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

    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 道路本无限,又应何处逢。

    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

    野渡波摇月,空城雨翳钟。

    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

  •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 兰舟高荡涨波凉。

    愁被矮桥妨。

    暮烟疏雨西园路,误秋娘、浅约宫黄。

    还泊邮亭唤酒,旧曾送客斜阳。

    蝉声空曳别枝长。

    似曲不成商。

    御罗屏底翻歌扇,忆西湖、临水开窗。

    和醉重寻幽梦,残衾已断熏香。

  • 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

    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

    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

    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

  • 握手河桥柳似金;

    蜂须轻惹百花心,蕙风兰思寄清琴。

    意满便同春水满,情深还似酒杯深,楚烟湘月两沈沈。

  • 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

    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

    过景斜临不可道,白云欲尽难为容。

    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

  • 玉颜红烛忽惊春,微步凌波暗拂尘。

    自是当歌敛眉黛,不因惆怅为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