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五代史宦官传序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zì gŭ huàn zhĕ luàn rén zhī guó,qí yuán shēn yú nǚ huò。

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nǚ,sè ér yĭ,huàn zhĕ zhī hài,fēi yī duān yĕ。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gài qí yòng shì yĕ jìn ér xí,qí wèi xīn yĕ zhuān ér ruòn。

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néng yĭ xiăo shàn zhōng rén zhī yì,xiăo xìn gù rén zhī xīn,shĭ rén zhŭ bì xìn ér qīn zhī。

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dài qí yĭ xìn,rán hòu jù yĭ huò fú ér bă chí zhī。

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suī yŏu zhōng chén、shuò shì liè yú cháo tíng,ér rén zhŭ yĭ wèi qù jĭ shū yuăn,bù ruò qĭ jū yĭn shí、qián hòu zuŏ yòu zhī qīn kĕ shì yĕ。

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gù qián hòu zuŏ yòu zhĕ rì yì qīn,ér zhōng chén、shuò shì rì yì shū,ér rén zhŭ zhī shì rì yì gū。

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shì gū,zé jù huò zhī xīn rì yì qiē,ér bă chí zhĕ rì yì láo。

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ān wēi chū qí xĭ nù,huò huàn fú yú wéi tà,zé xiàng zhī suŏ wèi kĕ shì zhĕ,năi suŏ yĭ wèi huàn yĕ。

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huàn yĭ shēn ér jué zhī,yù yŭ shū yuăn zhī chén tú zuŏ yòu zhī qīn jìn,huăn zhī zé yăng huò ér yì shēn,jí zhī zé [xié,jiā] rén zhŭ yĭ wèi zhì。

虽有圣智,不能与谋。suī yŏu shèng zhì,bù néng yŭ móu。

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móu zhī ér bù kĕ wèi,wèi zhī ér bù kĕ chéng,zhì qí shèn,zé jù shāng ér liăng bài。

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gù qí dà zhĕ wáng guó,qí cì wáng shēn,ér shĭ jiān háo dé jiè yĭ wèi zī ér qĭ,zhì jué qí zhòng lèi,jìn shā yĭ kuài tiān xià zhī xīn ér hòu yĭ。

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cĭ qián shĭ suŏ zài huàn zhĕ zhī huò cháng rú cĭ zhĕ,fēi yī shì yĕ。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fū wèi rén zhŭ zhĕ,fēi yù yăng huò yú nèi ér shū zhōng chén、shuò shì yú wài,gài qí jiàn jī ér shì shĭ zhī rán yĕ。

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fū nǚ sè zhī huò,bù xìng ér bù wù,ér huò sī jí yĭ。

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shĭ qí yī wù,zú ér qù zhī kĕ yĕ。

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huàn zhĕ zhī wèi huò,suī yù huĭ wù,ér shì yŏu bù dé ér qù yĕ,táng zhāo zōng zhī shì shì yĭ。

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gù yuē“shēn yú nǚ huò zhĕ”,wèi cĭ yĕ。

可不戒哉?kĕ bù jiè zāi?

译文

自古以来,宦官扰乱国家,这来源比妇女的祸患还要深。

  妇人女子,不过使君王好色罢了。但是宦官的危害,并非在某一处或某一件事情。因为宦官做事情,经常在君王左右,亲近服侍。他们的心思专一,善于忍耐。能讨好以迎合君王的心意,能在小处表现诚实以稳固君王的心,使得君王必定相信而亲近他们。等到取得君王的信任,然后拿福祸来恐吓君王把持朝政。这时虽然有忠臣贤士罗列在朝廷,而君王以为离自己疏远。宦官却服侍起居饮食,不离自己前后左右,显得更为亲近可靠,所以在君王前后左右的宦官日益亲近,忠臣贤士日益疏远,君王的势力日益孤立。势力越孤立,则恐惧祸乱的心情一天天更厉害,而把持君王的宦官,地位日益牢固。国家的安危出于他们的喜怒,祸患隐伏于宫门帷幄之中。这样昔日所谓可以依赖信任的人,就是现在起祸为患的。待君王觉得祸患已深,想与被疏远的忠臣贤士策划,除掉左右亲近的宦官,但事情和缓则培养祸乱越深;事情急促,则宦官挟持君王为人质,这时虽然有圣贤的智慧,也不能与之谋划。即使谋划了也不能实行,实行了也不能成功。如果事情发展走了极端,则两败俱伤,所以大的祸患导致国家灭亡,小的祸患导致君王身死,而使奸雄借机起事,围捕宦官一党,将他们斩尽杀绝来快愉天下人之心才罢休。以前史书上所记载的关于宦官的祸患,常常就是这样,并不是一朝一代如此。为君王的人,也不想养祸患在宫内,而疏远忠臣贤士于宫外,只是渐渐积累而时势使他那样。

  女色的媚惑人,如果不幸而不觉悟,那么祸患就会来临。假使他一旦觉悟,揪起头发,将她驱逐就可以了。宦官为祸患,虽然想悔悟,但时势使君王不能将他们赶走,唐昭宗的事就是这样。所以说“宦官的祸患深于女色的祸患”,即指如此。怎么能不引以为戒呢?

