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管仲论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guăn zhòng xiāng huán gōng,bà zhū hóu,[răng,ráng] yí dí,zhōng qí shēn qí guó fù [qiáng ,qiăng,jiàng],zhū hóu bù găn pàn。

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guăn zhòng sĭ,shù diāo、yì yá、kāi fāng yòng,wēi gōng hōng yú luàn,wŭ gōng zĭ zhēng lì,qí huò [màn,wàn,mán] yán,qì jiăn gōng,qí wú nìng suì。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fū gōng zhī chéng,fēi chéng yú chéng zhī rì,gài bì yŏu suŏ yóu qĭ;

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huò zhī zuò,bù zuò yú zuò zhī rì,yì bì yŏu suŏ yóu zhào。

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gù qí zhī zhì yĕ,wú bù yuē guăn zhòng,ér yuē bào shū。

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jí qí luàn yĕ,wú bù yuē shù diāo、yì yá、kāi fāng,ér yuē guăn zhòng。

何则?hé zé?

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shù diāo、yì yá、kāi fāng sān zĭ,bĭ gù luàn rén guó zhĕ,gù qí yòng zhī zhĕ,wēi gōng yĕ。

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fū yŏu shùn ér hòu zhī fàng sì xiōng,yŏu zhòng ní ér hòu zhī qù shăo zhèng măo。

彼威公何人也?bĭ wēi gōng hé rén yĕ?

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gù qí shĭ wēi gōng dé yòng sān zĭ zhĕ,guăn zhòng yĕ。

仲之疾也,公问之相。zhòng zhī jí yĕ,gōng wèn zhī xiāng。

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dāng shì shí yĕ,wú yì yĭ zhòng qiĕ jŭ tiān xià zhī xián zhĕ yĭ duì。

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ér qí yán năi bù guò yuē:shù diāo、yì yá、kāi fāng sān zĭ,fēi rén qíng,bù kĕ jìn ér yĭ。

呜呼!wū hū!

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zhòng yĭ wèi wēi gōng guŏ néng bù yòng sān zĭ yĭ hū?

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zhòng yŭ wēi gōng chù jĭ nián yĭ,yì zhī wēi gōng zhī wèi rén yĭ hū?

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wēi gōng shēng bù jué yú ĕr,sè bù jué yú mù,ér fēi sān zĭ zhĕ zé wú yĭ [suì,suí] qí yù。

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bĭ qí chū zhī suŏ yĭ bù yòng zhĕ,tú yĭ yŏu zhòng yān ĕr。

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yī rì wú zhòng,zé sān zĭ zhĕ kĕ yĭ dàn guān ér xiāng qìng yĭ。

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zhòng yĭ wèi jiāng sĭ zhī yán kĕ yĭ zhí wēi gōng zhī shŏu zú yé?

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fū qí guó bù huàn yŏu sān zĭ,ér huàn wú zhòng。

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yŏu zhòng,zé sān zĭ zhĕ,sān pĭ fū ĕr。

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bù rán,tiān xià qĭ shăo sān zĭ zhī tú zāi?

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suī wēi gōng xìng ér tīng zhòng,zhū cĭ sān rén,ér qí yú zhĕ,zhòng néng xī shŭ ér qù zhī yé?

呜呼!wū hū!

仲可谓不知本者矣。zhòng kĕ wèi bù zhī bĕn zhĕ yĭ。

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yīn wēi gōng zhī wèn,jŭ tiān xià zhī xián zhĕ yĭ zì dài,zé zhòng suī sĭ,ér qí guó wèi wèi wú zhòng yĕ。

夫何患三子者?fū hé huàn sān zĭ zhĕ?

不言可也。bù yán kĕ yĕ。

五伯莫盛于威、文,文公之才,不过威公,其臣又皆不及仲;wŭ bó mò shèng yú wēi、wén,wén gōng zhī cái,bù guò wēi gōng,qí chén yòu jiē bù jí zhòng;

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líng gōng zhī nüè,bù rú xiào gōng zhī kuān hòu。

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习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wén gōng sĭ,zhū hóu bù găn pàn jìn,jìn xí wén gōng zhī yú wēi,yóu dé wèi zhū hóu zhī méng zhŭ băi yú nián。

何者?hé zhĕ?

