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姑苏杂咏 偃松行(在天平山西,旧文正书院

龙门西冈魏公祠,祠前有松多古枝。lóng mén xī gāng wèi gōng cí,cí qián yŏu sōng duō gŭ zhī。

长身蜿蜒横数亩,巨石作枕相撑持。cháng shēn [wān,wăn] yán héng shŭ mŭ,jù shí zuò zhĕn xiāng chēng chí。

春泥半封朽死骨,冻藓全聚皴生皮。chūn ní bàn fēng xiŭ sĭ gŭ,dòng xiăn quán jù cūn shēng pí。

无心昂耸上霄汉,偃仰独向荒山垂。wú xīn áng sŏng shàng xiāo hàn,yăn yăng dú xiàng huāng shān chuí。

蛰雷振岳撼不动,一载一梦醒何迟。zhé léi zhèn yuè hàn bù dòng,yī zăi yī mèng xĭng hé chí。

政如卧龙未起日,深意有待风云期。zhèng rú wò lóng wèi qĭ rì,shēn yì yŏu dài fēng yún qī。

太湖月出照夜魄,天峰雪积埋寒姿。tài hú yuè chū zhào yè pò,tiān fēng xuĕ jī [mái,mán] hán zī。

涛声时吼若鼾息,野老惊起山僧疑。tāo shēng shí hŏu ruò hān xī,yĕ lăo jīng qĭ shān sēng yí。

左仰右屈各异态,天自出巧非人为。zuŏ yăng yòu qū gè yì tài,tiān zì chū qiăo fēi rén wèi。

画师安能把笔写,稚子岂敢操斤窥。huà shī ān néng bă bĭ xiĕ,zhì zĭ qĭ găn [cāo,cào] jīn kuī。

杜陵枯楠已憔悴,蜀相老柏非瑰奇。dù líng kū nán yĭ qiáo cuì,shŭ xiāng lăo băi fēi guī qí。

何如此树怪且寿,呵卫定想烦灵祇。hé rú cĭ shù guài qiĕ shòu,[hē,kē,ā,á,ă,à,a] wèi dìng xiăng fán líng [zhĭ,qí,zhī]。

不知已阅几人代,游客过尽今存谁。bù zhī yĭ yuè jĭ rén dài,yóu kè guò jìn jīn cún shuí。

明堂屡兴不见取,得全正爱同支离。míng táng lǚ xīng bù jiàn qŭ,dé quán zhèng ài tóng zhī lí。

我尝来观忍遽反,醉坐其上高吟诗。wŏ cháng lái guān ruòn jù făn,zuì zuò qí shàng gāo yín shī。

葛陂筇竹亦腾化,神物终去可久羁。gé [pō,bēi,pí] qióng zhú yì téng huà,shén wù zhōng qù kĕ jiŭ jī。

何当一叱使飞起,载我万里游天池。hé dāng yī chì shĭ fēi qĭ,zăi wŏ wàn lĭ yóu tiān chí。

他年还访旧城郭,正是白鹤归来时。tā nián huán făng jiù chéng guō,zhèng shì bái hè guī lái shí。

赏析

作品赏析

【原题】:姑苏杂咏 偃松行(在天平山西,旧文正书院前)

诗人简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845篇诗文

诗文推荐

系缆旋编新箬笠,喜晴仍晒旧蓑。

岸飞柳絮河豚上,春涨几添一尺肥。

荧惑在天,惟火兴合。

翳神主火,纯一不杂。

作配荧惑,祀功则然。

不腆之币,于以告虔。

阴山女汉服,初裁泪如雨。

自看颜色宜汉装,琵琶岂复传胡谱。

赤车使者传琵琶,翩然雌凤随凰去。

岂不怜此女儿心,父母生身远有祖。

平生父母九原恨,得幸一朝收拾取。

使者高义重咨嗟,衣裳盟会其敢许。

汉装汉曲阴山坟,七十年来愁暮云。

即今山川还汉家,泉下女儿闻不闻。

谁将一樽内库酒,招此芳魂亦何有。

崔卢旧族自豪英,顾此女儿惭色否。

巍巍之功惟陛下,万岁百男固宗社。

赫赫雷电暂出车,陶陶韶濩咏归马。

墨庄侍读如尚在,应有好辞献寿斝。

驱车兮与马,蹇吾行兮胡为乎在中野?

