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论语七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zĭ yuē:“wú shí yŏu wŭ ér zhì yú xué,sān shí ér lì,sì shí ér bù huò,wŭ shí ér zhī tiān mìng,liù shí ér ĕr shùn,qī shí ér cóng xīn suŏ yù,bù yú [jŭ,ju]。

”(踰 同:逾)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yú tóng:yú)zĭ yuē:“jūn zĭ shí wú qiú băo,jū wú qiú ān,mĭn yú shì ér shèn yú yán,jiù yŏu dào ér zhèng yān,kĕ wèi hăo xué yĕ yĭ。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zĭ yuē:“fàn shū shí,yĭn shuĭ,qū gōng ér zhĕn zhī,lè yì zài qí zhōng yĭ。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bù yì ér fù qiĕ guì,yú wŏ rú fú yún。

”子曰:“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zĭ yuē:“yī bì yūn páo,yŭ yī hú hé zhĕ lì,ér bù chĭ zhĕ,qí yóu yĕ yŭ!”“bù zhì bù qiú,hé yòng bù zāng?”zĭ lù zhōng shēn sòng zhī。

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子貢問為仁。zĭ yuē:“shì dào yĕ,hé zú yĭ zāng?”zĭ gòng wèn [wèi,wéi] rén。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zĭ yuē:“gōng yù shàn qí shì,bì xiān lì qí qì。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jū shì bāng yĕ,shì qí dà fū zhī xián zhĕ,yŏu qí shì zhī rén zhĕ。

”《論語•衛靈公》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lùn,lún] [yŭ,yù]•wèi líng gōng》zĭ gòng wèn yuē:“xiāng rén jiē hăo zhī,hé rú?

”子曰:“未可也。”zĭ yuē:“wèi kĕ yĕ。

”“乡人皆恶之,何如?”“xiāng rén jiē è zhī,hé rú?

”子曰:“未可也。”zĭ yuē:“wèi kĕ yĕ。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bù rú xiāng rén zhī shàn zhĕ hăo zhī,qí bù shàn zhĕ è zhī。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zĭ wèi zĭ gòng yuē,“nǚ yŭ huí yĕ shú yù?

”对曰,“赐也何敢望回?”duì yuē,“cì yĕ hé găn wàng huí?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huí yĕ wén yī yĭ zhī shí,cì yĕ wén yī yĭ zhī èr。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zĭ yuē,“fú rú yĕ,wú yŭ nǚ fú rú yĕ。

译文

①孔子说:“我大约十五岁志于学习尧、舜、禹、汤、文、武等先王之道。认真研究历史,用心学习《诗》、《礼》、《书》等文化。三十岁时,我的学说已经建立了基础,我也可以以我的学说立身于社会。四十岁时,我已知道我的学说是上天的旨意,故能信道不疑。虽听到各种议论,也不疑惑动摇。五十岁时,我已经明白道就是天。同时明白我是上天的仆人,上天交给我的使命就是修道、传道。六十岁时,一听别人的话,就能准确的理解,并能辨别判断他的话正确与否。如果他的话有错误,我也知道他的话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而我的判断也符合上天的旨意。别人提出的问题,我也能立即回答。而我的回答也符合上天的旨意。七十岁时,天在我里面,我在天里面,天与我同在,天与我合一。因此能随心所欲也不逾越上天的规矩、法则。”

  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②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③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来做枕头,这样做我很快乐。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指不值得关心)。”

  ④敝緼袍:敝,破坏义。緼,乱絮。古无木棉,袍皆以絮。絮之好者称绵,如今之丝绵

  狐貉:以狐貉之皮为裘,裘之贵者。

  其由也与:《檀弓》,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家语》:子路为亲负米。则衣敝緼袍乃实况,非设辞。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此《卫风•雄雉》之诗。忮,害义。嫉人之有而欲加以害伤之心也。求,贪义。耻己之无而欲求取于人。臧,善义。若能不忮不求,则何为而不善?

