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

    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

    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

    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

    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伴人无寐。

    秦淮应是孤月。

  • 雪晓清笳乱起。

    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

    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 相州昼锦堂厨酝,卫国淇川岸竹萌。

    二物烦君走分饷,时哉乘兴倒瑶觥。

  •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 江南江北雪漫漫。

    遥知易水寒。

    同云深处望三关。

    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

    消除此恨难。

    频闻遣使问平安。

    几时鸾辂还。

  •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

    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仑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

    ”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

    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

    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

    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

    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

    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

    ”被执至南门。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

    忠烈大骂而死。

    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

    ”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

    ”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

    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

    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

    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呜呼!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

    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

    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

    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墓旁有丹徒钱烈女之冢,亦以乙酉在扬,凡五死而得绝,特告其父母火之,无留骨秽地,扬人葬之于此。

    江右王猷定、关中黄遵严、粤东屈大均为作传、铭、哀词。

    顾尚有未尽表章者:予闻忠烈兄弟,自翰林可程下,尚有数人,其后皆来江都省墓。

    适英、霍山师败,捕得冒称忠烈者,大将发至江都,令史氏男女来认之。

    忠烈之第八弟已亡,其夫人年少有色,守节,亦出视之。

    大将艳其色,欲强娶之,夫人自裁而死。

    时以其出于大将之所逼也,莫敢为之表章者。

    呜呼!

    忠烈尝恨可程在北,当易姓之间,不能仗节,出疏纠之。

    岂知身后乃有弟妇,以女子而踵兄公之余烈乎?

    梅花如雪,芳香不染。

    异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诸公,谅在从祀之列,当另为别室以祀夫人,附以烈女一辈也。

  •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诋大酋当死;

    骂逆贼当死;

    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

    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

    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

    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

    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

    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

    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

    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

    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

    至通州,几以不纳死;

    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呜呼!

    死生,昼夜事也。

    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

    道中手自抄录。

    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

    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

    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

    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呜呼!

    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

    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将请罪于君,君不许;

    请罪于母,母不许;

    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

    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

    嗟夫!

    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

    复何憾哉!

    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