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qí jūn suī bù xiāo,ér shàng yŏu lăo chéng rén yān。

威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wēi gōng zhī hōng yĕ,yī luàn tú dì,wú huò yĕ,bĭ dú shì yī guăn zhòng,ér zhòng zé sĭ yĭ。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fū tiān xià wèi cháng wú xián zhĕ,gài yŏu yŏu chén ér wú jūn zhĕ yĭ。

威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wēi gōng zài yān,ér yuē tiān xià bù fù yŏu guăn zhòng zhĕ,wú bù xìn yĕ。

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zhòng zhī shū,yŏu jì qí jiāng sĭ lùn bào shū、bīn xū wú zhī wèi rén,qiĕ gè shū qí duăn。

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shì qí xīn yĭ wèi shŭ zĭ zhĕ jiē bù zú yĭ tuō guó。

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ér yòu nì zhī qí jiāng sĭ,zé qí shū dàn mán bù zú xìn yĕ。

吾观史鰌,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wú guān shĭ qiū,yĭ bù néng jìn qú bó yù,ér tuì mí zĭ xiá,gù yŏu shēn hòu zhī jiàn。

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xiāo hé qiĕ sĭ,jŭ cáo [cān,cēn,shēn] yĭ zì dài。

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dà chén zhī yòng xīn,gù yí rú cĭ yĕ。

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fū guó yĭ yī rén xīng,yĭ yī rén wáng。

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xián zhĕ bù bēi qí shēn zhī sĭ,ér yōu qí guó zhī shuāi,gù bì fù yŏu xián zhĕ,ér hòu kĕ yĭ sĭ。

彼管仲者,何以死哉?bĭ guăn zhòng zhĕ,hé yĭ sĭ zāi?

译文

管仲作丞相辅佐桓公,称霸于诸侯,排斥打击夷、狄等异族,终其一生都使齐国富强,诸侯不敢背叛。管仲死后,竖刁、易牙、开方被重用。桓公死于宫廷内乱,五位公子争抢君位,此祸蔓延,直到齐简公,齐国无一年安宁。

  功业的完成,不是完成在成功之日,必然由一定的因素而引起;祸乱的发生,不是发作于作乱之时,也必有其根源而预兆。因此,齐国的安定强盛,我不说是由于管仲,而说是由于鲍叔。至于齐国的祸乱,我不说是由于竖刁、易牙、开方,而说是由于管仲。为什么呢?竖刁、易牙、开方三人本就是乱国者,但重用他们的是齐桓公。有了舜才知道流放四凶,有了仲尼然后才知道杀掉少正卯,那桓公是什么人,回头看来,使桓公重用这三个人的是管仲啊!管仲病危时,桓公询问丞相的人选。此时,我想管仲将推荐天下最贤能的人来作答,但他的话不过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个人,不讲人情,不能亲近”罢了。

  唉,管仲以为桓公果然能够不用这三个人吗?管仲和桓公相处多年了,该知道他的为人了吧。桓公是个音乐不停歇于耳,美色不离开眼的人。如无此三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他开始不重用他们,只是由于管仲在,一旦管仲没了,这三人就弹冠相庆了。管仲以为自己的遗言就可束缚桓公吗?齐国不怕有这三人,而是怕没有管仲。有管仲在,那这三人只是普通人罢了。若不是这样,天下难道缺跟这三人一样的人吗?即使桓公侥幸而听了管仲的话,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一个也不剩地除掉他们吗?唉!管仲是不懂得从根本上着眼的人啊!如果他乘着齐桓公询问时,推荐天下贤人来代替自己,那么管仲虽死,齐国也不算是失去了管仲。这三人又有什么可怕的,就是不提他们也可以啊!

