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梁甫吟

谁谓秋月明?

蔽之不必一尺翳。

谁谓江水清?

淆之不必一斗泥。

人情旦暮有翻覆,平地倏忽成山溪。

君不见桓公相仲父,竖刁终乱齐;

秦穆信逢孙,遂违百里奚。

赤符天子明见万里外,乃以薏苡为文犀。

停婚仆碑何震怒,青天白日生虹蜺。

明良际会有如此,而况童角不辨粟与稊。

外间皇父中艳妻,马角突兀连牝鸡。

以聪为聋狂作圣,颠倒衣裳行蒺藜。

屈原怀沙子胥弃,魑魅叫啸风凄凄。

梁甫吟,悲以凄。

岐山竹实日稀少,凤凰憔悴将安栖!

译文

⑴梁甫吟,乐府曲调名,也作“梁父吟”。古辞相传为诸葛亮所作。这首诗由现实联想到历史,又用历史阐明现实,感慨遇合之难。沈德潜评曰:“拉杂成文,极烦冤瞆乱之致,此《离骚》之意也。”(《明诗别裁集》)

⑵翳(yì):云雾。

⑶淆:搅乱,搞混。

⑷倏(shū)忽:疾速,指极短的时间。山溪:山峰和溪谷,形容高低之差异。

⑸“君不见”二句:齐桓公以管仲为相并尊为仲父,成就霸业,后来他宠信侍从竖刁等奸人,导致齐国大乱。(参见《史记·管晏列传》)

⑹“秦穆”二句:秦穆公因听信逢孙,而拒听百里奚的意见。逢孙,本秦将,秦郑结盟,留郑助守卫。百里奚,原为虞大夫,晋灭虞,秦穆公闻其贤,委以国政,助秦穆公成就霸业。僖公三十二年,逢孙等潜邀秦国袭郑,穆公咨询百里奚、蹇叔,二人均表示反对,穆公不听,大败而返。事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史记·秦本纪》。

⑺赤符天子:汉光武帝刘秀。赤符,即赤伏符,新莽末年流行的一种谶语,谓刘秀上应天命,当继汉统为帝。事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⑻以薏苡(yìyǐ)为文犀:把薏苡草看成是犀角。薏苡,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其果实仁即薏米,可食。《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征交阯,尝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刘秀大怒,致使“援妻孥惶惧,不敢以表还旧茔”。文犀,有文理的犀角。

⑼停婚仆碑:魏征以直谏深得唐太宗敬重。魏征临终时,太宗将公主许魏征子叔玉;魏征死,太宗亲撰碑文。贞观十七年罢婚,还推倒魏征的墓碑。事见《资治通鉴》唐纪十二、十三。

⑽虹霓(ní):相传虹有雌雄之别,色鲜亮者为雄,色暗淡者为雌;雄曰虹,雌为霓。《史记·邹阳列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此处说荆轲的诚信感动天地,白虹为之贯日,而燕丹却疑其不去刺秦。

⑾“明良”二句:明君与良臣的遇合尚且如此,更何况遇到那些童昏无识的君主?明良,指上文提到的齐桓、秦穆、汉光武、唐太宗、燕丹和管仲、百里奚、马援、魏征、荆轲。际会,遇合。童角,指少儿、儿童。古代未成年者头顶两侧束发为髻,形如牛角,也称总角。稊(tí),草名,此处泛指草。

⑿“外间”二句:唐肃宗时,飞龙厩供役使李辅国与肃宗宠爱的张良娣内外勾结,把持朝政,人称马生角母鸡鸣。皇父,指李辅国。唐肃宗尊称其为“皇父”。艳妻,指张良娣。马角突兀,马生角原本指不可能之事,故曰突兀。王充《论衡·感虚》:“传书言燕太子丹朝于秦,不得去,从秦王求归。秦王执留之,与之誓曰:‘使日再中,天雨粟;令乌白头,马生角,厨门木象生肉足,乃得归。’”牝(pìn)鸡,母鸡。古代称女性掌权为牝鸡司晨。《尚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⒀“以聪”二句:唐代宗时,李辅国更被尊为尚父,政无巨细,皆委参决。这时是非颠倒,有听觉的倒成了聋子,狂徒反成了圣人。终于导致广德六年(763年)吐番攻陷长安,代宗仓皇逃至陕州。颠倒衣裳,本指手忙脚乱,仓皇无章。《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郑笺:“挈壶氏失漏刻之节,东方未明而以为明,故群臣促遽,颠倒衣裳。”蒺藜,草名,生长于沙地。诗中代指陕州。