登彼兮崇丘,下茫茫兮九州,思君子兮不得与驾以游。

山有出云兮木亦有柯,我将归兮忧之如何?

登青丘,有怀而作。

九九明词要正。

修整亘初元性。

须是返阳阴,决作清吟雅咏。

贤圣。

贤圣。

容许陈如梦令。

噫怀素,善草书。

杂真行,世所无。

妙之臻,理不殊。

盍反观,同其初。

单于不向南牧马,席萁遍满天山下。

(《咏席萁帘》)却公不易胜,莫著外家欺。

(见《事文类聚》)锦江诗弟子,时寄五花笺。

(以下见《海录碎事》)花烧落第眼,雨破到家程。

一朝金凤庭前下,当是虚皇诏沈曦。

宣城四面水茫茫,草盖江城竹夹墙。

马革浮尸去,君王太忍人,此山空庙貌,何以劝忠臣。

有客劝除草,草去眼中净。

梵志反著袜,一国皆通病。

颊上著三毛,精神乃殊胜。

微云点太虚,不碍天宇莹。

芳草有佳色,驻与俗士订。

曾著骚人经,屡勤才子咏。

因依仲蔚门,缭绕渊明迳。

不入膏粱观,唯契山林性。

吾家北窗下,旷土勿畦町。

花草随意生,红绿同一盛。

晨露共明蠲,夕烟相掩映。

既傍竹阴清,又连苔色静。

微薰入衣屨,余润侵筑磬。

终日坐其间,心清神气定,心清神气定。

诗酒颇相关,世事不足听。

从渠笑吾痴,此意未易竟。

但如王粲赋从军,莫为班姬咏团扇。

度桥犹徙倚。

坐石未倾壸。

浅草开长埒。

行营绕细厨。

沙洲两鹤逈。

石路一松孤。

自可寻丹灶。

何劳忆酒垆。

无花敢与姚黄比。

对对鸳鸯起。

谶他金带万钉垂。

谁向麒麟楦里、卸猴绯。

潜溪以上难为说。

自是君恩别。

后来西子避无盐。

又道君王捉鼻、又何嫌。

||

旃檀林,无杂树,庭前柏子非相戏。

小中用大一时平,大中用小无边际。

堂中绮罗人。

席上歌舞儿。

待我光泛滟。

为君照参差。

只解劈牛兼劈树,不能诛恶与诛凶。

髻鬟对耸,万松扶玉上青冥。

西风共倚,烟南水北,石荒苔老,三十六梯平。

爱翠尖如削,天外亭亭。

高寒梦惊。

是何夕堕双星。

无限苍崖紫岫,谁拊棱层。

薜萝深处,算少年、游屐几番登。

河汉近、疑在蓬瀛。

右十景,先辈寄之歌咏者多矣。

霅川周公谨以所作木兰花示予,约同赋,因成,时景定癸亥岁也。

玉质金相,长自守、间庭暗室。

对黄昏月冷,朦胧雾_。

知我者希常我贵,于人不即而人即。

彼云云、谩自怨灵均,伤兰植。

屈平、子建愤世之不见知,《离骚》常以兰自况,而子建亦谓秋兰可喻桂树冬荣。

鶗鴂乱,春芳寂。

络纬叫,池英摘。

惟国香耐久,素秋同德。

既向静中观性分,偏于发处知生色。

待到头、声臭两无时,真闻识。

夕阳无赖小桥西,春事阑珊意亦迷。

锦里门前溪好浣,黄陵庙里鸟还啼。

焚追螺甲教香史,煎带牛酥嘱膳。

万宝千钿真可惜,归来直欲满筐携。

麒麟图画,貂蝉冠冕,青毯自属元勋。

绿野旧游,平泉雅咏,霞舒烟卷朝昏。

风月小阳春。

照玳筵珠履,公子王孙。

雪度崧高,影横伊水庆生申。

早梅长醉芳尊。

况中兴盛际,宥密宗臣。

琳馆奉祠,金瓯覆字,和羹妙手还新。

光射紫微垣。

看五云朝斗,千载逢辰。

开取八荒寿域,一气转洪钧。

秦皇酒瓮边,古有钓鱼矶;

我来必竟日,时挈双鲤归。

白鹭真可人,常先孤棹飞。

高咏江练句,今人忆玄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