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楚归晋知罃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jìn rén guī chŭ gōng zĭ gŭ chén,yŭ lián yĭn xiāng lăo zhī shī yú chŭ,yĭ qiú zhī yīng。

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yú shì xún shŏu zuŏ zhōng jūn yĭ,gù chŭ rén xŭ zhī。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wáng sòng zhī yīng,yuē:“zĭ qí yuàn wŏ hū?

”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duì yuē:“èr guó zhì róng,chén bù cái,bù shèng qí [rèn,rén],yĭ wèi fú guó。

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zhí shì bù yĭ xìn gŭ,shĭ guī jí lù,jūn zhī huì yĕ。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chén shí bù cái,yòu shuí găn yuàn?

”王曰:“然则德我乎?”wáng yuē:“rán zé dé wŏ hū?

”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duì yuē:“èr guó tú qí shè jì,ér qiú shū qí mín,gè chéng qí fèn,yĭ xiāng yòu yĕ,liăng shì [lĕi,lèi,léi] qiú,yĭ chéng qí hăo。

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èr guó yŏu hăo,chén bù yŭ jí,qí shuí găn dé?

”王曰:“子归何以报我?”wáng yuē:“zĭ guī hé yĭ bào wŏ?

”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duì yuē:“chén bù [rèn,rén] shòu yuàn,jūn yì bù [rèn,rén] shòu dé。

无怨无德,不知所报。wú yuàn wú dé,bù zhī suŏ bào。

”王曰:“虽然,必告不谷。”wáng yuē:“suī rán,bì gào bù gŭ。

”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duì yuē:“yĭ jūn zhī líng,[lĕi,lèi,léi] chén dé guī gŭ yú jìn,guă jūn zhī yĭ wèi lù,sĭ qiĕ bù xiŭ。

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ruò cóng jūn zhī huì ér miăn zhī,yĭ cì jūn zhī wài chén shŏu;

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shŏu qí qĭng yú guă jūn,ér yĭ lù yú zōng,yì sĭ qiĕ bù xiŭ。

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脩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ruò bù huò mìng,ér shĭ sì zōng zhí,cì jí yú shì,ér shuài piān shī yĭ xiū fēng jiāng,suī yù zhí shì,qí fú găn wéi。

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qí jié lì zhì sĭ,wú yŏu èr xīn,yĭ jìn chén lĭ。

所以报也!suŏ yĭ bào yĕ!

王曰:“晋未可与争。wáng yuē:“jìn wèi kĕ yŭ zhēng。

”重为之礼而归之。”[zhòng,chóng] wèi zhī lĭ ér guī zhī。

译文

  晋人把楚国公子谷臣和连尹襄老的尸首归还给楚国,以此要求交换知罃。当时荀首已经是中军副帅,所以楚人答应了。楚王送别知罃,说:“您恐怕怨恨我吧!”知罃回答说:“两国兴兵,下臣没有才能,不能胜任自己的任务,所以做了俘虏。君王的左右没有用我的血来祭鼓,而让我回国去接受诛戮,这是君王的恩惠啊。下臣实在没有才能,又敢怨恨谁?”楚王说:“那么感激我吗?”知罃回答说:“两国为自己的国家打算,希望让百姓得到平安,各自抑止自己的愤怒,来互相原谅,两边都释放被俘的囚犯,以结成友好。两国友好,下臣不曾与谋,又敢感激谁?”楚王说:“您回去,用什么报答我?”知罃回答说:“下臣无所怨恨,君王也不受恩德,没有怨恨,没有恩德,就不知道该报答什么。”楚王说:“尽管这样,还是一定要把您的想法告诉我。”知罃回答说:“以君王的福佑,被囚的下臣能够带着这把骨头回到晋国,寡君如果加以诛戮,死而不朽。如果由于君王的恩惠而赦免下臣,把下臣赐给您的外臣首,首向寡君请求,而把下臣在自己宗庙中诛戮,也死而不朽。如果得不道寡君杀我的命令,而让下臣继承宗子的地位,按次序承担晋国的军事,率领偏师(自己军队的谦称)以治理边疆,即使碰到君王的文武官员,我也不会躲避,竭尽全力以至於死,没有第二个心念,以尽到为臣的职责,这就是用来报答於君王的。”楚王说:“晋国是不能和它争夺的。”于是就对他重加礼遇而放他回去。

注释

⑴归;送还。公子谷臣:楚庄王的儿子。连尹襄老:连尹是楚国官名,襄老是楚国的大臣。连尹、楚国主射之官。

⑵求:索取。

⑶于是:在这个时候。佐中军;担任中军副帅。

⑷治戎:治兵,演习军队。这里的意思是交战。

⑸馘(guó):割下敌方战死者的左耳(用来报功)。这里与“俘”连用,指俘虏。

⑹鼓:取血涂鼓,意思是处死。

⑺即戮(lù):接受杀戮。

⑻惩:戒,克制。忿:怨恨。

⑼宥(yòu);宽恕,原谅。

⑽与及:参与其中,相干。

⑾任:担当

⑿外臣:外邦之臣。臣子对别国君主称外臣。

⒀宗:宗庙。

⒁不获命:没有获得国君允许杀戮的命令。

⒂宗职:祖宗世袭的职位。

⒃偏师:副帅、副将所属的军队,非主力军队。

⒄致死:献出生命。

诗人简介

左丘明 (前556年-前451年),姓丘,名明。汉族,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相传为春秋末期曾任鲁国史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晚年双目失明,相传著有中国重要的史书巨著《左氏春秋》(又称《左传》)和《国语》,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翔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 36篇诗文

