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论语七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踰 同:逾)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

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子貢問為仁。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論語•衛靈公》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

”对曰,“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译文

①孔子说:“我大约十五岁志于学习尧、舜、禹、汤、文、武等先王之道。认真研究历史,用心学习《诗》、《礼》、《书》等文化。三十岁时,我的学说已经建立了基础,我也可以以我的学说立身于社会。四十岁时,我已知道我的学说是上天的旨意,故能信道不疑。虽听到各种议论,也不疑惑动摇。五十岁时,我已经明白道就是天。同时明白我是上天的仆人,上天交给我的使命就是修道、传道。六十岁时,一听别人的话,就能准确的理解,并能辨别判断他的话正确与否。如果他的话有错误,我也知道他的话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而我的判断也符合上天的旨意。别人提出的问题,我也能立即回答。而我的回答也符合上天的旨意。七十岁时,天在我里面,我在天里面,天与我同在,天与我合一。因此能随心所欲也不逾越上天的规矩、法则。”

  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②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③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来做枕头,这样做我很快乐。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指不值得关心)。”

  ④敝緼袍:敝,破坏义。緼,乱絮。古无木棉,袍皆以絮。絮之好者称绵,如今之丝绵

  狐貉:以狐貉之皮为裘,裘之贵者。

  其由也与:《檀弓》,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家语》:子路为亲负米。则衣敝緼袍乃实况,非设辞。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此《卫风•雄雉》之诗。忮,害义。嫉人之有而欲加以害伤之心也。求,贪义。耻己之无而欲求取于人。臧,善义。若能不忮不求,则何为而不善?

  是道也,何足以臧:孔子引诗以美子路,子路终身诵之。是以一善沽沾自喜,将不复于道更求进,故孔子复言此以警之。或说:不忮不求以下当别为一章。今按:不忮不求,正承上敝组狐貉之对立来,分章则义不见,今不从。

  先生说:“穿着破旧的绵絮袍,和穿狐裘的人同立在一起,能不感为耻辱的,只有由了吧!”“《诗经》上说不忮刻,不贪求,这有什么不好呀?”子路听了,从此常诵止此诗。先生说:“这样又何够算好呀。”

  ⑤子贡问怎样培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磨快他的工具。我们住在这个国家里,就要敬奉那些贤能的大夫,结交那些仁德的士人。”

  “为仁”,培养仁德,修炼仁德。子贡问如何培养仁德,孔子回答怎样做事。敬奉贤德的大夫,结交仁德的士人,目的是为了培养仁德,人的才德,是经过磨砺熏陶形成的;工匠磨快他的工具,目的是为了做好他的工作,工匠的工具是经过切磋琢磨形成的。二者一个是为了培养仁德,一个是为了做好工作,把做事比喻成为仁。做事须要锋利的工具,培养仁德须要敬奉结交贤德之人;有了锋利的工具就能做好事情,有了学习贤人的机会就能培养仁德。

  此文明确地告诉人们,培养仁德必须深入社会进行磨砺,以谦恭的态度尊重贤德之人,以真诚的行动结交仁德之士,有了这样的机会和环境,就能成功地修炼仁德。

  注釋:(1)“善其事”,做好他的工作。“善”,做好。“事”,工作。(2)“利”,磨鋒利。“器”,工具。(3)“事其大夫賢者”,“事”,敬奉。“友”,結交朋友。

  ⑥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⑦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比哪个更强些?”子贡答道,“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能闻一知十,我只能闻一知二。”孔子说,“不如啊,我和你都不如啊!”

注释

①孔子说:“我大约十五岁志于学习尧、舜、禹、汤、文、武等先王之道。认真研究历史,用心学习《诗》、《礼》、《书》等文化。三十岁时,我的学说已经建立了基础,我也可以以我的学说立身于社会。四十岁时,我已知道我的学说是上天的旨意,故能信道不疑。虽听到各种议论,也不疑惑动摇。五十岁时,我已经明白道就是天。同时明白我是上天的仆人,上天交给我的使命就是修道、传道。六十岁时,一听别人的话,就能准确的理解,并能辨别判断他的话正确与否。如果他的话有错误,我也知道他的话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而我的判断也符合上天的旨意。别人提出的问题,我也能立即回答。而我的回答也符合上天的旨意。七十岁时,天在我里面,我在天里面,天与我同在,天与我合一。因此能随心所欲也不逾越上天的规矩、法则。”

  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②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③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来做枕头,这样做我很快乐。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指不值得关心)。”

  ④敝緼袍:敝,破坏义。緼,乱絮。古无木棉,袍皆以絮。絮之好者称绵,如今之丝绵

  狐貉:以狐貉之皮为裘,裘之贵者。

  其由也与:《檀弓》,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家语》:子路为亲负米。则衣敝緼袍乃实况,非设辞。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此《卫风•雄雉》之诗。忮,害义。嫉人之有而欲加以害伤之心也。求,贪义。耻己之无而欲求取于人。臧,善义。若能不忮不求,则何为而不善?

