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
我走出城市的东门,遥望通向江南方向的路。
前天在风雪中,故人从那里离去。
我想渡过黄河水,但是河水深而广。
希望可以化做双飞的黄鹄,和他一起高飞回故乡。
黄鹄:传说中的大鸟,一举千里,仙人所乘。
这是一首早期的五言古诗,具有一种近于民歌的素朴风格,很耐人寻味。话不在多,意不在巧;平平淡淡地说来,却如一曲纯净的旋律,一往情深。
这首诗前后分为两段。前四旬似乎是一直凝住在一点上;后四句却忽然开展,高飞于千里之外;仿佛晴空丽日,山河原野,都在怀抱之中,一步紧似一步。所谓一泻千里,略无沾滞。先分析这凭空而来的力量,到底是从什么地方产生的。李白《望天门山》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直北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后二句自然是名句,然而得力之处又正在第二句上。江水浩浩东流,又生生的北折过来,这力量全在一个“直”字,全诗到此使人为之凝神沉默;而下两句的风流才得翩然无碍。一收一纵,原是文章的自然规律,但却难在如何才能有一个如此凝神沉默的时刻。“万木无声待雨来!”正是因为凝神到了极点,沉浸在毫无声息之中,所以“雨来”才有了极大的声势。一切结果都蕴藏在原因之中,而人们却往往只见到结果;一切发展都包含在一个飞跃的起点上,这便是人们为之凝神的时候。说到这里,这前面四句就反而成为全诗力量的源泉了。再看这四句,始终没有离开眼前这条路上,而只在这条路上产生了一段沉默的凝想。这是一段事实,却又是已经过去了;过去的事本来也算不了什么,可是晏几道《临江仙》词说:“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当时明月的皎洁岂不同于前日的风雪,而“故人从此去”自是从此归去也。一个如彩云般归去,一个在风雪中消逝;所不同的是明月彩云给你以清丽的陶醉,故人风雪常给人以深入的沉思;前者把美完全显示给人们,后者则把它藏在古旧的大衣里。于是更不能不深思沉默,这便是令人异常凝神的缘故。前日的路上已完成了一个故人的归去,这条路在完成了这人的归去后,便也随着那行人足迹的消失而消逝。至于今日的路呢,则还在未可知之数。所以“前日风雪中”正是连路全都埋在飘飘的积雪之中了。那么今日所见之路则不是前日所见之路。人们对于这过去的留恋,正由于人们对于这完成的赞美;“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水还是这条水,月还是这个月,而司空图却才是真正解人。在一切变动发展中,诗人往往正是捕捉住那最凝神的一点。“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寒鸦匆匆地飞过,那日影自然留不住。过去的总是过去了,却留下了这一点美妙的因缘;那么今日之路,还空在那里,不能不令“我欲渡河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既然发了,则直飞而去。所以一渡河水,其实就已到了故乡;未说“高飞”,早已飞向远处。“河水深无梁”一句等于是把那弓弦再扣紧一下,这支箭便夭夭的直上晴空了。
前四句本是一段事实,却反而成为幻想;后四句原是幻想,却反而如此真实。艺术的真实性,在这里正依据着美的辩证法则,把平凡的语言,化为无尽的言说。
将置酒,思悲翁。
使君去,出城东。
麦渐渐,雉子斑。
槐阴阴,到潼关。
骑连连,车迟迟。
心中悲,宋又远。
周间之,南淮夷。
东齐儿,碎碎织练与素丝,游人贾客信难持。
五谷前熟方可为,下车闭閤君当思。
天子当殿俨衣裳,大官尚食陈羽觞。
彤庭散绶垂鸣珰,黄纸诏书出东厢,轻纨叠绮烂生光。
宗室子弟君最贤,分忧当为百辟先。
布衣一言相为死,何况圣主恩如天。
鸾声哕哕鲁侯旂,明年上计朝京师。
须忆今日斗酒别,慎勿富贵忘我为。
箬水青似箬,玉山碧于玉。
--崔子向逼霄沓万状,截地分千曲。
--皎然萍解深可窥,林豁遥在瞩。
--崔子向已高物外赏,稍涤区中欲。
--皎然野鹤翔又飞,世人羁且跼。
--崔子向沈吟迹所误,放浪心自足。
--皎然缅怀虚舟客,愿寄生刍束。
--崔子向说诗整颓波,立义激浮俗。
--皎然荆吴备登历,风土随编录。
--崔子向恨与清景别,拟教长路促。
--皎然溪鸟语鹂喽,寺花翻踯躅。
--崔子向印围水坛净,香护莲衣触。
--皎然捧经启纱灯,收衽礼金粟。
--崔子向安得扣关子,玄言对吾属。
--皎然
昨日出城南,战阵如云屯。
兵刃欲相接,杀气方腾掀。
黄尘塞天地,日月为之昏。
壮士仗忠义,不忘丧其元。
奋然为前驱,誓报明主恩。
卒伍皆贾勇,翕合无异言。
唯欲纾祸难,岂辞职属橐鞬。
元戎既启行,旌旆交缤繙。
谓当奏凯还,受爵效屏藩。
众寡力不侔,傍复乏外援。
战久俄败衂,靡闻钲鼓喧。
军中纪律严,致死无敢奔。
全理由同陷没,千万无一存。
肢体膏草莽,血流成川源。
国虽加恤典,莫能返其魂。
白骨蔽四野,鬼哭多烦冤。
怀哉唐虞君,大德罔亏骞。
垂衣成至治,万国皆晏然。
齐威虽霸主,亦赖仲父贤。
九合不以兵,仲尼所称传。
兵乃不祥器,圣贤尝戒旃。
人苟服其仁,斯亦何用焉。
咄咄衰翁,向羽书中,又过一春。
正老怀梦想,扁舟访剡,壮图惭负,万里城并,溟翼上之,冀群空矣,自此阳关无故人。
岷江路,忆一番风浪,三月烟尘。
美哉乐事良辰。
正好趁东门官柳新。
且舒晴慷慨,何须感旧,转头解后,未必犹今。
问讯南楼,劳还西戍,君为楚歌侬越吟。
眉黄近,怕洛涯催出,便有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