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别诗

其一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辰。

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乖离,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其二黄鹄一远别,千里顾徘徊。

胡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

何况双飞龙,羽翼临当乖。

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

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

丝竹厉清声,慷慨有余哀。

长歌正激烈,中心怆以摧。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得归。

俯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

愿为双黄鹄,送子俱远飞。

其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燕婉及良时。

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其四烛烛晨明月,馥馥秋兰芳。

芬馨良夜发,随风闻我堂。

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

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

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长。

嘉会难再遇,欢乐殊未央。

愿君崇令德,随时爱景光。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别诗》相传为苏武和李陵相赠答的五言诗,但据考证不是,真正作者已不可考,产生时期大致都在东汉末年。这些诗大都写朋友、夫妇、兄弟之间的离别,故总题为《别诗》。组诗其一:“骨肉缘枝叶……”【简析】:这首是送别兄弟的诗,从平日的恩情说到临别的感想,再说到饯送的意思。【注解】:骨肉:指兄弟。首句以叶之缘枝而生比喻兄弟骨肉天然相亲。因:亲。这句是说结识朋友也是相亲的。四海之内皆为兄弟:语出《论语》“四海之内皆为兄弟”的话。此二句是说天下的人谁都不是漠不相关的陌路人。连枝树:即“连理树”,不同根的两树枝或干连生为一名为连理。通常用连理树喻夫妇,这里用来喻兄弟。参、辰:二星名,参星居西方,辰星(又名商星)居东方,出没两不相见。邈:远。胡与秦:犹言外国和中国。当时西域人称中国为“秦”。以上四句是说往日形迹亲近,今后就疏远了。乖:暌别。恩情:此句言情谊比平时更觉不同,平时情谊固然深厚,临别更觉难舍。鹿鸣:《诗经·小雅》有《鹿鸣》篇,是宴宾客的诗,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蒿类)”起兴,是以鹿得食物呼唤同类比喻燕乐嘉宾。樽:酒器。斟酌:用勺舀酒。结尾四句是说这一樽酒本为赠远人用的,现在希望你再留一会儿酌饮此酒。组诗其二:“黄鹄一远别……”【简析】:这是客中送客的诗。前幅连用比喻表示临别依依,中幅借描写弦歌的音响说明人心的情绪,后幅直写伤感,仍用比喻作结。【注解】:依依:恋恋不舍。以上四句言鸟兽分别尚不免怀顾恋之情。飞龙:龙是传说中的神物(蛇身,有四足,爪象狗的爪,有马的头鬃和尾,有鹿的角、鱼的鳞和须),能飞行。其中有一种有翼的,象飞鸟。这里是以飞龙喻作者送别的朋友和他自己。喻中怀:晓示心怀。游子吟:琴曲。《琴操》云:“楚引者,楚游子龙丘高出游三年,思归故乡,望楚而长叹。故曰楚引。”《游子吟》或许就是指此曲。因为是客中送客,《游子吟》正可以表示主客两方的情怀。泠泠:形容音韵清。丝竹:“丝”,指用丝弦的乐器,如琴瑟。“竹”,指竹制的乐器,如箫管。这里“丝竹”是偏义复词,上文只提到弦歌,有丝无竹。厉:强烈。长歌:乐府歌有《长歌行》,又有《短歌行》,据《乐府解题》,其分别在歌声的长短。长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展:重(平声)。清商曲:是短歌而不是长歌。曹丕《燕歌行》:“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念子不得归:是说我虽想念你而不能随你同归。以上四句是说长歌之后续以短歌,以写心中激烈的伤痛。组诗其三:“结发为夫妻……”【简析】:这一首是征夫辞家留别妻的诗。大意先述平时的恩爱,次说临别难舍,最后嘱来日珍重。【注解】:结发:指男女初成年时。男子二十岁束发加冠,女子十五岁束发加笄表示成年,通称结发。同枕席:指成为夫妇。燕婉:欢好貌。以上二句是说良时的燕婉不能再得,欢娱只有今夜了。怀往路:惦着走上旅途。夜何其(音基):《诗经·庭燎》云:“夜如何其?”这里用《诗经》成语。“其”,语尾助词,犹“哉”。参辰皆没:言天将明。行役:应役远行。滋:多。春华:喻少壮时期。组诗其四:“烛烛晨明月……”【简析】:这一首是从中州送友南去的诗。起头六句写将别时的光景。次四句预计行人的路程。以下八句言别后山川阻隔,嘉会难再,应珍重目前的欢聚。【注解】:烛烛:明貌。馥馥:芳香。游子:指行人,也可能是指作者自己。如果是作者自谓,这篇就是客中送客的诗。江汉:长江和汉水。以上四句是说预计年终行人已到达江汉之间了。山海:可以是泛说,犹言山川;也可以是实指,近人逯钦立《汉诗别录》引东汉、魏、晋人的话说明当时人常用“山海”指赴交州所经的艰险,山指五岭,海指南海。依此说,这诗中的行人要去的地方还不止于江汉而是远达交州。中州:指古豫州(今河南省地),因其居九州之中。未央:未尽。这句是说现在欲别未别,欢乐还未尽。景光:犹“光阴”。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饮非其人茶有语,闭门独啜心有愧。