  五霸中没有比齐桓公、晋文公再强的了。晋文公的才能比不上齐桓公,他的大臣也都赶不上管仲。晋灵公暴虐,不如齐孝公宽厚。可晋文公死后,诸侯不敢背叛晋国。晋国承袭文公的余威,还能在一百年里充当盟主。为什么呢?因为它的君主虽不贤明,但是还有老成练达的大臣存在。桓公死后,齐国一败涂地,这没有什么疑问奇啊!他仅依靠一个管仲,管仲却死了。

  天下并非无贤人,确实是有贤臣而没有明君。桓公在世时,就说天下再没有管仲这样的人才。我不相信。管仲的书里有记载他将死时论及鲍叔牙、宾胥无的为人,并列出他们各自的短处。这是他心中认为这几个人都不能托以国家重任。而且预料自己将死。这部书实在是荒诞,不值得相信。我看史鳅,因为活着不能荐用蘧伯玉和斥退弥子瑕,为此有身后劝谏之事。萧何临死,推荐曹参代替自己。大臣的用心,本来应该如此啊!国家因一个人而兴盛,一个人而灭亡。贤人不悲痛自己的死亡,而忧虑国家的衰败。因此必须再推选出贤明的人来,然后才可以放心死去。那管仲,凭什么可以死掉呢?

注释

管仲作丞相辅佐桓公,称霸于诸侯,排斥打击夷、狄等异族,终其一生都使齐国富强,诸侯不敢背叛。管仲死后,竖刁、易牙、开方被重用。桓公死于宫廷内乱,五位公子争抢君位,此祸蔓延,直到齐简公,齐国无一年安宁。

  功业的完成,不是完成在成功之日,必然由一定的因素而引起;祸乱的发生,不是发作于作乱之时,也必有其根源而预兆。因此,齐国的安定强盛,我不说是由于管仲,而说是由于鲍叔。至于齐国的祸乱,我不说是由于竖刁、易牙、开方,而说是由于管仲。为什么呢?竖刁、易牙、开方三人本就是乱国者,但重用他们的是齐桓公。有了舜才知道流放四凶,有了仲尼然后才知道杀掉少正卯,那桓公是什么人,回头看来,使桓公重用这三个人的是管仲啊!管仲病危时,桓公询问丞相的人选。此时,我想管仲将推荐天下最贤能的人来作答,但他的话不过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个人,不讲人情,不能亲近”罢了。

  唉,管仲以为桓公果然能够不用这三个人吗?管仲和桓公相处多年了,该知道他的为人了吧。桓公是个音乐不停歇于耳,美色不离开眼的人。如无此三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他开始不重用他们,只是由于管仲在,一旦管仲没了,这三人就弹冠相庆了。管仲以为自己的遗言就可束缚桓公吗?齐国不怕有这三人,而是怕没有管仲。有管仲在,那这三人只是普通人罢了。若不是这样,天下难道缺跟这三人一样的人吗?即使桓公侥幸而听了管仲的话,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一个也不剩地除掉他们吗?唉!管仲是不懂得从根本上着眼的人啊!如果他乘着齐桓公询问时,推荐天下贤人来代替自己,那么管仲虽死,齐国也不算是失去了管仲。这三人又有什么可怕的,就是不提他们也可以啊!

  五霸中没有比齐桓公、晋文公再强的了。晋文公的才能比不上齐桓公,他的大臣也都赶不上管仲。晋灵公暴虐,不如齐孝公宽厚。可晋文公死后,诸侯不敢背叛晋国。晋国承袭文公的余威,还能在一百年里充当盟主。为什么呢?因为它的君主虽不贤明,但是还有老成练达的大臣存在。桓公死后,齐国一败涂地,这没有什么疑问奇啊!他仅依靠一个管仲,管仲却死了。

  天下并非无贤人,确实是有贤臣而没有明君。桓公在世时,就说天下再没有管仲这样的人才。我不相信。管仲的书里有记载他将死时论及鲍叔牙、宾胥无的为人,并列出他们各自的短处。这是他心中认为这几个人都不能托以国家重任。而且预料自己将死。这部书实在是荒诞,不值得相信。我看史鳅,因为活着不能荐用蘧伯玉和斥退弥子瑕,为此有身后劝谏之事。萧何临死,推荐曹参代替自己。大臣的用心,本来应该如此啊!国家因一个人而兴盛,一个人而灭亡。贤人不悲痛自己的死亡,而忧虑国家的衰败。因此必须再推选出贤明的人来,然后才可以放心死去。那管仲,凭什么可以死掉呢?

