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诫兄子严敦书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yuán xiōng zĭ yán、[dūn,duì],bìng xĭ jī yì,ér tōng qīng xiá kè。

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yuán qián zài jiāo zhĭ,huán shū jiè zhī yuē:“wú yù rŭ cáo wén rén guò shī,rú wén fù mŭ zhī míng:ĕr kĕ dé wén,kŏu bù kĕ dé yán yĕ。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hăo yì lùn rén cháng duăn,wàng shì fēi zhèng fă,cĭ wú suŏ dà è yĕ:nìng sĭ,bù yuàn wén zĭ sūn yŏu cĭ xíng yĕ。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rŭ cáo zhī wú è zhī shèn yĭ,suŏ yĭ fù yán zhĕ,shī jīn jié lí,shēn fù mŭ zhī jiè,yù shĭ rŭ cáo bù wàng zhī ĕr!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lóng bó gāo [dūn,duì] hòu zhōu shèn,kŏu wú [zé,zhái] yán,qiān yuē jié jiăn,lián gōng yŏu wēi。

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wú ài zhī [zhòng,chóng] zhī,yuàn rŭ cáo xiào zhī。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dù jì liáng háo xiá hăo yì,yōu rén zhī yōu,lè rén zhī lè,qīng zhuó wú suŏ shī。

父丧致客,数郡毕至。fù [sāng,sàng,sang] zhì kè,shŭ jùn bì zhì。

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wú ài zhī [zhòng,chóng] zhī,bù yuàn rŭ cáo xiào yĕ。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xiào bó gāo bù dé,yóu wèi jĭn chì zhī shì,suŏ wèi‘[kè,kē] [hú,gŭ] bù chéng shàng lèi wù’zhĕ yĕ。

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xiào jì liáng bù dé,xiàn wèi tiān xià qīng bó zĭ,suŏ wèi‘huà hŭ bù chéng făn lèi gŏu’zhĕ yĕ。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qì jīn jì liáng shàng wèi kĕ zhī,jùn jiāng xià chē zhé qiē chĭ,zhōu jùn yĭ wèi yán,wú cháng wèi hán xīn,shì yĭ bù yuàn zĭ sūn xiào yĕ。

译文

  我的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深恶痛绝的。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这是我一再强调的原因。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啊。”

  “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的话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责的。谦约节俭,又不失威严。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这个人是个豪侠,很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好的人坏的人都结交。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正所谓雕刻鸿鹄不成可以像一只鹜鸭。一旦你们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就成了纨绔子弟。正所谓“画虎不像反像狗了”。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里的将领们到任就咬牙切齿地恨他,州郡内的百姓对他的意见很大。我时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

注释

1.讥议:讥讽,谈论。

2.通轻侠客:通,交往;轻,轻佻;与侠士轻佻之人交好。

3.交趾:汉郡,在今越南北部。

4.汝曹:你等,尔辈。

5.是非:评论、褒贬。

6.正法:正当的法制。

7.大恶:深恶痛绝。

8.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衿:佩带。缡:佩巾。古时礼俗,女子出嫁,母亲把佩巾、带子结在女儿身上,为其整衣。父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命。”母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

9.龙伯高敦厚周慎: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龙伯高:东汉名士,史书上记载其““在郡四年,甚有治效”,“孝悌于家,忠贞于国,公明莅临,威廉赫赫”。周慎:周密,谨慎。

10.口无择言:说出来的话没有败坏的,意为所言皆善。 择:通“殬(dù)”,败坏。

11.杜季良:杜季良,东汉时期人,官至越骑司马。

12.清浊无所失:意为诸事处置得宜。

13.数郡毕至:很多郡的客人全都赶来了。

14.谨敕:谨敕:谨慎。

15.鹄:天鹅。鹜:野鸭子。此句比喻虽仿效不及,尚不失其大概。

16.画虎不成反类狗:比喻弄巧成拙。

17.下车:指官员初到任。切齿:表示痛恨。

18.以为言:把这作为话柄。

赏析

马援的侄子马严、马敦平时喜讥评时政、结交侠客,很令他担忧,虽远在交趾军中,还是写了这封情真意切的信。文章出语恳切,言词之中饱含长辈对晚辈的深情关怀和殷殷期待,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原因有三。

