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咏三良

弹冠乘通津,但惧时我遗;

服勤尽岁月,常恐功愈微。

忠情谬获露,遂为君所私。

出则陪文舆,入必侍丹帷;

箴规响已从,计议初无亏。

一朝长逝後,愿言同此归。

厚恩固难忘,君命安可违。

临穴罔惟疑,投义志攸希。

荆棘笼高坟,黄鸟声正悲;

良人不可赎,泫然沾我衣。

赏析

作品赏析

[说明]这首诗同《咏二疏》、《咏荆轲》是陶渊明三首著名的咏史诗,三篇体制大体相当,当为同一个时期的作品。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当作于宋武帝永初二年(421)之后不久,暂系于永初三年,陶渊明五十八岁。。三良,指春秋时秦国子车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鍼(zhēn 针)虎。他们三人都是杰出的人才,是秦穆公的宠臣。穆公死,三人遵穆公遗嘱为之殉葬。《左传?文公六年》:“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锨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诗经?秦风?黄鸟》就是秦国人民为哀悼三良及一百七十多个无辜牺牲者而创作的,表示了对残暴统治者的控诉与谴责。陶渊明的这首诗,则完全称赞三良的行为,其目的显然不在咏史,而是借咏三良之事。表彰张袆不肯毒死零陵王而自饮毒酒先死的尽忠行为。(事见《述酒》诗说明)弹冠乘通津,但惧时我遗(1)。服勤尽岁月,常恐功愈微(2)。忠情谬获露,遂为君所私(3)。出则陪文舆,人必侍丹帷(4)。箴规响已从,计议初无亏(5)。一朝长逝后,愿言同此归(6)。厚恩固难忘,君命安可违(7)!临穴罔惟疑,投义志攸希(8)。荆棘笼高坟,黄鸟声正悲(9)。良人不可赎,该然沾我衣(10)。[注释](1)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指准备出仕为官。见《咏贫士七首》其七注(2)。乘:驾驭,占据。通津:本指交通要道,这里指高官要职。《古诗十九首》之四:“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时我遗:即“时遗我”的倒装句,时不我待之意。我:指三良。(2)服勤:犹言服侍、效劳。《礼记?檀弓上》:“服勤至死。”孔颖达疏:“服勤者,谓服持勤苦劳辱之事。”尽岁月:一年到头。功愈微:功劳甚小。愈:更加。(3)谬:妄,自谦之词。获露:得到表现。私:亲近,宠爱。(4)文舆:华美的车子。这里指穆公所乘之车。丹帷:红色的帷幕。这里指穆公寝居之所。(5)箴(zhēn 针)规:规谏劝戒。响已从:一发言就听从。初无亏:从不拒绝或轻视。亏:枉为。这两句是说,穆公对三良言听计从。(6)言:语助词,无意义。同此归:一道去死。《史记?秦本纪》之《征义》引应劭曰:“秦穆公与群臣饮,酒酣,公曰:‘生共此乐,死共此哀。’于是奄息、仲行、鍼虎许诺。及公薨(hōng 轰,周代诸侯死之称),皆从死。”(7)君命安可违:《史记?秦本纪)载,秦穆公死,康公立,遵照穆公的遗嘱,杀了一百七十四人殉葬,秦大夫子车氏三于亦从殉,共“一百七十七人”。“君命安可违”即指此事。安,怎能。(8)临穴罔(wǎng 往)惟疑:面对坟墓没有犹豫。罔:无。惟:语助词,无意义。疑:犹疑,犹豫。《诗经?秦风?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栗。”投义:献身于大义。攸希:所愿。(9)黄鸟声正悲:《诗经?秦风?黄鸟》:“交交(悲鸣声)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天者,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10)不可赎:不能挽救赎回。语本上引《诗经》。泫(xuàn 眩)然:伤心流泪的样子。《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公泫然出涕曰:’不亦悲乎!’”[译文]出仕为官居要职,只怕蹉跎好时光。一年到头勤效力,常恐功绩不辉煌。忠情偶尔得表现,于是得宠近君王。出门陪同在车边,入宫服侍丹帷旁。规劝之言即听取,建议从来不虚枉。一旦君王长逝后,愿得一道把命亡。君王恩厚难相忘,君命怎能敢违抗!面临坟墓不犹豫,献身大义志所望。草丛笼罩高坟墓,黄鸟啼鸣声悲伤。三良性命不可救,泪水沾湿我衣裳。-----------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诗人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175篇诗文