赏析

管仲是历史上的名相之一。他辅佐齐桓公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他的功绩一向为人称道,连孔子对他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于这样一个典范人物,作者独能从其不能推荐贤人这一要害之处进行评说,其立论新奇,合乎情理。在封建社会中,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的去世往往会给国家带来消极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影响,这种例子在历史上是不罕见的。因此,作者的见解是正确的。

  本文文笔犀利,逻辑严密,令人无懈可击,正如清人吴楚材所说:“立论一层深一层,引证一段系一段,似此卓识雄文,方能令古人心服。”例如,为了说明管仲提出的竖刁等三人“非人情不可近”只是一句毫无意义的空话,他把齐桓公和舜、孔子进行比较,说明齐桓公不可能除掉这三个人。退一步说,即使是除掉了这三个人,“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又如,在谈到管仲在临死时没有向桓公举荐贤人是一重大失误时,作者又用史䲡、萧何的事迹进行对比,得出了“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的结论,可以说是丝丝入扣,令人拍案叫绝。

  本文批评了管仲在临死前未能荐贤自代,以致在他死后齐国发生了内乱。作者的观点颇为新奇,可以称为“翻案文章”。

诗人简介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62篇诗文

诗文推荐

六论不知出处。

写得乌梅几字。

圣恩广大如天,也赐束帛归去。

论饥寒,公来问,中怎奈爷娘。

牵儿绊,妻室恼愁肠。

卦分明有说,田正、震地清凉。

南看,前一点,何不*时详。

琅。

序至,金木水,火放炎光。

然见真景,本有舒张。

睹红霞出入,开后、慧刃挥钢。

花绽,系接引,永永满庭芳。

星陈帝子,岳列天孙。

义光带砺,象著乾坤。

我有明德,利建攸存。

苴以茅社,锡以牺尊。

藩屏王室,翼亮尧门。

八才两献,夫何足论。

君不见少陵有客字子美,三赋献罢胡尘起。

招魂收泪谒行在,宁论家室三川里。

云寒日淡剑阁深,翠华望断尘埃底。

狼虎食人大道傍,回首妻孥须怖此。

亦尝寄书问讯之,鲤鱼何在沧溟徙。

晚年虽卜浣花居,心折秦云恨有余。

茯苓不御丹砂就,仙去还来纵目初。

乾坤宿醉参横醒,且策东家旧蹇驴。

邻里一人安可得,亦无坟冢可蓁芜。

人间偪仄何偪仄,却自骑鲸追李白。

乡关素号贤夫子,事论今推圣长官。

论世以观士兮,集羲以为词。

所非正而敢从兮,日可罣而东之。

嗟若士之弗获兮,羌何忿而负石。

繄圣贤之出处兮,惟遵道而守徳。

凤览辉而乃下兮,雏犹耻乎腐吓。

非九方之为使兮,夫何足以得马。

庐岑岑以镇楚兮,汹大江之东涹。

分阴阳之晦明兮,钟斯人以正直。

惟天道与地宝兮,非所求其犹爱。

与之全而不用兮,怀斯美以固在。

大固不可以适兮,方固不可以圆。

试回功谢于土谷兮,夫乃同道于禹稷。

譬人生犹吹吷兮,无得丧之可齐。

纷吾何指以为正兮,服吾初其庶几。

性命阴阳如可论,心脾肾肺刀圭。

更兼南北与东西。

甲庚丁与癸,雀武虎龙齐。

子午冲和连卯酉,春冬秋夏相携。

白赤黑吐虹霓。

坎离并震兑,水火木金跻。

一理无今无古,此心何喜何嗔。

无相乃为真相。

色身即是法身。

