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也【现代】

    路也,女,山东济南人。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现执教于济南大学文学院。著有诗集《风生来就没有家》、《心是一架风车》,长诗《心脏内科》等,中短篇小说集《我是你的芳邻》,以及长篇小说《幸福是有的》《别哭》《亲爱的茑萝》《冰樱桃》等。► 4篇诗文
  • 林家柏【现代】

    林家柏(1971—),山东烟台人。出版诗集《二重奏》(与谯达摩合辑)。► 1篇诗文
  • 张曙光【现代】

    1956年生于黑龙江省望奎县。诗人、翻译家,现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在大学时开始写诗,追求坚实硬朗的诗风。著有诗集《小丑的花格外衣》、《午后的降雪》、《张曙光诗歌》、《闹鬼的房子》等,译诗集《神曲》、《切·米沃什诗选》,评论随笔集《堂·吉诃德的幽灵》等。曾获首届刘丽安诗歌奖、“诗歌与人”诗人奖及“诗建设”主奖。部分作品被译成英、西、德、日、荷兰等多种语言。► 9篇诗文
  • 谷禾【现代】

    一段回忆傍晚沿着落日的余辉散步个人纪事亲爱的,让我去死吧……黄昏的建筑工地► 5篇诗文
  • 贾薇【现代】

    掰开苞米吸毒的赵兵嫂子是谁老情人鞋子 鞋子原因青苔都绿了为了生一个儿子你说 苹果一个阶段的房间往事► 11篇诗文
  • 方含【现代】

    方含(1947- ),朦胧派代表诗人,60年代末开始诗歌创作。作品有:诗歌《在路上》、《谣曲》、《印象》、《生日》等。► 4篇诗文
  • 祝凤鸣【现代】

    祝凤鸣(1964-),男,出生于安徽宿松县,1981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大学毕业后曾在黄山、马鞍山等地中学任教,1993年调入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8年起,兼任安徽电视台社教中心编导。1998年参加《诗刊》社第十四届“青春诗会”;电视纪录片《我的小学》曾获“金熊猫”国际纪录片大奖,中国纪录片学术奖一等奖及最佳编导奖。► 12篇诗文
  • 蔡天新【现代】

    蔡天新(1963-),1963年生于浙江黄岩,1978年考入山东大学数学系,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蔡天新自学生时代开始写诗,主要文学著作有诗集《彼岸》(五人合集)、《梦想活在世上》,散文集《横越大陆的旅行》,传记《与伊丽莎白·毕晓普同行》,随笔集《数字和玫瑰》(三联)等,诗作被译成七种西方文字和阿拉伯语,发表在十多个国家的主要文学杂志上,曾应邀参加哥伦比亚(麦德林)诗歌节和阿根廷(罗萨里奥)诗歌节,曾获《诗林》2002年优秀诗歌奖、《青年时报》2003年度散文家奖、斯洛文尼亚2004年水晶文学奖提名奖等。1995年创办民间诗刊《阿波利奈尔》。► 28篇诗文
  • 文晓村【现代】

    文晓村,河南偃师人,1928年生,台湾师范大学毕业。美国加州世界艺术文化学院荣誉文学博士。现任葡萄园诗刊社长,中国诗歌艺术学会理事长,中国文艺协会、中国作家协会、台湾新诗学会理事,世界华文诗人协会常务理事。有诗集多种。► 8篇诗文
  • 666【现代】

    黑雨玉米棒子,棒呼和浩特梅花九段► 4篇诗文
  • 雪迪【现代】

    雪迪(1957- ),圆明园诗派主要成员,原名李冰,出版的诗集有《梦呓》(1988)等。► 11篇诗文
  • 童蔚【现代】

  • 屠岸【现代】

    屠岸(1923年11月23日-2017年12月16日),本名蒋壁厚,笔名叔牟,江苏省常州市人。1946年肄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著名诗人、翻译家、出版家。历任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艺处干部,华东地区文化部副科长,《戏剧报》编辑、编辑部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室副主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现代文学编辑室副主任、主任及副总编、总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2011年11月,获得“2011年中国版权产业风云人物”奖。2017年12月16日,屠岸在京逝世,享年94岁。► 5篇诗文
  • 冯乃超【现代】

    冯乃超,革命活动家、教育家,中国现代诗人、作家、文艺评论家和翻译家,翻译作品常用笔名冯子韬。原籍广东省南海县盐步区秀水乡,今南海市盐步镇东秀乡高村。1901年10月12日出生于日本横滨华侨家庭,是日本著名侨领、横滨兴中会主干冯镜如、冯紫珊的后裔。李书城女婿。► 4篇诗文
  • 亢霖【现代】

    绿袖子幻想曲秋行有一天冬天雪地年龄抒情诗打柴审判► 9篇诗文
  • 天乐【现代】

    天乐 (1977--)男,著名诗人,当代“灵性诗歌”写作概念首倡人,原名马宏亮,陕西泾阳人。► 13篇诗文
  • 席亚兵【现代】

    席亚兵:曾用笔名席药林,北大西语系九三级研究生。► 7篇诗文
  • 施蛰存【现代】

    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原名施德普,字蛰存,常用笔名施青萍、安华等,浙江杭州人。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后转大同大学、震旦大学。1932年起在上海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并从事小说创作,是中国最早的“新感觉派”的代表。1937年起,相继在云南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大同大学、光华大学、沪江大学等校任教。1952年调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2003年11月19日,施蛰存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施蛰存博学多才,兼通古今中外,在文学创作、古典文学研究、碑帖研究、外国文学翻译方面均有成绩。有《施蛰存文集》。► 2篇诗文
  • 李伟【现代】

    点不着的香烟牛仔上衣风一条陈旧的窗帘艾吕雅 毕加索 和我天津夏夜像一个工人我,或一只猴子有日出的早晨秋天的下午,在书香园茶吧► 10篇诗文
  • 冯昭【现代】

    冯昭(1982-),河北宁晋人,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16岁开始发表作品,已经在《飞天》、《绿风诗刊》、《青春诗歌》、《六盘山》、《大中专文苑》、《青少年文学》、《青少年文萃》等各种报刊发表诗歌、散文、短篇小说、随笔、评论170余篇(首),获全国性青少年征文奖近30项,2001年全国十佳校园作家。著有个人诗集《江河有岸》一部,曾经供职于《中国产经新闻》报副刊,任责编。现供职于《中国国土资源报》。►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