诗文推荐

外功外行,作福因由。

不如身内真修。

调养真铅真汞,上下交流。

山前金龙嬉戏,大海中、玉虎遨游。

便警动,这无形无影,婴姹绸缪。

走上灵台对舞,更不须启口,恣意歌讴。

烂饮刀圭醉卧,宝藏琼楼。

结成胎仙踊跃,引青鸾、稳驾神舟。

归蓬岛,有金童邀赴瀛洲。

我瞿昙佛,具正遍知。

子母分解,只在当时。

净而纯中无一尘,纯而净中有万应。

眼睛明,鼻孔正。

更将折筋搅沧溟,令彼龙鱼知水为命。

汉皇昔事西南夷,萧然兵甲开罗施。

至今杀气满崖谷,苦雾四塞阴风吹。

十日九日不见日,见日犹应朝饭毕。

鬼心鬼面相构争,跳险缘危如鸟疾。

将军有手能接猱,腰间?鹈声嗷嗷。

三年伐尽邛山竹,蜀贾四出声名高,悬知眼中无若曹。

一书仅达缺嗣音,蔀屋有梦定山林。

贤者即今在所,陈人不忧第墙阴。

或着容连鸳鹭后,闻道结知君相深。

时遣吴姝近酒盏,更防蜀鸟摇归心。

单于若问君家世,说与教知。

便是红窗迥底儿。

二妙诗情仆命骚,驱万象入甄陶。

三休亭上频回首,八节滩中稳着篙。

巢幕只应怜乳燕,戴山谁复笑灵鳌。

也知廊庙须公等,宁羡华堂数仞高。

琼闺钏响闻。

瑶席芳尘满。

要取洛阳人。

共命江南管。

情多舞态迟。

意倾歌弄缓。

知君密见亲。

寸心传玉盌。

当时养士知何许。

总把降幡去。

汉家王气塞乾坤。

一树盈盈、不为汉家春。

楼头晚鼓。

佳人莫唱黄金缕。

良宵镫火还三五。

肠断扁舟,明日江南去。

离觞欲醉谁能许。

风前蝶闹蜂儿舞。

明年此夜知何处。

且插梅花,同听画檐雨。

两张机,行人立马意迟迟。

深心未忍轻分付,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

订馆成来三十年,主人头白与扶颠。

已诛荐莽开瓜圃,更剪茭芦浚藕田。

竹下鸣琴长忆鹤,花边酿酒拟留仙。

今知恼都无用,修短随缘一任天。

头如蓬,面如垢。

万事俱忘,心无尘垢。

恣情慵、放肆婪耽,乞残馀展手。

幸知无,宁著有。

无无亦无,神丹无漏。

访蓬莱、功满三千,得缦

休惜骑鲸人已远。

风流都被仍云占。

腰下锦条缠宝剑。

光闪焰。

人间莫作牛刀看。

见说河阳花满县。

相邀更约疏狂伴。

幸有小蛮开小燕。

须少款。

玉堂此去知非晚。

末后句,如何举。

眨得眼来,月圆当户。

何曾知落处。

一帘红雨。

飘荡谁家去。

门外垂杨千万缕。

不把东风留住。

旧巢燕子来迟。

故园绿暗残枝。

肠断画桥烟水,此情不许春知。

金花落烬灯,银砾鸣窗雪。

夜深微漏断,行人绝。

风扉不定,竹圃琅玕折。

玉人新间阔。

著甚情悰,更当恁地时节。

无言欹枕,帐底流清血。

愁如春后絮,来相接。

知他那里,争信人心切。

除共天公说。

不成也还,似伊无个分别。

世间示必无皋夔,九疑虞舜不可追。

武皇锐意开绝漠,推锋乃亦有卫霍。

嗟哉格物本一理,雇人所用何如耳。

笔工在昔本市傭,束毫传筦求售同。

谁云进技不进道,意匠辄与欧褚通。

虔州刺史募佳笔,双筦何堪须百日。

星驰一骑到长安,试手凤池随弃掷。

老奴恂栗丞相嗔,能用此笔能几人。

原窥翰墨减工制,必使挥毫夸入神。

斗杓春回开电笑,橐签果符人所料。

中山聚族傥未殚,束帛那容及年少。

是知人才用舍识惟一心,皋夔卫霍无古今。

妍媸能否俱在上所使,此笔区区正其比。

我生识字仅一丁,眼前所见徒毘陵。

未知当年新淦果何若,正恐钟卫二王无合作。

君不见此老一去知几年,当时鉴裁无复传。

纷纷鸡毛抱筩卖,恰费书傭三十钱。

是不是,非不非。

交肩过,携手归。

南泉不出方丈,为什么在庄喫油糍。

今兮昔兮同一时,知音知后更谁知。

以物养物,如水沃木。

推彼有余,益此不足。

惟直与气,如木有根。

本既充盛,枝叶自繁。

气言其形,直言其理。

与生俱生,无彼无此。

云何谓直,养此气耶。

直果外来,气内出耶。

孟氏此言,我知其自。

则以告子,以养外计。

谓直养气,其差则同。

疑其不然,愿启我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