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送周子上赴宜春

忆昔昌黎伯,直谏气凛然。yì xī chāng lí bó,zhí jiàn qì lĭn rán。

又闻赞皇公,直道薄云天。yòu wén zàn huáng gōng,zhí dào bó yún tiān。

堂堂两宋工,盖世勋无前。táng táng liăng sòng gōng,gài shì xūn wú qián。

曷来著此邦,仰山同不骞。hé lái zhù cĭ bāng,yăng shān tóng bù qiān。

公今又继往,相望三百年。gōng jīn yòu jì wăng,xiāng wàng sān băi nián。

风流虽已矣,遗迹俨弗愆。fēng liú suī yĭ yĭ,yí jì yăn fú qiān。

邦风杂未纯,雕俗顽莫镌。bāng fēng zá wèi chún,diāo sú wán mò juān。

要须痛一洗,兴氓作其贤。yào xū tòng yī xĭ,xīng méng zuò qí xián。

束吏缚猛虎,爱民烹小鲜。shù lì fù mĕng hŭ,ài mín pēng xiăo xiān。

课为天下最,名压坐中先。kè wèi tiān xià zuì,míng yā zuò zhōng xiān。

凤尾催归诏,看看下小旃。fèng wĕi cuī guī zhào,kàn kàn xià xiăo zhān。

践槐知不晚,开旦促曹鞯。jiàn huái zhī bù wăn,kāi dàn cù cáo jiān。

诗人简介

胡铨(1102—1180),字邦衡,号澹庵,南宋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名臣,庐陵“五忠一节”之一。► 121篇诗文

诗文推荐

烟鬟敛翠。

柳下门初闭。

门外一川风细细。

沙上暝禽飞起。

今宵水畔楼边。

风光宛似当年。

月到旧时明处,共谁同倚阑干。

惟熊佳梦。

释氏老君亲抱送。

壮气横秋。

未满三朝已食牛。

犀钱玉果。

利市平分沾四坐。

多谢无功。

此事如何到得侬。

百般千样,会归一相。

一相无相识也无,廓与虚空等其量。

河淡秋清,夜寒月亮。

提携出也来人间,明明历历诸缘上。

鸟暝风沉角,天清月上旗。

寒一上,势一上。

普通年事只在,于今更无三般两样。

论行藏。

盍在凌烟阁上。

”因次其韵妙墨龙蛇飞动,新词雪月交光。

论文齿颊带冰霜。

凤阁从来宫样。

寿菊丛开三径,清姿高压群芳。

折花聊尔问行藏。

曾见横飞直上。

紫岩高兮,上摩穹窿。

雨露润泽,风云会同。

表宋宗臣,礼泰智崇。

皇以昭之,简在帝衷。

北郊时冽,南陆辉处。

奠本虔诚,献弥恭虑。

上延祉福,下承欢豫。

广乐送神,神其整驭。

劝郎莫上南高峰,劝郎莫上北高峰,南高峰云北高雨,云雨相催愁杀侬。

传之失真,体之而神。

明白智圆而有照,清虚理极而无身。

心萌法法,影落尘尘,一段精光华上春。

炎精式降,苍生攸仰。

羞列豆笾,酒陈牺象。

昭祀有应,冥期不爽。

送乐张音,惟灵之往。

始初一著,仙凡争交。

须知斗敌爻爻。

俗意俗心力大,投漆没胶。

真心裂来周正,免火坑、里面身炮。

牢把捉,切堤防失脚,身卧荒郊。

若悟无常不测,仗慧刀刚志,战退猿猱。

自是心清意静,龙虎咆哮。

神气湛澄凝结,大丹成、天赐仙袍。

驾云去,赴蓬莱,宴赏蟠桃。

咸阳宫阙天下壮,五更卫士传鸡唱,重门洞开銮驾出,回中更在云霄上。

云霄一路蟠青冥,车声隐辚驰雷霆。

宓妃穿仗王母下,何必轩皇居大庭。

君王游幸无终极,万年尽是欢娱日。

文成已死方不雠,茂陵松柏秋萧瑟。

禁里秋光似水清,林烟池影共离情。

暂移黄阁只三载,却望紫垣都数程。

满座清风天子送。

随车甘雨郡人迎。

绮霞阁上诗题在,从此还应有颂声。

覆雨翻云市道交,公持正论息群嘲。

风高莫送翎毛短,春暖难生土脉搏硗。

攻过每蒙奇药赐,卫生更借好方抄。

一阳来复侵侵泰,善类倾心望拔茅。

紫骝却照春波绿,波上荡舟人似玉。

似相知,羞相逐。

一晌低头犹送目。

鬓云欹,眉黛蹙。

应恨这番匆促。

恼一时心曲,手中双桨速。

曾记武林日,岁上德星堂。

相君襟度夷雅,容我少年狂。

辇路升平风月,禁陌清时钟鼓,_送紫霞觞。

回首十年事,解后衮衣乡。

古今梦,元一辙,谩千场。

纷纷间较目睫,谁解识方将。

霜落南山秋实,风卷北邻夜燎,世事正匆忙。

天意那可问,只愿善人昌。

星闱上笏金章贵。

重委外台疏近侍。

百常天阁旧通班,九岁国储新上计。

太仓日富中邦最。

宣室夜思前席对。

归心怡悦酒肠宽,不泛千锺应不醉。

鼓钟喤喤,务教载陈。

德物陈矣,烂其瑶琨。

咨尔上公,相予文孙。

勿亟勿徐,奉我重亲。

一元之气天得清,推为覆帱万物生。

四时之气秋得白,推为揪敛万物成。

清白为德盖如此,我公可独取于水。

水生于天落于秋,妙与万物为终始。

公家清白世所无,俸余仅有数卷书。

归与宴坐故溪上,此心洞与溪水俱。

取譬于水公之迹,胸中公固有虚室。

清白一自虚中出,清至表表白画画。

上少能容下多嫉,更居以浊守以黑,始与造化相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