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范增论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hàn yòng chén píng jì,jiān shū chŭ jūn chén,xiàng yŭ yí fàn zēng yŭ hàn yŏu sī,[shāo,shào] duó qí quán。

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zēng dà nù yuē:“tiān xià shì dà dìng yĭ,jūn wáng zì wèi zhī,yuàn cì hái gŭ,guī [zú,cù] wŭ。

”未至彭城,疽发背,死。”wèi zhì péng chéng,jū fà bèi,sĭ。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sū zĭ yuē:“zēng zhī qù,shàn yĭ。

不去,羽必杀增。bù qù,yŭ bì shā zēng。

独恨其不早尔。dú hèn qí bù zăo ĕr。

”然则当以何事去?”rán zé dāng yĭ hé shì qù?

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zēng quàn yŭ shā pèi gōng,yŭ bù tīng,zhōng yĭ cĭ shī tiān xià,dāng yĭ shì qù yé?

曰:“否。yuē:“[fŏu,pĭ]。

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zēng zhī yù shā pèi gōng,rén chén zhī fēn yĕ;

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yŭ zhī bù shā,yóu yŏu jūn rén zhī dù yĕ。

增曷为以此去哉?zēng hé wèi yĭ cĭ qù zāi?

《易》曰:‘知几其神乎!《yì》yuē:‘zhī jĭ qí shén hū!

’《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shī》yuē:‘rú bĭ yŭ xuĕ,xiān jí wèi xiàn。

’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zēng zhī qù,dāng yú yŭ shā qīng zĭ guàn jūn shí yĕ。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chén shè zhī dé mín yĕ,yĭ xiàng yàn。

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xiàng shì zhī xīng yĕ,yĭ lì chŭ huái wáng sūn xīn;

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ér zhū hóu zhī pàn zhī yĕ,yĭ shì yì dì。

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qiĕ yì dì zhī lì,zēng wèi móu zhŭ yĭ。

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yì dì zhī cún wáng,qĭ dú wèi chŭ zhī shèng shuāi,yì zēng zhī suŏ yŭ tóng huò fú yĕ;

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wèi yŏu yì dì wáng ér zēng dú néng jiŭ cún zhĕ yĕ。

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yŭ zhī shā qīng zĭ guàn jūn yĕ,shì shì yì dì zhī zhào yĕ。

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qí shì yì dì,zé yí zēng zhī bĕn yĕ,qĭ bì dài chén píng zāi?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wù bì xiān fŭ yĕ,ér hòu chóng shēng zhī;

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rén bì xiān yí yĕ,ér hòu chán rù zhī。

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chén píng suī zhì,ān néng jiān wú yí zhī zhŭ zāi?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wú cháng lùn yì dì,tiān xià zhī xián zhŭ yĕ。

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dú qiăn pèi gōng rù guān,ér bù qiăn xiàng yŭ;

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shí qīng zĭ guàn jūn yú chóu rén zhī zhōng,ér zhuó wèi shàng jiāng,bù xián ér néng rú shì hū?

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yŭ jì [jiăo,jiă,jiáo] shā qīng zĭ guàn jūn,yì dì bì bù néng kān,fēi yŭ shì dì,zé dì shā yŭ,bù dài zhì zhĕ ér hòu zhī yĕ。

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zēng shĭ quàn xiàng liáng lì yì dì,zhū hóu yĭ cĭ fú cóng。

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zhōng dào ér shì zhī,fēi zēng zhī yì yĕ。

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fū qĭ dú fēi qí yì,jiāng bì lì zhēng ér bù tīng yĕ。

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bù yòng qí yán,ér shā qí suŏ lì,yŭ zhī yí zēng bì zì cĭ shĭ yĭ。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fāng yŭ shā qīng zĭ guàn jūn,zēng yŭ yŭ bĭ jiān ér shì yì dì,jūn chén zhī fēn wèi dìng yĕ。

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wèi zēng jì zhĕ,lì néng zhū yŭ zé zhū zhī,bù néng zé qù zhī,qĭ bù yì rán dà zhàng fū yĕ zāi?

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zēng nián qī shí,hé zé liú,bù hé jí qù,bù yĭ cĭ shí míng qù jiù zhī fēn,ér yù yī yŭ yĭ chéng gōng míng,lòu yĭ!

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suī rán,zēng,gāo dì zhī suŏ wèi yĕ;

增不去,项羽不亡。zēng bù qù,xiàng yŭ bù wáng。

亦人杰也哉!yì rén jié yĕ zāi!

