀郡按旧制,为防火灾,禁民夜作。廉范(字叔堂)任蜀郡太守后,撤消旧制,只是严令储水以防火。人民因此作歌颂扬曰:“廉叔堂,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短衣),今五袴(同“裤”)。”后来就以“五袴”作为称颂官吏的用语。归诏凤凰衔:凤凰衔来召归诏书。  ⑨“君去”两句:叹友人一去,自己孤独无伴。我谁饮:即我与谁饮,或谁与我饮。“明月”句:化用李白《月下独酌》诗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诗人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68篇诗文

诗文推荐

外功外行,作福因由。

不如身内真修。

调养真铅真汞,上下交流。

山前金龙嬉戏,大海中、玉虎遨游。

便警动,这无形无影,婴姹绸缪。

走上灵台对舞,更不须启口,恣意歌讴。

烂饮刀圭醉卧,宝藏琼楼。

结成胎仙踊跃,引青鸾、稳驾神舟。

归蓬岛,有金童邀赴瀛洲。

冠盖盛西京,当年相府荣。

曾陪鹿鸣宴,◇识洛阳生。

共叹长沙◇,空存许劭评。

堪嗟桃李树,何日见阴成。

海棠开后,红雨洒江濆。

春风路,窥杏非,剪葵榛。

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

云外月,风前絮。

情与恨,长如许。

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

洛浦梦回留佩客,秦楼声断吹箫侣。

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帘纤雨。

玉女开金殿,金公锁玉关。

真清真净养胎仙。

云透坎离间。

贪看灵光上下。

忘了之乎也者。

神珠吐出九般霞。

跨鹤赴仙家。

半世行天下,同心寡友生。

故人今又去,此意向谁倾。

白发三更语,青灯一点明,看渠还玉署。

老我正归耕。

风萧萧,雨萧萧。

天高地厚,水阔山遥。

达磨大师无端游梁历魏,二祖大师平白失了一臂。

水潦和尚不合吃马师一踏,天下大禅佛枉自吃了四藤条,说着令人恨不消。

汉皇昔事西南夷,萧然兵甲开罗施。

至今杀气满崖谷,苦雾四塞阴风吹。

十日九日不见日,见日犹应朝饭毕。

鬼心鬼面相构争,跳险缘危如鸟疾。

将军有手能接猱,腰间?鹈声嗷嗷。

三年伐尽邛山竹,蜀贾四出声名高,悬知眼中无若曹。

辍自鹓行第一流,笑谭幕府卧青油,兰亭陈迹犹堪赋,禹穴奇书尚可求。

丞相开藩多暇日,省郎为介借前筹。

独怜无用沟中断,深羡千岩万壑游。

甲帐春风肯见分。

夜陪清梦当炉熏。

寻香若傍阑干晓,定见堆红越鄂君。

雕玉佩,郁金裙。

凭谁书叶寄朝云。

兰芽九畹虽清绝,也要芳心伴小醺。

眷此良月,协此良序。

水德溥溥,羽音诩诩。

金曜在郑,对烛于鲁。

儒风妆鼓,乾坤煦妪。

那年私语小窗边,明月未曾圆。

含羞几度,已抛人远,忽近人前。

无情最是寒江水,催送渡头船。

一声归去,临得又坐,乍起翻眠。

留得菖蒲酒一杯。

与公今日寿筵开。

灵山排闼送青来。

须信南州高士后,持荷持节照苏台。

瑞云深处是三台。

颢气遍寰宇,风露逼衣裘。

中秋昨夜,明月千里满西楼。

人道当年今日,海上骑鲸仙客,乘兴下瀛州。

雅志在扶世,来佐紫宸游。

庙堂上,须早计,要嘉谋。

牙床锦帐,三岁江北叹淹留。

好在蟹螯如臂,判取兵厨百斛,与客醉瑶舟。

待得蟠桃熟,相约访浮丘。

薰风送炎暑。

正万品亨嘉,恢台当序。

祥烟淡天宇。

渐银蟾满魄,金茎凝露。

奎躔壁度。

见寒光、凌乱辉吐。

记当年此际,真仙命世,恍惊飙驭。

荣遇。

妙龄英发,腾实蜚声,早班郎署。

歌喧五裤。

更万里,期轩翥。

暂乘轺揽辔,肃将王命,已洽百城休誉。

愿从今、夕揭金瓯,永隆依注。

忽解羊头削,聊驰熊首轓.扬舲发夏口,按节向吴门。

帆映丹阳郭,枫攒赤岸村。

百城多候吏,露冕一何尊。

觉戟卧江皋,诗人拥节旄。

便期犀结带。

安事马腾槽。

地入淮源重,霜随雁信高。

命书催入觐,应及荐香醪。

郁郁苍髯千岁姿,肯来杯酒作儿嬉。

流芳不待龟巢叶,(唐人以荷叶为酒杯,谓之碧筒酒。

)扫白聊烦鹤踏枝。

醉里便成欹雪舞,醒时与作啸风辞。

马军走送非无意,玉帐人闲合有诗。

锁香亭榭。

花艳烘春曾卜夜。

空想芳游。

不到秋凉不信愁。

酒迟歌缓。

月色平分窗一半。

谁伴孤吟。

手擘黄花碎却心。

春以喻母慈,慈深春不如。

儿欲答母恩,恩重答无余。

华堂顿有云岭隔,梦里分明与亲剧。

阿连进奉新批敕,翠裘黄简缘兄得。

朝腾巽章乞祠官,愿身暮归怡母颜。

老农邀君勿轻去,万红千紫扶春住。

雨田自种晴田收,好是天留答春处。

雨送凉来,风将云去,晚天千顷玻璃。

婵娟依旧,出海较些迟。

玉兔秋毫可数,疏星外、乌鹊南飞。

今何夕,空浮大白,一笑共谁持。

团栾,成露坐,云鬟香雾,玉臂清辉。

任短髭争挽,问我归期。

三弄楼头长笛,愁人处、休苦高吹。

沈吟久,支颐细数,四十九年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