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崧高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sōng gāo wéi yuè,jùn jí yú tiān。

维岳降神,生甫及申。wéi yuè [jiàng,xiáng] shén,shēng fŭ jí shēn。

维申及甫,维周之翰。wéi shēn jí fŭ,wéi zhōu zhī hàn。

四国于蕃。sì guó yú [fán,fān,bō]。

四方于宣。sì fāng yú xuān。

亹亹申伯,王缵之事。[wĕi,wèi] [wĕi,wèi] shēn bó,wáng zuăn zhī shì。

于邑于谢,南国是式。yú yì yú xiè,nán guó shì shì。

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wáng mìng zhào bó,dìng shēn bó zhī zhái。

登是南邦,世执其功。dēng shì nán bāng,shì zhí qí gōng。

王命申伯,式是南邦。wáng mìng shēn bó,shì shì nán bāng。

因是谢人,以作尔庸。yīn shì xiè rén,yĭ zuò ĕr yōng。

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wáng mìng zhào bó,chè shēn bó tŭ tián。

王命傅御,迁其私人。wáng mìng fù yù,qiān qí sī rén。

申伯之功,召伯是营。shēn bó zhī gōng,zhào bó shì yíng。

有俶其城,寝庙既成。yŏu [tì,chù] qí chéng,qĭn miào jì chéng。

既成藐藐,王锡申伯。jì chéng miăo miăo,wáng xī shēn bó。

四牡蹻蹻,钩膺濯濯。sì mŭ qiāo qiāo,gōu yīng zhuó zhuó。

王遣申伯,路车乘马。wáng qiăn shēn bó,lù chē chéng mă。

我图尔居,莫如南土。wŏ tú ĕr jū,mò rú nán tŭ。

锡尔介圭,以作尔宝。xī ĕr jiè guī,yĭ zuò ĕr băo。

往近王舅,南土是保。wăng jìn wáng jiù,nán tŭ shì băo。

申伯信迈,王饯于郿。shēn bó xìn mài,wáng jiàn yú méi。

申伯还南,谢于诚归。shēn bó huán nán,xiè yú chéng guī。

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wáng mìng zhào bó,chè shēn bó tŭ jiāng。

以峙其粻,式遄其行。yĭ [zhì,shì] qí cháng,shì chuán qí xíng。

申伯番番,既入于谢。shēn bó fān fān,jì rù yú xiè。

徒御啴啴。tú yù [tān,chăn] [tān,chăn]。

周邦咸喜,戎有良翰。zhōu bāng xián xĭ,róng yŏu liáng hàn。

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bù xiăn shēn bó,wáng zhī yuán jiù,wén wŭ shì xiàn。