不消一句半句,活得千人万人。

咦,这里便是到头,何须只管翻身。

海岛丘刘谭马。

因师各弃荣华。

逍遥自在乐无涯。

休论高高下下。

不会琴棋书画。

些儿营运无差。

眠云卧月饮流霞。

醉后惺惺洒洒。

赠予鞋履。

我赐贤家玄妙理。

休别猜疑。

早离尘缘得所宜。

论其元首。

清净精光牢固守。

性不沉流。

决继海蟾的祖刘。

难与英雄论教化。

薄宦真何补,居然滞拙艰。

无心图作佛,有疾愿藏山,臂率愁肌减,毛惊暮领斑。

未能吴客问,谁恨越人弯。

学倦书刀废,呼慵博雉閒。

宁惭局辕下,为耻醉墦闲。

直道胡论枉,空言分合删。

苍蝇徒扰扰,狂猘自{左口右颜}{左口右颜}。

上客迂飞盖,穷阎问闭关。

馀光照徒壁,高辩破连环。

感激排非圣,栖迟触怒顽。

十年休赋蜀,二始欲睎颜。

昔有弹冠进,今将补被还。

春休晴絮白,日入暝霞殷。

旧产平台侧,新田颍水湾。

吾游如不遂,岩樾试重攀。

早知身寄一沤中,晚节尤惊落木风。

(近闻莘老、公择皆逝,故有此句。

)昨梦已论三世事,岁寒犹喜五人同。

(轼与子中、彦祖、子敦、完夫同试举人景德寺,今皆健。

)雨余北固山围座,春尽西湖水映空。

差胜四明狂监在,更将老眼犯尘红。

忙即但忙,闲即便闲。

无数之见,与道相关。

言虽鄙俚,勿生谤毁。

利他何疑,嗔乃兴喜。

善恶万端,古今如此。

非善称君,非过称己。

道大幽玄,世使如然。

君临宇宙,辅弼须贤。

求之不见,形表影连。

论而非细,我惭知媿。

救世心劳,方便之智。

短又何难,长又何易。

真实语言,勿将为戏。

广平未拚心如铁。

恨梅花、隔年别。

化工翦水斗春风,似南枝和月。

长鲸一饮宁论石。

想高歌、醉瑶席。

几时归去共尊罍,看寒花连陌。

欲入全真门户,行住坐卧寂寥。

存心乞化度中朝。

尘事般般屏了。

莫论黄芽白雪,休搜龙虎婴娇。

色财无挂火烟消。

便是蓬莱三岛。

穷邦无以餬吾口,岁岁荒山收橡斗。

商歌白石不胜寒,非为荆州三往还。

天下无人知我意,得君相合一言间。

三书丞相何烦上,再见客卿宁用赏。

愿闻关中季布名,何得此声梁楚城。

论心四子谁许我,百金一诺兹为荣。

唐公才非今世士,不见圣人见君子。

我今正似逃虚空,闻人跫然已心喜。

君不见玉川月蚀诗律难,不独虾蟆遭骂弹。

凭陵百怪付公等,青天蜀道宁容攀。

它时邹湛名亦好,常在我知因岘山。

南人伐竹湘山下,交根接叶满泪痕。

请君先问湘江水,然我此恨乃可论。

”秦亡汉绝三十国,关山战死知何极。

风飘雨洒水自流,此中有冤消不得。

为之弹剑作哀吟,风沙四起云沉沉。

满营战马嘶欲尽,毕昴不见胡天阴。

东征曾吊长平苦,往往晴明独风雨。

年移代去感精魂,空山月暗闻鼙鼓。

秦坑赵卒四十万,未若格斗伤戎虏。

圣君破胡为六州,六州又尽为胡丘。

韩公三城断胡路,汉甲百万屯边秋。

乃分司空授朔土,拥以玉节临诸侯,汉为一雪万世仇。

我今抽刀勒剑石,告尔万世为唐休。

又闻招魂有美酒,为我浇酒祝东流。

殇为魂兮,可以归故乡些。

沙场地无人兮,尔独不可以久留。

心似孤僧,更茂林修竹,山上精庐。

维摩定自非病,谁遣文殊。

白头自昔,叹相逢、语密情疏。

倾盖处,论心一语,只今还有公无。

最喜阳春妙句,被西风吹堕,金玉铿如。

夜来归梦江上,父老欢予。

荻花深处,唤儿童、吹火烹鲈。

归去也,绝交何必,更修山巨源书。

潋滟湖光供一笑,未须醉日论千。

将军曾记旧临边。

野塘新水漫,烟岸藕如船。

却怪情多春又老,回肠易逐愁煎。

何如旌旆郁相连。

凯歌归玉帐,锦帽碧油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