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梁父吟

依大麓之遗址兮,储后土之神灵。

乐天地之休嘉兮,皇涓洁而荐诚。

集后土之雍容兮,刺百圣之礼文。

却大辂而御蒲秸兮,惟俭德之是崇。

端一心而燔燎兮,卜仁义乎永年。

刻玉检而请命兮,何事秘而弗传。

嘉梁父之草木兮,被赫然之宠荣。

咨梁父之遗老兮,悲忽不睹乎穆清。

维千乘万骑之杂沓婐婉兮,犹彷徨其行声。

夫天运之适合兮,虽圣其犹莫知。

彼河之洋洋兮,虽美而不济。

泰山之椒既风雨又艰险兮,乃登封以类告。

岂其不可一兮,伊所遇之独异也。

虽伊周之辅世兮,曾何足以自喜。

喟余生之孔棘兮,邈不及夫七十二君。

日月幽而不明兮,遭玄夜之方长。

竞鈇銊而日弊兮,逐亡鹿而裂其脾肩。

汉氏之为的兮,而不遗其余民。

余既朴陋而不能谋兮,又怯耎而畏兵。

缙珽琄於盗贼兮,何不朽之可几。

曾死亡之几何兮,苟乱世以自免。

幸此土之平乐兮,依镇南之不远。

余耕兮隆中,地沃衍兮宜稑种。

相原隰而下上兮,町厥壤之百亩。

彼二代之民乐兮,岂不爱其皆有此。

偷予腹之独饮兮,视岁行其在酉。

天既溉之以雨露兮,余又滋之以浍畎。

禾穰而同颖兮,或一稃而二米。

霜露下此秷{左禾右悤}兮,余与牧之竖柀之。

雀鼠败其秉穗兮,余与邻之父刈之。

贡龠合於许下兮,尚玉食之万一。

俾君父之启魏兮,相祀事而勿失。

昔文王之盛德兮,奔走商之暴虐。

蔑君臣而自恣兮,吾何用乎此粟。

黻冕兮茅蒲,衮衣兮襏襫。

余力耕而胼胝兮,藉丰草而一息。

扣牸角而长歌兮,声中云门之律。

历山已芜兮,鸟下啄其凫茈。

有莘之臣日以远兮,野老锄头其故泥。

计其食此兮,月不能一钟。

耻一夫之释耒兮,故为无所用於耕。

嗟圣贤之心兮,余或识甚微隐。

诗人简介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中进士第二名(榜眼)。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平江府观察推官、太学博士、尚书左选郎、国子司业、知泉州、兵部侍郎等职,曾参与策划“绍熙内禅”。叶适对外力主抗金,反对和议。韩侂胄谋划北伐时,叶适提出异议,韩侂胄不听,改授叶适为权工部侍郎、权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叶适不肯草诏。其后又建议防江,但韩侂胄仍不采纳。开禧北伐失败后,叶适出宝谟阁待制职、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节制江北诸州,因军政措置得宜,曾屡挫敌军锋锐。金兵退后,进宝文阁待制,兼江淮...► 388篇诗文

诗文推荐

秋菊铺黄,茱萸裛翠。

彭泽渊明,清吟浊醉。

一年一度赏东篱,蹉过重阳总不知。

因甚如此,逐物意移。

春暖秋凉兼景好,年丰身健更时和。

如茵草上轻轻碾。

似锦花间慢慢拕。

一时诗有思,何待苦吟成。

老易惟难健,贫多但少清。

藏书终不卖,耽酒别无营。

十六年林下,休官万事轻

放榜只应三月暮,登科又校一年迟。

君了知人出于知,小人知人出于私。

出于知,则同乎理者谓之是,异乎理者谓之非。

出于私,则同乎已者谓之是,异乎已者谓之非。

君子尚义,小人尚利。

尚利则乱,尚义则治。

系自我者,可以力行。

系自人者,难乎力争。

贵为万乘,亦莫之矜。

贱为匹夫,亦莫之凌。

独对晓来晴,天过时景物清。

梅花分地落,井气隔帘生。

曾是吟招隐,何时遂耦耕。

萧疎头上发,已白二三茎。

短褐尚时吟杜曲,采芝何处问春峰。

一气才分,两仪已备。

圆者为天,方者为地。

变化生成,动植类起。

人在其间,最灵最贵。

一生孤苦窃诗名,沉醉风两眼青。

黄犊不曾知稼穡,引渠吟得瘦竛竮。

邪正异心,家国同体。

邪能败亡,正能兴起。

黄公山下官悰冷,应有新吟续七哀。

火能胜水,火不胜水,其火遂灭。

水能从火,水不从火,其水不熟。

夫能制妻,夫不制妻,其妻遂绝。

妻能从夫,妻不从夫,其妻必孽。

水星之精天上游,春风岁岁苍龙头。

偶然根叶著下土,散作人间百花树。

莫疑君家此花无种生,定是天上苍龙精。

白玉之趺青玉簇。

开花既奇成又速。

三年方骇大如林。

五年已见高逾屋。

我来吟作书林花,烟尘万卷重抽芽。

君家原不孝义种,自来青州丞相家。

为君出芝草,芝草那能千日好。

为君结琥珀,琥珀恐为贪者获。

不如此花混在春花丛,岁岁与君同春风。

春风同赏复同吟,愿与主人同好心。

更令此花分作千古本,处处种成君子林。

病起重阳过,东离菊尚黄。

殷勤撷寒蕊,子细嗅清香。

老梗防闲蝶,清油护晓霜,丛边强一酌,聊不负秋光。

衣冠不整,谓之外惰。

行义不修,谓之内惰。

内外俱惰,何人不唾。

不合生来爱苦吟,书淫传达室癖到于今。

江湖未遇医治手,烦向诗脾谩一鍼。

身上有黄金,人无走陆沉。

求时未必见,得处不因寻。

辩捷非通物,涵容是了心。

会弹无弦琴。

然后能知音。

无疾之安,无灾之福。

举天下人,不为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