申伯之德,柔惠且直。shēn bó zhī dé,róu huì qiĕ zhí。

揉此万邦,闻于四国。róu cĭ wàn bāng,wén yú sì guó。

吉甫作诵,其诗孔硕。jí fŭ zuò sòng,qí shī kŏng shuò。

其风肆好,以赠申伯。qí fēng sì hăo,yĭ zèng shēn bó。

译文

  巍峨四岳是大山,高高耸峙入云天。神明灵气降四岳,甫侯申伯生人间。申伯甫侯大贤人,辅佐王室国桢干。藩国以他为屏蔽,天下以他为墙垣。

  申伯勤勉能力强,王委重任理南疆。分封于谢建新邑,南方藩国有榜样。周王下令给召伯,申伯新居来丈量。申伯升为南国长,子孙继承福祚享。

  周王下令给申伯,要树表率于南国。依靠谢地众百姓,修筑封地新城郭。周王下令给召伯,申伯田界重划过。周王下令给傅御,迁去家臣同生活。

  申伯建邑大工程,全靠召伯苦经营,墙垣厚实是坚城。宗庙也已修筑好,富丽堂皇面貌新。周王有物赐申伯,四马驾车真健劲,带饰樊膺闪闪明。

  周王赏赉给申伯,大车驷马物品多。我已考虑你居处,不如南方最适合。郑重赐你大玉圭,镇国之宝永不磨。尊贵王舅请前往,回到南方安邦国。

  申伯出发果动身,周王郿地来饯行。申伯如今回南国,去往谢邑即启程。周王下令给召伯,去把申伯疆界定。路上粮草要备足,保证供给快驰骋。

  申伯勇武有豪情,前往谢邑入新城,步卒车骑军容盛。周邦人民皆欢喜,国有栋粱得安宁。尊贵显赫贤申伯,周王元舅封疆臣,文武双全人崇敬。

  申伯德高望又隆,品端行直温且恭。安抚万邦功劳大,誉满四海人赞颂。吉甫创作这首诗,篇幅既长情亦重。曲调典雅音节美,赠送申伯纪大功。

注释

(1)崧(sōng):又作“嵩”,山高而大。维:是。岳:特别高大的山。毛传:“岳,四岳也。东岳岱,南岳衡,西岳华,北岳恒。”

(2)骏:大。极:至。

(3)维:发语词。

(4)甫:国名,此指甫侯。其封地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西。申:国名,此指申伯。其封地在今河南南阳北。

