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观文忠公,四子皆超越。

    仲也珠径寸,照夜光如月。

    好诗真脱兔,下笔先落鹘。

    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

    文章乃余事,学道探玄窟。

    死为长白主,名字书绛阙。

    (熙宁之末,仲纯父见仆于京城之东,曰:“吾梦道士持告身授吾曰:上帝命汝为长白山主,此何祥也?

    ”明年,仲纯父没。

    )伤心清颍尾,已伴白鸥没。

    喜见三少年,俱有千里骨。

    千里不难到,莫遣历块蹶。

    临分出苦语,愿子书之笏。

  •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 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

    何处低头不见我?

    四方同此水中天。

  • 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

    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

    试看一一龙蛇活,更听萧萧风雨哀。

    便与甘棠同不剪,苍髯白甲待归来。

  • 曷(盍)尝观于富人之稼乎?

    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

    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全;

    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

    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

    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

    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铚 、耰、艾,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

    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

    此岂能复有美稼哉?

    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

    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之长也。

    弱者养之,以至于刚;

    虚者养之,以至于充。

    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

    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

    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

    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

    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

    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

  • 簌簌无风花自堕。

    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转舵。

    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

    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