  是道也,何足以臧:孔子引诗以美子路,子路终身诵之。是以一善沽沾自喜,将不复于道更求进,故孔子复言此以警之。或说:不忮不求以下当别为一章。今按:不忮不求,正承上敝组狐貉之对立来,分章则义不见,今不从。

  先生说:“穿着破旧的绵絮袍,和穿狐裘的人同立在一起,能不感为耻辱的,只有由了吧!”“《诗经》上说不忮刻,不贪求,这有什么不好呀?”子路听了,从此常诵止此诗。先生说:“这样又何够算好呀。”

  ⑤子贡问怎样培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磨快他的工具。我们住在这个国家里,就要敬奉那些贤能的大夫,结交那些仁德的士人。”

  “为仁”,培养仁德,修炼仁德。子贡问如何培养仁德,孔子回答怎样做事。敬奉贤德的大夫,结交仁德的士人,目的是为了培养仁德,人的才德,是经过磨砺熏陶形成的;工匠磨快他的工具,目的是为了做好他的工作,工匠的工具是经过切磋琢磨形成的。二者一个是为了培养仁德,一个是为了做好工作,把做事比喻成为仁。做事须要锋利的工具,培养仁德须要敬奉结交贤德之人;有了锋利的工具就能做好事情,有了学习贤人的机会就能培养仁德。

  此文明确地告诉人们,培养仁德必须深入社会进行磨砺,以谦恭的态度尊重贤德之人,以真诚的行动结交仁德之士,有了这样的机会和环境,就能成功地修炼仁德。

  注釋:(1)“善其事”,做好他的工作。“善”,做好。“事”,工作。(2)“利”,磨鋒利。“器”,工具。(3)“事其大夫賢者”,“事”,敬奉。“友”,結交朋友。

  ⑥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⑦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比哪个更强些?”子贡答道,“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能闻一知十,我只能闻一知二。”孔子说,“不如啊,我和你都不如啊!”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生於秽土,不受点污。

目顾四方,周行七步。

看来步步计便宜,落水也要占乾处。

古佛有家风,对扬遭贬剥。

子母不相知,是谁同啐啄。

啄觉犹在,壳重遭扑,天下衲僧徒名邈。

直上觑,直下觑。

七佛已前,闲家泼具。

少室铁牛,黄梅石女。

似是兄弟姓则殊。

阿呵呵,瑞岩与么道,大似落汤螃蟹,七手八脚一时露现。

木骨金妆,似则也似。

瞬目扬眉,西天此土。

其秀维何,奕叶有傩。

春种秋实,备时中和。

当年四月初八,老胡旧病再发。

云门遇水脱鞵,且莫随佗孟八。

九龙吐水沫金躯,七步周行总不如。

稽首归依乾屎橛,胡须更撞赤须胡。

心平等,寿延长。

修完七宝聚三光。

悟全真,万事忘。

玉花绽,金莲芳。

馨香滋味满斋肠。

行功成,现玉皇。

驱马马走山,回车车渐水,涂穷我何适,恸哭盈襟泪,巢居识风声,穴藏知雨意,救斗曾得伤,缨冠亦可已,

七峰无可分岁,抖擞多年活计。

拂子摆尾摇头,解作狮子游戏。

等闲哮吼一声,直得惊天动地。

东村老彻夜烧钱,地炉神不敢瞌睡。

兵外肢强,兵内体壮。

敛之尽归,岁以多饷。

东南舳舻,衔尾而上。

浮江浮淮,泝汴之湍。

汴湍不常,水衡不官。

惟虞溢毁,靡虞舟盘。

舟盘粮覆,粮孰为足。

大计之数,万百惟六。

帛币错货,三倍其谷。

曰主厥漕,王之荩臣。

日忧河涸,运借烦神。

以舫实土,约流束津。

百步之间,若牙与龈。

朝涨夕降,滞舸次鳞。

丞乞于朝,朝不即报。

下上经营,风并日曝。

其躬其勤,秉心有操。

士岂无禄,禄此则冒。

彼以荣佚,此以劬耗。

愿答其劬,锡命锡诰。

长光居尊,盛容有灯。

文王事亲,万国归美。

朝会之则,邦家之纪。

受福于天,克昭隆礼。

今朝又是六月半,记得一则旧公案。

拄杖子吞却法身,露柱在傍偷眼看。

看不看,拈起秦时{左车右度}轹鑽。

万别与千差,吾道以一贯。

此错彼错,切忌拈却。

四海浪平,百川潮落。

古策风高十二门,门门有路空萧索。

非萧索,作者好求无病药。

有母有母年七十,一室枵然徒壁立。

茹蔬啜粥不怨尤,卧病在床无药物。

我为举子得一官,南陔之养嗟何及。

呜呼二歌兮歌转悲,羞见慈乌随母飞。

七佛已前只与麽,七佛之后亦复然。

片云生晚谷,孤鹤下辽天。

礼神颂祗,福禄来下。

不有荣名,孰缉伊嘏。

千乘万骑,鱼鱼雅雅。

皇扉洞开,鞠躬如也。

觳旦其差,有牲在条。

工祝致告,为俎孔硕。

肸乡是期,祚我明德。

备兹孝钦,式和民则。

复多笔祥,震维缥德。

乃共皮弁,其秋不忒。

家正色齐,维民之则。

璇霄眷佑,国寿箕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