  是道也,何足以臧:孔子引诗以美子路,子路终身诵之。是以一善沽沾自喜,将不复于道更求进,故孔子复言此以警之。或说:不忮不求以下当别为一章。今按:不忮不求,正承上敝组狐貉之对立来,分章则义不见,今不从。

  先生说:“穿着破旧的绵絮袍,和穿狐裘的人同立在一起,能不感为耻辱的,只有由了吧!”“《诗经》上说不忮刻,不贪求,这有什么不好呀?”子路听了,从此常诵止此诗。先生说:“这样又何够算好呀。”

  ⑤子贡问怎样培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磨快他的工具。我们住在这个国家里,就要敬奉那些贤能的大夫,结交那些仁德的士人。”

  “为仁”,培养仁德,修炼仁德。子贡问如何培养仁德,孔子回答怎样做事。敬奉贤德的大夫,结交仁德的士人,目的是为了培养仁德,人的才德,是经过磨砺熏陶形成的;工匠磨快他的工具,目的是为了做好他的工作,工匠的工具是经过切磋琢磨形成的。二者一个是为了培养仁德,一个是为了做好工作,把做事比喻成为仁。做事须要锋利的工具,培养仁德须要敬奉结交贤德之人;有了锋利的工具就能做好事情,有了学习贤人的机会就能培养仁德。

  此文明确地告诉人们,培养仁德必须深入社会进行磨砺,以谦恭的态度尊重贤德之人,以真诚的行动结交仁德之士,有了这样的机会和环境,就能成功地修炼仁德。

  注釋:(1)“善其事”,做好他的工作。“善”,做好。“事”,工作。(2)“利”,磨鋒利。“器”,工具。(3)“事其大夫賢者”,“事”,敬奉。“友”,結交朋友。

  ⑥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⑦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比哪个更强些?”子贡答道,“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能闻一知十,我只能闻一知二。”孔子说,“不如啊,我和你都不如啊!”

注释

①孔子说:“我大约十五岁志于学习尧、舜、禹、汤、文、武等先王之道。认真研究历史,用心学习《诗》、《礼》、《书》等文化。三十岁时,我的学说已经建立了基础,我也可以以我的学说立身于社会。四十岁时,我已知道我的学说是上天的旨意,故能信道不疑。虽听到各种议论,也不疑惑动摇。五十岁时,我已经明白道就是天。同时明白我是上天的仆人,上天交给我的使命就是修道、传道。六十岁时,一听别人的话,就能准确的理解,并能辨别判断他的话正确与否。如果他的话有错误,我也知道他的话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而我的判断也符合上天的旨意。别人提出的问题,我也能立即回答。而我的回答也符合上天的旨意。七十岁时,天在我里面,我在天里面,天与我同在,天与我合一。因此能随心所欲也不逾越上天的规矩、法则。”

  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②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③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来做枕头,这样做我很快乐。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指不值得关心)。”

  ④敝緼袍:敝,破坏义。緼,乱絮。古无木棉,袍皆以絮。絮之好者称绵,如今之丝绵

  狐貉:以狐貉之皮为裘,裘之贵者。

  其由也与:《檀弓》,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家语》:子路为亲负米。则衣敝緼袍乃实况,非设辞。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此《卫风•雄雉》之诗。忮,害义。嫉人之有而欲加以害伤之心也。求,贪义。耻己之无而欲求取于人。臧,善义。若能不忮不求,则何为而不善?

  是道也,何足以臧:孔子引诗以美子路,子路终身诵之。是以一善沽沾自喜,将不复于道更求进,故孔子复言此以警之。或说:不忮不求以下当别为一章。今按:不忮不求,正承上敝组狐貉之对立来,分章则义不见,今不从。

  先生说:“穿着破旧的绵絮袍,和穿狐裘的人同立在一起,能不感为耻辱的,只有由了吧!”“《诗经》上说不忮刻,不贪求,这有什么不好呀?”子路听了,从此常诵止此诗。先生说:“这样又何够算好呀。”

  ⑤子贡问怎样培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磨快他的工具。我们住在这个国家里,就要敬奉那些贤能的大夫,结交那些仁德的士人。”