⒁怀沙:《楚辞·九章》中的篇名,屈原作。相传是屈原的绝命词。此处指怀抱石头自沉。子胥:伍子胥,原楚大夫伍奢次子,因伍奢被杀,逃至吴,辅佐阖闾夺取王位,富国强兵,破楚复仇。夫差时,因劝夫差拒绝接受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而触怒夫差。被赐剑命自尽。

⒂魑魅(chīmèi):传说中山林里害人的鬼怪。

⒃“岐山”二句:岐山竹实日渐稀少,凤凰们将去哪里安身呢?岐山,在陕西岐山县东北,山状如柱,故又称天柱山。相传周古公亶父自豳迁此。《国语·周语》:“周之兴也,鸑鷟(yuèzhuó)鸣于岐山。”韦昭注:“鸑鷟,凤之别名也。”因此岐山又称凤凰堆。竹实,又称竹米,竹子所结的子实。相传凤凰以之为食。

注释

⑴梁甫吟,乐府曲调名,也作“梁父吟”。古辞相传为诸葛亮所作。这首诗由现实联想到历史,又用历史阐明现实,感慨遇合之难。沈德潜评曰:“拉杂成文,极烦冤瞆乱之致,此《离骚》之意也。”(《明诗别裁集》)

⑵翳(yì):云雾。

⑶淆:搅乱,搞混。

⑷倏(shū)忽:疾速,指极短的时间。山溪:山峰和溪谷,形容高低之差异。

⑸“君不见”二句:齐桓公以管仲为相并尊为仲父,成就霸业,后来他宠信侍从竖刁等奸人,导致齐国大乱。(参见《史记·管晏列传》)

⑹“秦穆”二句:秦穆公因听信逢孙,而拒听百里奚的意见。逢孙,本秦将,秦郑结盟,留郑助守卫。百里奚,原为虞大夫,晋灭虞,秦穆公闻其贤,委以国政,助秦穆公成就霸业。僖公三十二年,逢孙等潜邀秦国袭郑,穆公咨询百里奚、蹇叔,二人均表示反对,穆公不听,大败而返。事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史记·秦本纪》。

⑺赤符天子:汉光武帝刘秀。赤符,即赤伏符,新莽末年流行的一种谶语,谓刘秀上应天命,当继汉统为帝。事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⑻以薏苡(yìyǐ)为文犀:把薏苡草看成是犀角。薏苡,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其果实仁即薏米,可食。《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征交阯,尝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刘秀大怒,致使“援妻孥惶惧,不敢以表还旧茔”。文犀,有文理的犀角。

⑼停婚仆碑:魏征以直谏深得唐太宗敬重。魏征临终时,太宗将公主许魏征子叔玉;魏征死,太宗亲撰碑文。贞观十七年罢婚,还推倒魏征的墓碑。事见《资治通鉴》唐纪十二、十三。

⑽虹霓(ní):相传虹有雌雄之别,色鲜亮者为雄,色暗淡者为雌;雄曰虹,雌为霓。《史记·邹阳列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此处说荆轲的诚信感动天地,白虹为之贯日,而燕丹却疑其不去刺秦。

⑾“明良”二句:明君与良臣的遇合尚且如此,更何况遇到那些童昏无识的君主?明良,指上文提到的齐桓、秦穆、汉光武、唐太宗、燕丹和管仲、百里奚、马援、魏征、荆轲。际会,遇合。童角,指少儿、儿童。古代未成年者头顶两侧束发为髻,形如牛角,也称总角。稊(tí),草名,此处泛指草。

⑿“外间”二句:唐肃宗时,飞龙厩供役使李辅国与肃宗宠爱的张良娣内外勾结,把持朝政,人称马生角母鸡鸣。皇父,指李辅国。唐肃宗尊称其为“皇父”。艳妻,指张良娣。马角突兀,马生角原本指不可能之事,故曰突兀。王充《论衡·感虚》:“传书言燕太子丹朝于秦,不得去,从秦王求归。秦王执留之,与之誓曰:‘使日再中,天雨粟;令乌白头,马生角,厨门木象生肉足,乃得归。’”牝(pìn)鸡,母鸡。古代称女性掌权为牝鸡司晨。《尚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⒀“以聪”二句:唐代宗时,李辅国更被尊为尚父,政无巨细,皆委参决。这时是非颠倒,有听觉的倒成了聋子,狂徒反成了圣人。终于导致广德六年(763年)吐番攻陷长安,代宗仓皇逃至陕州。颠倒衣裳,本指手忙脚乱,仓皇无章。《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郑笺:“挈壶氏失漏刻之节,东方未明而以为明,故群臣促遽,颠倒衣裳。”蒺藜,草名,生长于沙地。诗中代指陕州。

