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

    小桥横截,缺月初弓。

    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

    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

    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

    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

  •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

    狂处士,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

    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

    石梁跨于其上。

    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

    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

    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

    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

    门内跨池又为石梁。

    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

    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

    独其西阁为胜。

    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

    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

    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

    乃壁其后,无所睹。

    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

    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

    下临峭岸,深昧险绝。

    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其沫乃如散珠喷雾,目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

    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

    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殚数。

    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

    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

    或涌或没,顷刻万变。

    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

    畏险者或不敢度。

    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

    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

    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

    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

    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

    (由肱 一作:曲肱)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 春岩瀑泉响,夜久山已寂。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

    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山无数,乱红如雨。

    不记来时路。

  • 平岸小桥千嶂抱。

    柔蓝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

    尘不到。

    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

    欹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

    贪梦好。

    茫然忘了邯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