  其一、以“汝曹”称子侄,在文中反复出现,使子侄们在阅读时倍感亲切。不远千里致书教谕,也能收到耳提面命的效果。同一称谓反复出现,固然可使被称者自感受到重视,而更重要的是,作者选用的这一称谓也传达出丰富的信息。古人名、字并行,各有其用。一般长辈称晚辈用名,同辈相称则用字,如果“尔”“汝”相称,往往是不礼貌的,但在特定场合下却又能用以表示亲近,如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句。作者在信中不依常规称呼子侄,却以“汝曹”相称,这就显得随和、亲切,拉近了长辈和晚辈之间的距离。被称的晚辈则可以从中体会到长辈的真情关怀。

  其二、苦口婆心,现身说法,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晚辈沟通,而不是空讲大道理。如首段说“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只说自己如何,但是态度明确,感情浓烈,自然可以感染晚辈,又何必命令式地不许这不许那呢?至于“施衿结缡”句,更是反复叮咛,语重心长,使人感动不已。次段对当世贤良的作为得失加以对比评析,都是自己观察社会人生得来的经验之谈。其“刻鹄不成尚类鹜”、“画虎不成反类狗”的比喻,警拔有力,发人深省,是传之千古的警句。而诸如“愿汝曹效之”、“不愿汝曹效也”的话,虽然只是表示希望,但是字里行间满盈着真挚的关爱,比之“汝曹当效之”、“汝曹勿效也”这样板着面孔的口吻真不知要强过多少倍了!

  其三、文中大量而恰当地使用句末语气词,起到了表达意义以简驭繁,只着一字而含义丰富;表达感情以无胜有,不着情语而情尤真、意尤切的突出效果。文中用“也”表达自己的肯定和期望,态度坚绝;用“矣”、“耳”表达自己的爱憎倾向,情深意长;用“者也”,则表达出对评说对象有所保留或不以为然。这些合在一起,不仅读来语气抑扬,更能使人由此领会充盈在文字背后的教诲、期望、关怀和爱护。

背景

马严 、马敦兄弟俩是马援二哥马余的儿子。兄弟俩的身世悲凉,马严7岁时,父亲马余卒于扬州牧任内;8岁时,母亲也辞世西归。两个7、8岁的小孩突遭大变,父母双亡,寄养在时任梧安侯相的表兄曹贡家。汉光武帝建武四年 ( 公元28年 ),马援随刘秀东征,路过梧安,顺将马严兄弟带回洛阳。这时马严已经13岁了。以孝悌传家的马援,将兄子视同己出,严加教诲。此封家书就是经典事例。更可贵的是,马援写这封家书给严敦二侄时,正是他率军远征交趾的时候。在戎马倥偬,军务缠身的非常时刻。他还惦记着子侄的教育,忙中寻暇,万里传书,殷切之情,流于言表,肃严之意,沁人肺腑;而且言简意赅,字字珠玑。

  汉代士人生存环境的险恶与变幻莫测使人时刻保持戒惧状态,谦虚、谨慎以求保全自我, 从而保证家族的延续和发展。因此,汉代士人们把这种戒惧意识在诫文中转化为对修身养德的强调。

诗人简介

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窦马村)人。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马援是最著名的伏波将军,被人尊称为“马伏波”。► 1篇诗文