注释

自古以来,宦官扰乱国家,这来源比妇女的祸患还要深。

  妇人女子,不过使君王好色罢了。但是宦官的危害,并非在某一处或某一件事情。因为宦官做事情,经常在君王左右,亲近服侍。他们的心思专一,善于忍耐。能讨好以迎合君王的心意,能在小处表现诚实以稳固君王的心,使得君王必定相信而亲近他们。等到取得君王的信任,然后拿福祸来恐吓君王把持朝政。这时虽然有忠臣贤士罗列在朝廷,而君王以为离自己疏远。宦官却服侍起居饮食,不离自己前后左右,显得更为亲近可靠,所以在君王前后左右的宦官日益亲近,忠臣贤士日益疏远,君王的势力日益孤立。势力越孤立,则恐惧祸乱的心情一天天更厉害,而把持君王的宦官,地位日益牢固。国家的安危出于他们的喜怒,祸患隐伏于宫门帷幄之中。这样昔日所谓可以依赖信任的人,就是现在起祸为患的。待君王觉得祸患已深,想与被疏远的忠臣贤士策划,除掉左右亲近的宦官,但事情和缓则培养祸乱越深;事情急促,则宦官挟持君王为人质,这时虽然有圣贤的智慧,也不能与之谋划。即使谋划了也不能实行,实行了也不能成功。如果事情发展走了极端,则两败俱伤,所以大的祸患导致国家灭亡,小的祸患导致君王身死,而使奸雄借机起事,围捕宦官一党,将他们斩尽杀绝来快愉天下人之心才罢休。以前史书上所记载的关于宦官的祸患,常常就是这样,并不是一朝一代如此。为君王的人,也不想养祸患在宫内,而疏远忠臣贤士于宫外,只是渐渐积累而时势使他那样。

  女色的媚惑人,如果不幸而不觉悟,那么祸患就会来临。假使他一旦觉悟,揪起头发,将她驱逐就可以了。宦官为祸患,虽然想悔悟,但时势使君王不能将他们赶走,唐昭宗的事就是这样。所以说“宦官的祸患深于女色的祸患”,即指如此。怎么能不引以为戒呢?

诗人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1207篇诗文

诗文推荐

天瑞有五色云,人瑞有郑仁表。

隐去看看白发新,草堂资尽箧生尘。

五陵亦间相识,只把黄金笑卖春。

一望五里排琨瑶,行人不忧沧海潮。

冲冲来往乘仙飚,蔡公作成去还朝,玉虹依旧横青霄。

考之溱洧功何辽,

保墓贤人别有思,痛心考古播邪辞。

三皇五帝推翻后,稻桶[道统]灰飞大圣悲。

肆礼虞庠。

弘风阙里。

降心下问。

劳谦让齿。

五方耸听。

百辟倾耳。

济济耆生。

莘莘胄子。

鹤云旦起,鸟星昏集。

律候新风,阳开初蛰。

至德可飨,行潦斯挹。

锡以无疆,蒸人乃粒。

毡拍板,无孔笛。

狭路相逢,五音六律。

阳复之望,惟公诞辰。

何以贶之,秉国之钧。

万椟之衬,一絇之丝。

妥之诵之,谁为此施。

归之后神,神日何为。

不宰之功,荡然四垂。

正中偏,混沌初分半夜天。

转侧木人惊梦破,雪芦满眼不成眠。

紫禁烟花一万重。

鳌山宫阙倚晴空。

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陆海中。

星转斗,驾回龙。

五侯池馆醉春风。

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

香梢匀蕊先回暖,点点胭脂轻衬。

红苞隐映疏篁,红翠相间。

方瑞雪乍晴时,爱日初添线。

五云楼上遥看,似睹溪边,仙子妆面。

堪羡。

影转玉枝斜,艳拂朝霞浅。

就中妖娆,独得芬芳,偏教容易琼苑。

闻又报一阳时,不似莺声唤。

肯与梅脸争春,靓笑群芳晚。

一书仅达缺嗣音,蔀屋有梦定山林。

贤者即今在所,陈人不忧第墙阴。

或着容连鸳鹭后,闻道结知君相深。

时遣吴姝近酒盏,更防蜀鸟摇归心。

绣户香风暖。

纱窗曙色新。

宫花争笑日。

池草暗生春。

绿树闻歌鸟。

青楼见舞人。

昭阳桃李月。

罗绮自相亲。

薰风送炎暑。

正万品亨嘉,恢台当序。

祥烟淡天宇。

渐银蟾满魄,金茎凝露。

奎躔壁度。

见寒光、凌乱辉吐。

记当年此际,真仙命世,恍惊飙驭。

荣遇。

妙龄英发,腾实蜚声,早班郎署。

歌喧五裤。

更万里,期轩翥。

暂乘轺揽辔,肃将王命,已洽百城休誉。

愿从今、夕揭金瓯,永隆依注。

遐不作人,天下喜乐。

何以况之,鳶飞鱼躍。

既勤之驾,献酬交错。

利用实王,縻以好爵。

四大无埃,五蕴外来。

智慧尚归父,因缘初不媒。

西山寒月下,东海夜潮回。

一一根尘妙触事,千千手眼随宜开。

众生世界了如幻,影像那涴吾灵台。

粟粟坛坫,载是豆觞。

醇烈氤氲,普荐芬芳。

酌之维宜,献之维时。

民有报侑,灵用安之。

吴姬醉,浓花灿蕊春憔悴。

当筵赌令讳空拳,忘却拈三并数四。

萌生触发。

岁在春。

咸池始奏。

德尚仁。

惉懘以息。

和且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