  “为仁”,培养仁德,修炼仁德。子贡问如何培养仁德,孔子回答怎样做事。敬奉贤德的大夫,结交仁德的士人,目的是为了培养仁德,人的才德,是经过磨砺熏陶形成的;工匠磨快他的工具,目的是为了做好他的工作,工匠的工具是经过切磋琢磨形成的。二者一个是为了培养仁德,一个是为了做好工作,把做事比喻成为仁。做事须要锋利的工具,培养仁德须要敬奉结交贤德之人;有了锋利的工具就能做好事情,有了学习贤人的机会就能培养仁德。

  此文明确地告诉人们,培养仁德必须深入社会进行磨砺,以谦恭的态度尊重贤德之人,以真诚的行动结交仁德之士,有了这样的机会和环境,就能成功地修炼仁德。

  注釋:(1)“善其事”,做好他的工作。“善”,做好。“事”,工作。(2)“利”,磨鋒利。“器”,工具。(3)“事其大夫賢者”,“事”,敬奉。“友”,結交朋友。

  ⑥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⑦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比哪个更强些?”子贡答道,“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能闻一知十,我只能闻一知二。”孔子说,“不如啊,我和你都不如啊!”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生於秽土,不受点污。

目顾四方,周行七步。

看来步步计便宜,落水也要占乾处。

古佛有家风,对扬遭贬剥。

子母不相知,是谁同啐啄。

啄觉犹在,壳重遭扑,天下衲僧徒名邈。

直上觑,直下觑。

七佛已前,闲家泼具。

少室铁牛,黄梅石女。

当年四月初八,老胡旧病再发。

云门遇水脱鞵,且莫随佗孟八。

九龙吐水沫金躯,七步周行总不如。

稽首归依乾屎橛,胡须更撞赤须胡。

满目荆榛,亘天烈焰。

百匝千重,四方八面。

赵州拿得七斤衫,普化走入大悲院,蜡人眼光如掣电。

六月炎炎如火热,谁冷处胜立法雪。

红尘闹市等个人,七佛轨仪都漏泄。

报龙王,须福护,大千捏聚为檀度。

一言劄住万机通,自然光壮少林风。

似是兄弟姓则殊。

坐断十方国土,天上天下独尊底,一步也行不得。

口吞三世诸佛,世出世间俱透底,一句也说不得。

堪与衲僧为轨则。

普化何似一头驴,临济未是白拈贼。

储副豫定,器之公兮。

册授孔时,礼之隆兮。

天步迟迟,旋九重兮。

寿祉万年,德无穷兮。

混成一气,周行四时。

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古人重生男,豚酒庆亲戚,桑弧射四方,言有四方役,奉璋比德性,堕地要膂力,如何晋公子,安乐忘所适,

念七念七,全无消息。

背看分明,正观难识。

玉树琼林,宝阶银阙。

皓若芦花,恍然明月。

直钩垂钩,自有金鳞上钩。

地平如掌,依旧七凹八凸。

七梁七百始。

天监三元初。

圣功澄宇县。

帝德总车书。

熙熙亿兆臣。

其志皆欢愉。

太上之有立德。

其次之谓立言。

树善滋于务本。

除恶穷于塞源。

冲深其智则厚。

昭明其道乃尊。

仁义之财不匮。

忠信之礼无繁。

动天无有不届。

唯时无幽不彻。

作德心逸日休。

作伪心劳日拙。

自非刚克掩义。

无所离于剿绝。

作乐顺动。

实府时义。

上春初吉。

亦留渊寄。

红树岩舒。

青莎水被。

雕梁虹拖。

云甍鸟跂。

阿呵呵,瑞岩与么道,大似落汤螃蟹,七手八脚一时露现。

服气咽精吞七耀,存思想化三车。

飞罡*水散名花。

词章勤奏达,吟咏酌流霞。

外事何干于内境。

有为功力何赊。

饶君作福等河沙。

不明玄牝窍,特地隔天涯。

巍峨幼妇碑,伶俜七步诗。

又得墨林墨淋漓,凑作曹家三绝奇。

耳门圆照,日月两间。

悲原洪深,衣被四海。

方便智慧,靡不圆融。

见闻觉知,无能障碍。

人间天上独优游,是则名为观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