(5)翰:“干”之假借,筑墙时树立两旁以障土之木柱。

(6)于:犹“为”。蕃:即“藩”,藩篱,屏障。

(7)宣:“垣”之假借。

(8)亹(wěi)亹:勤勉貌。

(9)缵:“践”之借,任用。

(10)前一“于”字:为,建。谢:地名,在今河南唐河南。

(11)式:法。

(12)召伯:召虎,亦称召穆公,周宣王大臣。

(13)定:确定。
(14)登:升。

(15)执:守持。功:事业。

(16)因:依靠。

(17)庸:通“墉”,城墙。

(18)彻:治理。此指划定地界。

(19)傅御:诸侯之臣,治事之官,为家臣之长。

(20)私人:傅御之家臣。

(21)俶(chù):厚貌,一说建造。

(22)寝庙:周代宗庙的建筑有庙和寝两部分,合称寝庙。

(23)藐藐:美貌。

(24)锡(cì):同“赐”。

(25)牡:公马。蹻(jué)蹻:强壮勇武貌。

(26)钩膺:即“樊缨”,马颈腹上的带饰。濯濯:光泽鲜明貌。

(27)遣:赠送。

(28)路车:诸侯乘坐的一种大型马车。路,同“辂”。乘(shèng)马:四匹马。四马一车为一乘。

(29)图:图谋,谋虑。

(30)介:亦作“玠”,大。圭:古代玉制的礼器,诸侯执此以朝见周王。

(31)近(按说文从辵从丌,今从斤,误。读音jì):语助词,相当于“哉”。

(32)保:保有。

(33)信:真。迈:行。

(34)饯:备酒食送行。郿(méi):古地名,在今陕西眉县东渭水北岸。当时宣王在岐周,郿在歧周东南,申伯封国之谢又在郿之东南,故宣王为申伯在岐周之郊郿地饯行。

(35)谢于诚归:即“诚归于谢”。

(36)峙:本作“偫”,或作“庤”,又作“畴”,储备。粻(zhāng):米粮。

(37)遄(chuán):加速。

(38)番(bō)番:勇武貌。

(39)徒:徒行之士兵。御:御车之士兵。啴(chǎn)啴:众盛貌。

(40)戎:汝,你。或训“大”。

(41)不(pī):通“丕”,太。显:显赫。

(42)元舅:长舅。

(43)宪:法式,模范。

(44)柔惠:温顺恭谨。

(45)揉:即“柔”,安。

(46)吉甫:尹吉甫,周宣王大臣。诵:同“颂”,颂赞之诗。

(47)其:是,此。孔硕:指篇幅很长。孔,很;硕,大。

(48)风:曲调。肆好:极好。

赏析

这首诗,《毛诗序》以为是尹吉甫美宣王,但吴闿生却认为是讥刺。他在《诗义会通》中说:“案《崧高》、《烝民》二诗,微指略同。皆讥宣王疏远贤臣,不能引以自辅,语虽褒美,而意指具在言外,所以为微文深意。《序》皆未能发其义。《烝民》语意较显,汉儒犹有知之者,此篇则喻者益少。然二篇笔意相似,惟此为弥隐耳。先大夫曰:迭称王命,所以深著王之远贤。郑笺云:‘申伯忠臣,不欲离王室。’最得其旨。殆三家遗说,郑偶采及之,非毛义也。‘不显申伯’三句,先大夫曰:‘深惜其远去也。’”这首诗应是尹吉甫赠给在王室为卿士而又出为方伯的申伯的。其旨意是歌颂申伯辅佐周室、镇抚南方侯国的功劳。同时也写了宣王对申伯的优渥封赠及不同寻常的礼遇。西周末期,其南方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等侯国。由于王室卑微,这其中一些渐渐强大起来的诸侯并不怎么顺从王室,叛乱时有发生,所以派谁去统领侯国,安抚南方,对当时的周王室来说,就是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了。申国为周初所封,西周末年依然强大,在众侯国中有一定的威望。申伯入朝为卿士,在朝中有很高威信。鉴于当时的形势,再加上申伯是王室贵戚(宣王元舅),故宣王改大其邑,派他去作南方方伯。所以,宣王分封申伯于谢,有其政治目的,完全是以巩固周王室的统治为出发点的。清人李黼平《毛诗纳义》曰:“自共和时,荆楚渐张,故召穆公有追荆至洛之役。宣王时,势当又炽,南方诸侯必有畔而从之者,故加申伯为侯伯,以为连属之监,一时控制之宜,抚绥之略,皆于此诗见焉。”尹吉甫为什么对分封申伯于谢之事加以郑重叙写,周王为什么在分封时反覆叮咛、殷勤眷注,为什么京师之人看到申伯启程欢欣鼓舞,知道了上述情况,就不难明白其中的原因了。

  从布局谋篇及结构上看,这首诗有明确的线索,一定的顺序。全诗八章。首章叙申伯降生之异,总叙其在周朝的地位和诸侯中的作用。次章叙周王派召伯去谢地相定申伯之宅。三章分述宣王对申伯、召伯及傅御之命。四章写召伯建成谢邑及寝庙。五章为周王期待申伯为天子效命的临别赠言。六章叙宣王在郿地为申伯饯行。七章叙申伯启程时的盛况。末章述申伯荣归封地,不负重望,给各国诸侯们作出了榜样,并点明此诗作意。可以看出,作者是以王命为线索,以申伯受封之事为中心,基本按照事件发展的经过来进行叙写的。但由于要表示宣王对申伯的宠眷倚重,故诗中又每事申言,不厌句义重复,可以说这是《崧高》一诗的显著特征。严粲《诗缉》说:“此诗多申复之词,既曰‘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又曰‘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既曰‘南国是式’,又曰‘式是南邦’。既曰‘于邑于谢’,又曰‘因是谢人,以作尔庸’。既曰‘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又曰‘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既曰‘谢于诚归’,又曰‘既入于谢’。既曰‘登是南邦,世执其功’,又曰‘南土是保’。既曰‘四牡蹻蹻,钩膺濯濯’,又曰‘路车乘马’。此诗每事申言之,写丁宁郑重之意,自是一体,难以一一穿凿分别也。”“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两句,孔颖达疏曰:“此复云‘王命召伯’者,召伯营谢既成,遣使报王,王知城郭既了,又复命以此事。”顾广誉《学诗详说》评曰:“此以辞害意也。只是一时一事,此乃溯原申伯之归谢所由得遄行耳。《集传》谓:‘召伯之营谢也,则已敛其税赋,积其餱粮,使庐市有止宿之委积,故能使申伯无留行也。’盖举其国中之峙粻,而在道固不待言矣。”正因为孔颖达不视王命为“一体”,强加分别,附会穿凿,所以招致顾氏之讥。

  这首诗的起首二句“崧高维岳,骏极于天”为后人所激赏。方玉润说:“起笔峥嵘,与岳势竞隆。”又曰:“发端严重庄凝,有泰山岩岩气象。中兴贤佐,天子懿亲,非此手笔不足以称题。”“后世杜甫呈献巨篇,专学此种。”(《诗经原始》)既指出起句的艺术特征,又点明了它的用意和深远影响。读此二句,首先让读者联想起的倒不是杜甫的“呈献巨篇”,而是其《咏怀古迹》第一首的开头两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及其评语。有人说这二句:“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又有人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崧高》的作者在诗里是要努力把申伯塑造成“资兼文武,望重屏藩,论德则柔惠堪嘉,论功则蕃宣足式”的盖世英雄,所以以此二句发端,就显得称题切旨,可谓气势雄伟,出手不凡。杜诗与此机杼正同,波澜不二。后世诗中除老杜这一联外,能具此神理而堪与之比肩者实寥寥无几。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汉皇昔事西南夷,萧然兵甲开罗施。