译文

刘邦采用了陈平的计策,离间疏远楚国君臣。项羽怀疑范增和汉国私下勾结,渐渐剥夺他的权力。范增大怒,说:“天下大事已经大致确定了,君王自己处理吧。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回乡时,还没到彭城,就因背上痈疽发作而死。苏子说,范增离去是好事,若不离去,项羽一定会杀他。只遗憾他没有早早离开而已。既如此,那么范增应当在什么时候离开呢?当初范增劝项羽杀沛公,项羽不听;终因此而失去天下;应当在此时离去吗?回答说,不。范增想要杀死沛公,是做臣子的职责。项羽不杀刘邦,还显得有君王的度量。范增怎能在此时离去呢?《易经》说:“知道选择恰当时机,那不是很神明吗?”《诗经》说:“观察那气象,若要下雪,水气必定先聚集成霰。”范增离去,应当在项羽杀卿子冠军的时候。

  陈涉能够得民心,因为打出了楚将项燕和公子扶苏的旗帜。项氏的兴盛,因为拥立了楚怀王孙心;而诸侯背叛他,也是因为他谋杀了义帝。况且拥立义帝,范增实为主谋。义帝的存亡,岂止决定楚国的盛衰;范增也与此祸福相关。绝没有义帝被杀,而单单范增能够长久得生的道理。项羽杀卿子冠军;就是谋杀义帝的先兆;他杀义帝,就是怀疑范增的根本。难道还要等到陈平出反间之计吗?物品必定先腐烂了,然后才能生蛆虫;人必定先有了怀疑之心,然后谗言才得以听入。陈平虽说智慧过人,又怎么能够离间没有疑的君主呢?

  我曾经评论义帝;称他是天下的贤君。仅仅是派遣沛公入关而不派遣项羽,在稠人广众之中识别卿子冠军、并且提拔他做上将军这两件事,若不是贤明之君能做到这些吗?项羽既然假托君王之命杀死了卿子冠军,义帝必然不能容忍。因此,不是项羽谋杀义帝,就是义帝杀了项羽,这用不着智者指点就可知道了。范增当初劝项梁拥立义帝,诸侯因此而服从;中途谋杀义帝,必不是范增的主意;其实岂但不是他的主意;他必然力争而却没有被接受。不采用他的忠告而杀死他所拥立之人,项羽怀疑范增,一定是从这时就开始了。在项羽杀卿子冠军之时,项羽和范增并肩侍奉义帝,还没有确定君臣之身份,如果替范增考虑,有能力诛杀项羽就杀了他,不能杀他就离开他,岂不是毅然决然的男子汉吗?范增年龄已经七十岁,意见相合就留下来,意见不合就离开他,不在这个时候弄清去、留的分寸,却想依靠项羽而成就功名,浅陋啊!即使这样,范增还是被汉高祖所畏惧。范增不离去,项羽就不会灭亡。唉,范增也是人中的豪杰呀!

注释

1.几:事物发生变化的细微迹象。

2.卿子冠军:指宋义。公元前207年,秦围赵,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范增为末将军,救赵,途中,宋义畏缩不前,羽矫诏杀之。