诗文推荐

劈回三拳,连腮七掌。

尽大地人,不知痛痒。

山苍苍,水茫茫。

直下是,非相当。

整天玄戈甲,淬三要锋铓。

举意非他物,回眸即故乡。

好将马祖旧游地,题作渝州选佛场。

叶气嘉生,年彀顺成。

万亿及很,如坻如京。

奉时犉牲,告于神明。

歌此良耜,于昭德声。

龟证无功,会三归一。

各有面子,不欲露出。

宁海人人省悟。

此别何时再遇。

唯愿重金莲,好把良因作做。

归路。

归路。

满目白云翠雾。

陟彼崔嵬,岂不怀归。

英英白云,跂予望之。

灵烟漠。

红光紫雾成楼阁。

成楼阁。

鸾飞凤舞,往来琼廓。

神仙队仗迎丹药。

虚无造化龙生恶。

龙生恶。

蓬莱三岛,横铺碧落。

形虽老苍,事不穷忙。

味真嚼蜡,面冷刮霜。

撒手行空劫,全身入帝乡。

回头游戏成三昧,春上百华蜂采香。

杖上一瓢春酝,匣中三尺**。

眉间宝鉴镇妖邪。

坐守更深半夜。

金鼎烧成白雪,玉炉炼就黄芽。

丹光潋滟泛琼华。

天地氤氲相射。

称鎚上捏出汁,枯骨里敲出髓。

全无些子蕴藉,一味卖弄口嘴。

更说甚麽三要三玄,四种料拣。

大似青天白日,十字待头,见神见鬼。

咄。

半世行天下,同心寡友生。

故人今又去,此意向谁倾。

白发三更语,青灯一点明,看渠还玉署。

老我正归耕。

钱塘江上潮来去。

花落花开六桥路。

三竺三茅钟晓暮。

当年梦境,如今故国,不忍回头处。

他谁做得愁如许。

平地波涛挟风雨。

往事凄凄都有据。

月堂笑里,夕亭话后,自是无人悟。

恐伊不信是龙头,和书寄与三题草。

百丈峰头开古镜。

马驹踏杀重苏醒。

接得古灵心眼净。

光炯炯。

归来藏在袈裟影。

好个佛堂佛不圣。

祖师沈醉犹看镜。

却与斩新提祖令。

方猛省。

无声三昧天皇饼。

三为众,一日寿。

粃糠前,珠玉后。

非面朋,乃益友。

松竹鹤,同耐久。

重列北上。

分庭异陛。

百司扬职。

九宾相礼。

齐宋舅甥。

鲁卫兄弟。

思皇蔼蔼。

羣龙济济。

我有嘉宾。

实惟恺悌。

狐裘卧载锦驼车,酒醒冰髭结乱珠;

三尺马鞭装白玉,雪中画字草军书。

栖鸟飞绝,绛河绿雾星明灭。

烧香簟眠清樾。

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

昭华三弄临风咽。

鬓丝撩乱纶巾折。

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

祝发何早,闻道何晚。

出林猛虎靠山,当路毒蛇开眼。

重不重漏泄,拟不拟便著。

借问吕望六韬,何似黄公三略。

千说万说,不如亲见。

把手共行,略通一线。

打破漆桶,何曾见面。

何耨多罗三藐三菩萨,也是灵验。

蒋山恁麽做颂,驴年也未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