⒁怀沙:《楚辞·九章》中的篇名,屈原作。相传是屈原的绝命词。此处指怀抱石头自沉。子胥:伍子胥,原楚大夫伍奢次子,因伍奢被杀,逃至吴,辅佐阖闾夺取王位,富国强兵,破楚复仇。夫差时,因劝夫差拒绝接受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而触怒夫差。被赐剑命自尽。

⒂魑魅(chīmèi):传说中山林里害人的鬼怪。

⒃“岐山”二句:岐山竹实日渐稀少,凤凰们将去哪里安身呢?岐山,在陕西岐山县东北,山状如柱,故又称天柱山。相传周古公亶父自豳迁此。《国语·周语》:“周之兴也,鸑鷟(yuèzhuó)鸣于岐山。”韦昭注:“鸑鷟,凤之别名也。”因此岐山又称凤凰堆。竹实,又称竹米,竹子所结的子实。相传凤凰以之为食。

赏析

《梁甫吟》系乐府旧题,后人多用于抒发心中不平之气。如李白《梁甫吟》,即充满志不得伸、怀才不遇的忿懑之情。刘基此诗借古讽今,抨击了元末忠臣被弃、小人得志的政治现象。诗中“赤苻天子”指东汉皇帝。“乃以薏苡为文犀”,指东汉马援从交阯回京城,带了一车薏苡,用作种子。马援死后,有人上书皇帝,诬陷马援从交阯带回的是一车明珠和有纹理的犀角,致使马援不能安葬祖坟,朝臣不敢送葬。“停婚仆碑”指唐朝魏征死后,受人诬陷,唐太宗下令放倒魏征墓碑(碑文为唐太宗撰),解除自己女儿与魏征儿子叔玉的婚约。以上两个典故分别见《后汉书·马援传》和《新唐书·魏征传》。

诗人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607篇诗文

诗文推荐

秋菊铺黄,茱萸裛翠。

彭泽渊明,清吟浊醉。

一年一度赏东篱,蹉过重阳总不知。

因甚如此,逐物意移。

春暖秋凉兼景好,年丰身健更时和。

如茵草上轻轻碾。

似锦花间慢慢拕。

一时诗有思,何待苦吟成。

老易惟难健,贫多但少清。

藏书终不卖,耽酒别无营。

十六年林下,休官万事轻

放榜只应三月暮,登科又校一年迟。

人达人情,无寡无广。

天下之事,如指诸掌。

君了知人出于知,小人知人出于私。

出于知,则同乎理者谓之是,异乎理者谓之非。

出于私,则同乎已者谓之是,异乎已者谓之非。

寒窗莫怪吟声苦,举室长悬似细腰。

君子尚义,小人尚利。

尚利则乱,尚义则治。

相逢吟未足。

系自我者,可以力行。

系自人者,难乎力争。

贵为万乘,亦莫之矜。

贱为匹夫,亦莫之凌。

独对晓来晴,天过时景物清。

梅花分地落,井气隔帘生。

曾是吟招隐,何时遂耦耕。

萧疎头上发,已白二三茎。

短褐尚时吟杜曲,采芝何处问春峰。

一气才分,两仪已备。

圆者为天,方者为地。

变化生成,动植类起。

人在其间,最灵最贵。

一生孤苦窃诗名,沉醉风两眼青。

黄犊不曾知稼穡,引渠吟得瘦竛竮。

邪正异心,家国同体。

邪能败亡,正能兴起。

黄公山下官悰冷,应有新吟续七哀。

火能胜水,火不胜水,其火遂灭。

水能从火,水不从火,其水不熟。

夫能制妻,夫不制妻,其妻遂绝。

妻能从夫,妻不从夫,其妻必孽。

水星之精天上游,春风岁岁苍龙头。

偶然根叶著下土,散作人间百花树。

莫疑君家此花无种生,定是天上苍龙精。

白玉之趺青玉簇。

开花既奇成又速。

三年方骇大如林。

五年已见高逾屋。

我来吟作书林花,烟尘万卷重抽芽。

君家原不孝义种,自来青州丞相家。

为君出芝草,芝草那能千日好。

为君结琥珀,琥珀恐为贪者获。

不如此花混在春花丛,岁岁与君同春风。

春风同赏复同吟,愿与主人同好心。

更令此花分作千古本,处处种成君子林。

病起重阳过,东离菊尚黄。

殷勤撷寒蕊,子细嗅清香。

老梗防闲蝶,清油护晓霜,丛边强一酌,聊不负秋光。

衣冠不整,谓之外惰。

行义不修,谓之内惰。

内外俱惰,何人不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