始信画前原有易,自从删后更无诗。

青山南,白石北,此地嵯峨人不识。

玉友避嫌,竹奴专宠。

听官丐闲,诗勇不将。

蟹与人同健,诗如酒怕陈。

东家近新富,满地布苔钱。

微官同侍苍龙阙,直谏偏推白马生。

(《寄李补阙》,出《诗式》)。

长思浣纱石。

空想捣衣砧。

临卭若有便。

为说解琴心。

平章风物诗无敌。

门掩前朝树,心垂别郡峰。

河州多沙尘。

风吹黄云起。

东泉千年流不休,西泉千年秘不流。

临海令君一念作,猿鸟未知泉已觉。

殿脚西头苍石根,向来元无泉眼痕。

一朝擘崖迸膏乳,却与东泉作宾主。

令君已升金掌中,白鹤古祠烟雨蒙。

父老思君难弃得,登亭饮泉三叹息,祝君公台寿千百!

尽日看诗只掩扉,出门细雨怕沾衣。

杏花已露胭脂色。

燕子如何却未归。

夜寒江净山含斗。

起来搔首。

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

乱鸦啼后。

归思浓如酒。

”公时在泉南签幕,依韵作此送之。

又有送汪内翰移镇宣城长篇,见集中。

比有《能改斋漫录》载汪在翰苑,娄致言者,尝作“点绛唇”云云。

最末句,“晚鸦啼后,归梦浓如酒。

”或问曰:“归梦浓如酒,何以在晚鸦啼后?

”汪曰:“无奈这一队畜生何。

”不惟事失其实,而改窜二字,殊乖本义。

嫩绿娇红,砌成别恨千千斗。

短亭回首。

不是缘春瘦。

一曲阳关,杯送纤纤手。

还知否。

凤池归后。

无路陪尊酒。

枯木嵌空微黯淡,古器虽在无古弦。

袖中正有南风手,谁为听之谁为传。

风流岂落正始后,甲子不数义熙前。

一山黄菊平生事,无酒令人意缺然。

庞公?此诗为沈辽作。

据文意当为两首诗讹成,现据外集分。

外集题第二首为《戏书》。

?襄阳庞公少检束,白发不髡亦不俗。

世所奔趋我独弃,我已有馀彼不足。

鹿门有月树下行,虎溪无风舟上宿。

不识当年捕鱼客,但爱长康画金粟。

杜口如今不复言,庞公为人不曲局。

东西有人问老翁,为道明灯照华屋。

五言七言正儿戏,三行五行亦偶尔。

我性不饮只解醉,正如春风弄群卉。

四十年来同幻事,老去何须别愚智。

古人不住亦不灭,我今不作亦不止。

寄语悠悠世上人,浪生浪死一埃尘。

洗墨无池笔无象,聊尔作戏悦我神。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

黄精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

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

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邻里为我色惆怅。

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

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

东飞鴐鹅后鹙鶬,安得送我置汝旁。

呜呼三歌兮歌三发,汝归何处收兄骨。

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

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

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

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

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

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

我生何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

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魂招不来归故乡。

南有龙兮在山湫,古木巃嵸枝相樛。

木叶黄落龙正蛰,蝮蛇东来水上游。

我行怪此安敢出,拔剑欲斩且复休。

呜呼六歌兮歌思迟,溪壑为我回春姿。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

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

任重悠悠。

生涯浩浩。

善难拔茅。

恶易蔓草。

逆思药石。

愻求非道。

珠岂朝珍。

璧宁国宝。

想贤若焚。

忧人如捣。

扁舟几日为诗留。

老景人怀一羽轻。

叔子拟度骅骝前。

我生本江湖,岁月不可算。

采药游名山,所历颇萧散。

一逢巢居翁,见谓於我馆,酌泉啖松柏,每得造膝款。

行道不自力,残发日已短。

海山故不远,谪限何时满?

医家者流多卢人,亦如许猜浪得名。

有眼何曾识内经,有手何曾赦方兄。

一丸足可杀一命,却道良医逢死病。

荆溪此辈端不稀,向来吾儿命如丝。

孟君谈笑能起死,吾儿更生一弹指。

我今挂帆上江西,君来送我别荆溪。

赠别只有七字诗,千万珍重尉相思。

它年荆溪说神医,非吾孟君更阿谁?

仓公华佗何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