诗文推荐

煌煌茂英,不根而生。

蒲茸夺色,铜池著名。

晨敷表异,三秀分荣。

书于瑞典,光我文明。

人人学道,因何退怠。

都缘心不宁耐。

富贵修行,或遇艰难阻*。

贫者受人供养,自骄矜、必然败坏。

或好贿便,自招自揽,非常灾害。

或有炼心不尽,起攀缘爱念,决定破戒。

若悟韶光迅速,生死事大。

常怀慎终如始,处无为、清静无赛。

功行满,与九玄七祖,共超三界。

半夜劈破太空,太阳正照白书。

掩却万象生铁一团,二俱列下别有商量。

南海观音菩萨,端坐水月道场。

春山叠乱青,春水漾虚碧。

寥寥天地间,独立望何极。

地上断无秦世草,山中犹读汉时书。

仙翁眼力信非凡,到处偏工鉴别山。

消得好乌巢屋上,旋移空翠入窗间。

平生万卷端能合,从此三杯不等閒。

莫讶倏来犹属意,野有相日用实相关。

天气把人僝僽。

落絮游丝时候。

茶饭可曾忄欠,镜中赢得销瘦。

生受。

生受。

更被养娘催绣。

羽术有严,袜书有辉。

昭衍尊名,铺张上产。

出其端瘕,由于康过。

比屋延瞻,歌之舞之。

不合生来爱苦吟,书淫传达室癖到于今。

江湖未遇医治手,烦向诗脾谩一鍼。

夏馆秋林山水窟,家家林影湖光。

三年间为一官忙。

簿书愁里过,笋蕨梦中香。

父老书来招我隐,临流已盖茅堂。

白头兄弟共论量。

山田寻二顷,他日作桐乡。

水鷁风帆,两眉只解相思皱。

悄然难受。

教我怎唧?。

待得书来,不管归时瘦。

娇痴後。

是事撋就。

只这难依口。

骎骎尘土久方还,直道谋身力愈难。

靖节每嗟婴世网,漫郎何意出人间。

风惊骇浪潜鳞伏,竹隐湾矶翠羽閒。

好去杖藜穿蜡屐,伴云随月弄潺湲

风定波纹细。

夜无尘、云迷地轴,月流天位。

摇裔飞来江山鹤,犹作故乡嘹唳。

清境里、伴人无睡。

应叹余生舟似泛,浪涛中、几度身尝试。

书有恨,剑无气。

从渠俗耳追繁吹。

抚空明、一窗寒簟,对人如砥。

梦倚银河天外立,云露惺惺满袂。

看多少、人间嬉戏。

要话斯心无分付,路茫茫、还有亲朋至。

应为我,倒罍洗。

买褚得薛不落节。

衣兮木叶,髯戟面铁。

所执何书,原闻其说。

年年端午又今朝。

鬓萧萧。

思摇摇。

应是南风,湘浦正波涛。

千古独醒魂在否,无处问,有谁招。

何人帘幕倚兰皋。

看飞桡。

夺高标。

饶把笙歌,供笑醉陶陶。

孤坐小窗香一篆,弦绿绮,鼓离骚。

一书仅达缺嗣音,蔀屋有梦定山林。

贤者即今在所,陈人不忧第墙阴。

或着容连鸳鹭后,闻道结知君相深。

时遣吴姝近酒盏,更防蜀鸟摇归心。

眼昏书字大,耳重觉声高

羲之之墨池,渊明子醉石。

人生嗜好亦天然,岂顾书淫与酒癖。

一时声价动宇宙,千古林泉记踪迹。

书固吾不能,酒亦久不吃。

支筇葱翠畔,鉴影泓澄侧。

萧然欣会间,颇类师也辟。

所慕不靳能,舍此山南宅。

义献之迹,临者米也。

遡观欣书,乃二体也。

随珠卞璧,萃此纸也。

以鉴得之,亦可纪也。

殿西歌彻彩薇声,记室烦君为一行。

窦幕月班燕刻重,裴得愈蔡功成。

文书书静旌旗卷,筹画宵间鼓角清。

今日元戎前长史,步趋脚迹好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