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台山杂吟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诗人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420篇诗文

诗文推荐

相见罢凭阑,并坐重关。

熏炉初徙镜台宽。

子石琢成莲叶小,教试麋丸。

画扇翠峰攒,一面霜纨。

别来诗句几曾闲。

杂体江淹三十关首,都写伊看。

持功打坐,礼上哦吟。

餐霞辟谷看经。

符水精专存想,嗽咽劳形。

多迷房中之术,服还元、水火为凭。

且不罪,这般般功法,错了修行。

若悟无为大道,绝攀援爱念,喜怒尘情。

意静心清精秘,气结神凝。

自然性停命住,起真慈、功行双成。

金童诏,便携云跨凤,得赴蓬瀛。

小楼柳色未春深。

湘月牵情入苦吟。

翠袖风前冷不禁。

怕登临。

几曲阑干万里心。

江上云气黑,gg山昨夜雷。

水恶平明飞,雨从嶓冢来。

濛濛随风过,萧飒鸣庭槐。

隔帘湿衣巾,当暑凉幽斋。

麹生住相近,言语阻且乖。

卧疾不见人,午时门始开。

终日看本草,药苗满前阶。

兄弟早有名,甲科皆秀才。

二人事慈母,不弱古老莱。

昨叹携手迟,未尽平生怀。

爱君有佳句,一日吟几回。

明眸巧笑。

坐久更宜灯烛照。

小醉辞归。

怀抱明明只自知。

琐窗重见。

桃李春风三月面。

怎不思量。

折柳孤吟断杀肠。

短褐尚时吟杜曲,采芝何处问春峰。

水星之精天上游,春风岁岁苍龙头。

偶然根叶著下土,散作人间百花树。

莫疑君家此花无种生,定是天上苍龙精。

白玉之趺青玉簇。

开花既奇成又速。

三年方骇大如林。

五年已见高逾屋。

我来吟作书林花,烟尘万卷重抽芽。

君家原不孝义种,自来青州丞相家。

为君出芝草,芝草那能千日好。

为君结琥珀,琥珀恐为贪者获。

不如此花混在春花丛,岁岁与君同春风。

春风同赏复同吟,愿与主人同好心。

更令此花分作千古本,处处种成君子林。

我生无所嗜,唯嗜酒与诗。

一日舍此心肠悲,名存贵大不辄思。

甑空釜冷不俛眉,妻孥冻饥数恚之。

但自吟醉与世违,此外万事皆莫知。

王公谒请众去早,既愈懒身到迟。

日高倦仆颜色沮,况骑瘦马雨耳垂。

厌此劳苦不喜出,唯有文字时能为。

诸公尚恐竭智虑,勤勤劝饮莫我卑。

再拜受公言。

窃意公矫时。

只爱诗,谓余痴。

余残花落席,吟次月生楼。

秾李积皓雪,繁桃炫朝霞。

江边日日见春色,尽是寻常儿女花。

东阑一树能倾国,千瓣玲珑谁剪刻?

半吐疑红却胜红,全开似白元非白。

旁虽浅淡正复浓,雅丽称月间宜风。

阴时晴午各异态,嗔喜笑鼙无不工。

嗟我匆匆簿书急,时复微吟对花立。

白苎犹沾夕露香,青鞋不怕苍苔湿。

而今漂泊楚江滨,想像丰仪一怆神。

惆怅当时看花客,对花还说去年人。

天欲雨,有东风,南溪白鼍鸣窟中。

六月人家井无水,夜闻白鼍人尽起。

五杂俎,绶若若。

往复来,大车铎。

不得已,去丘壑。

伊余龙钟归海涯,千山万水情自怡。

梦公别我还上国,江边惨执行迟迟。

向我道云中觅伴未得伴,又示我数首新诗尽是诗。

只恐不如此,若如此如此,即须天子知。

萧萧金吹荆门口,槐菊斗黄落叶走。

前程胜事未可涯,但恐圭峰难入手。

莲峰掌记韩拾遗,雁行雍穆世所稀。

二十年前即别离,凭师一话吟朝饥。

日车不照出郊车,门外天云尚鹿。

青州未有居士供,白衣知是谁家奴。

江山有恨横饥眼,茱菊无情对卧壶。

赢得闲关吟苦句,定无人敢唤催租。

行路难,行路难,最难难是过台山。

唯有赵州公验正,昂头掉臂总闲闲。

真不立,妄本空。

七凹八凸,四辟六通。

松声杂雨山长静,春色带寒花自红。

莫哦吟。

莫追寻。

这个玄机奥最深。

如何识本心。

好钤擒。

好登临。

明月孤轮照玉岑。

方知水里金。

八足横戈,一身衷甲,将军致尔来前。

呼僮解缚,亟荐泽虞鲜。

族类横行草地,今骈首、鼎镬连连。

荆江上,不图霜后,风味似吴天。

晴川。

千里外,分甘遗远,多谢勤拳。

对香枨新酒,一洗腥膻。

慰我吟情归思,都忘却、张子鲈鳊。

持螯了,老饕作赋,佳话楚乡传。

挟瑟为君抚,君嫌声太古。

寥寥倚浪丝,eP々沉湘语。

赖有秋风知,清泠吹玉柱。

团团老桂阴,缥缈见云栋。

西风吹古芗,熏破幽人梦。

梦破叶间汪露滴,明月满空秋一色,便跨银蟾上穹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