3.楚怀王孙心:即楚怀王的孙子熊心,项梁拥立他为王,仍称怀王。项羽称霸后尊称熊心为义帝。

诗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3485篇诗文

诗文推荐

论帖至晋,书法之祖。

遡晋而西,又举一试。

扑散质寓,意妍态鲁。

禁脔之藏,尚觌真古。

苏州粉牋美如花,萍文霜粒古所夸。

近年专制浅蜡色,软玉莹腻无纤瑕。

盘门系缆高桥住,呼僮径访孙华铺。

琱锼红碧任成堆,春膏且问如何去。

乃知剡溪桃花黄,楮君同谱生殊乡。

买来论担不计数,直候东风花草香。

其时霡霂吹微雨,润物无声略胶土。

展开千幅向晓空,渍染都匀始轻杵,捣成一色坚且明。

幽具本岂鑽公卿,要供海内觅句客。

觅句只今谁有名,月湖老仙居胄监。

诗好工夫到平淡,寄分聊当野人芹。

莫弃谏藁恐被焚,便将演纷登北门。

给孤施地,慈化为尊。

护人成佛,功德奚论。

心清步步入玄门。

意静**溉本根。

蓦地听闻没口论。

性无昏。

一点

问前身应在,香醉山中,今存风烈。

佳夕招延,清论度飞屑。

玉斝盈盈,金英点点,标格侬家别。

好个凉天,更无滴雨,只欠些月。

菊客兰兄,纷纷侪辈,纵尔芬芳,输我高洁。

鼻观先知,羞取俗颜悦。

解后成欢,从容挹爽,何羡广寒折。

我有高吟,为君纪此,一段奇绝。

王哲心怀好道,害风意要离家。

攀缘悉去似团砂。

不怕妻儿咒骂。

好对清风明月,宁论海角天涯。

来来往往跨云霞。

此个逍遥无价。

赠予鞋履。

我赐贤家玄妙理。

休别猜疑。

早离尘缘得所宜。

论其元首。

清净精光牢固守。

性不沉流。

决继海蟾的祖刘。

昨日梦说禅,如今禅说梦。

梦时如今说底,说时说昨日梦底。

昨日合眼梦,如今开眼梦。

诸人总在梦中听,云门复说梦中梦。

驴唇先生开口笑,阿修罗王打勃跳。

海神失却夜明珠,擘破弥卢穿七竅。

三人上座请谈禅,平地无风浪拍天。

禅禅,不用思量卜度,非干字语言。

仰之弥高,鑽之弥坚。

岩头划之则曰句非句,临济用之则曰三要三玄。

禅禅,吞却栗棘蓬,透出金刚圈。

休论赵老汉庭前柏树子,莫问首山新妇骑驴阿家牵。

但请一时放下著,当人本体自周圆。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春台路古,想店月潭云,鸡鸣关候。

巾车尔久。

记湘累降日,留词劝酒。

不是行边,待与持杯论斗。

算吾寿。

已待得河清,万古晴昼。

京国事转手。

漫宫粉堆黄,髻妆啼旧。

瑶池在否。

自刘郎去后,宴期重负。

解事天公,道是全无又有。

浯溪友。

笑浯溪、至今聱叟。

君不见成都画手开十眉,横云却月争新奇。

游人指点小颦处,中有渔阳胡马嘶。

又不见王孙青琐横双碧,肠断浮空远山色。

书生性命何足论,坐费千金买消渴。

尔来丧乱愁天公,谪向君家书砚中。

小窗虚幌相妩媚,令君晓梦生春红。

毗耶居士谈空处,结习已空花不住。

试教天女为磨铅,千偈澜翻无一语。

国香不欲论家谱,合姓孙枝作郑花。

鵰飞鸷举丰篇诗,谁是浮屠玅总师。

若把休齐已论,风流惟有苏知。

子知公莹,在*中聘。

意猿心不肯收,论荣华命。

齿存真性,处清中静。

向虚无境内寻,步蓬莱景。

再官庠序为宁亲,立道惟忧歉泗滨。

若使佞谀求利研究院,便居庙庙亦沈论。

环惟书史何如乐,得是英髦信不贫。

如子才豪犹未第,每思冥晦避通津。

欲入全真门户,行住坐卧寂寥。

存心乞化度中朝。

尘事般般屏了。

莫论黄芽白雪,休搜龙虎婴娇。

色财无挂火烟消。

便是蓬莱三岛。

山乐官,尔谁魂,逃河入海俱奔奔,伶伦梨园何可论。

山乐官,予欲尔兮无言。

如有言,不余歌云门。

星星素发。

只有鸣笳楼上发。

看舞胡姬。

带得平安探骑归。

故人渐老。

只与虎头论墨妙。

怀抱难开。

快遣披云一笑来。

穷邦无以餬吾口,岁岁荒山收橡斗。

商歌白石不胜寒,非为荆州三往还。

天下无人知我意,得君相合一言间。

三书丞相何烦上,再见客卿宁用赏。

愿闻关中季布名,何得此声梁楚城。

论心四子谁许我,百金一诺兹为荣。

唐公才非今世士,不见圣人见君子。

我今正似逃虚空,闻人跫然已心喜。

君不见玉川月蚀诗律难,不独虾蟆遭骂弹。

凭陵百怪付公等,青天蜀道宁容攀。

它时邹湛名亦好,常在我知因岘山。

玉洞玄玄,金炉灿灿,清中金玉希奇。

金龙玉虎,玉走与金飞。

撞透金门玉户,见金莲、玉蕊争辉。

金玉好,天风摇曳,玉叶与金枝。

**金与玉,金婴玉姹,玉步金闱。

显金光玉艳,玉貌金衣。

此个灵金灵玉,结金丹、玉性无亏。

真金玉,钰成玄宝,出自本师知。

说金翁,论黄婆。

自然匹配炼冲和。

铸红砂,满鼎多。

神光显,照天河。

胎光一点出洪波。

现三清,上大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