至今杀气满崖谷,苦雾四塞阴风吹。

十日九日不见日,见日犹应朝饭毕。

鬼心鬼面相构争,跳险缘危如鸟疾。

将军有手能接猱,腰间?鹈声嗷嗷。

三年伐尽邛山竹,蜀贾四出声名高,悬知眼中无若曹。

秋风高,秋叶脱。

乱走衲僧,天涯海角。

左拂其殽,炰憋燔羔,给鲜于庖。

右烹其敕,筍菭蒲葅,柔嘉惟馥。

旨酒且多,其饮温克。

攝尔攸仪,侑公宴嬉。

之纲之纪,允文允武。

荆舒是懲,四方无侮。

二妙诗情仆命骚,驱万象入甄陶。

三休亭上频回首,八节滩中稳着篙。

巢幕只应怜乳燕,戴山谁复笑灵鳌。

也知廊庙须公等,宁羡华堂数仞高。

觉戟卧江皋,诗人拥节旄。

便期犀结带。

安事马腾槽。

地入淮源重,霜随雁信高。

命书催入觐,应及荐香醪。

大道本来无形,安得这般面觜。

是你不合带来,只得任他赞毁。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不是骷髅,不是傀儡。

这个是第几个身,这个是第几个你。

有人更问如何,向道剑去久矣。

三尺浪高鱼化龙,痴人犹戽夜塘水。

黍稷彧彧,去其螟螣。

实维丰年,我庾维亿。

懿彼明德,赫赫煌煌。

名高阃域,功著旂常。

道符休泰,运叶祺祥。

庆传万祀,以播耿光。

雨送凉来,风将云去,晚天千顷玻璃。

婵娟依旧,出海较些迟。

玉兔秋毫可数,疏星外、乌鹊南飞。

今何夕,空浮大白,一笑共谁持。

团栾,成露坐,云鬟香雾,玉臂清辉。

任短髭争挽,问我归期。

三弄楼头长笛,愁人处、休苦高吹。

沈吟久,支颐细数,四十九年非。

神清风韵高,鬓绿云鬟小。

赚尽好郎官,法华都诵了。

到头姻娅不成双,金沙月影空相照。

松石岁寒,雪月高闲。

野雪发须上,秋波眉睫间。

用持智柄,静入道环。

觉心了了,幻事斑斑。

草木精神兮风流自得,丛林气像兮春信谁悭。

此错彼错,切忌拈却。

四海浪平,百川潮落。

古策风高十二门,门门有路空萧索。

非萧索,作者好求无病药。

故居剑阁隔锦官,柑果姜蕨交荆菅。

奇孤甘挂汲古绠,侥觊敢揭钩金竿。

已归耕稼供藁秸,公贵干蛊高巾冠。

改更句格各蹇吃,姑因狡狯加间关。

?王方平谓麻姑云:姑固少年,吾老矣,不复作此狡狯变化也。

?

云门不负者僧来问,未免落在陷害阱中。

是你诸人若向者裹会得,许你高步毗卢顶。

周邦咸喜,式歌且舞。

于时语语,厥声载路。

君不见柏梁台。

今日丘墟生草莱。

君不见阿房宫。

寒云泽雉栖其中。

歌妓舞女今谁在。

高坟垒垒满山隅。

长袖纷纷徒竞世。

非我昔时千金躯。

随酒逐乐任意去。

莫令含叹下黄垆。

止水怀月,空山吐云。

清白自若,高閒不群。

丘壑性灵兮猿鹤得伴,江湖情味兮鸥鹭相分。

印山先生罗天文,一卷周雅遗子孙。

一门三世六七人,月中桂枝斫到根。

近来书种将绝却,两度秋天虚一鹗。

今年有孙康鼎来,问天还我北斗魁。

印山草木也驩喜,印山风云有生气。

君不见普州衣钵付仇香,仇香衣钵付此郎。

年未三十笔力强,百斛龙鼎一笔扛。

殿前春风更努力,莫放别人居第一。

赫赫高禖,万世所祀。

其德不回,锡兹福祉。

蕃衍椒聊,和平芣莒。

傅类降康,世济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