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驹支不屈于晋

会于向,将执戎子驹支。huì yú xiàng,jiāng zhí róng zĭ jū zhī。

范宣子亲数诸朝。fàn xuān zĭ qīn shŭ zhū cháo。

曰:“来,姜戎氏。yuē:“lái,jiāng róng shì。

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xī qín rén [pò,păi] zhú năi zŭ wú lí yú guā zhōu,năi zŭ wú lí bèi shàn gài,méng jīng jí,yĭ lái guī wŏ xiān jūn。

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与女剖分而食之。wŏ xiān jūn huì gōng yŏu bù tiăn zhī tián,yŭ nǚ pōu fēn ér shí zhī。

今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盖言语漏泄,则职女之由。jīn zhū hóu zhī shì wŏ guă jūn bù rú xī zhĕ,gài yán yŭ lòu xiè,zé zhí nǚ zhī yóu。

诘朝之事,尔无与焉![jié,jí] cháo zhī shì,ĕr wú yŭ yān!

与,将执女。yŭ,jiāng zhí nǚ。

”对曰:“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duì yuē:“xī qín rén fù shì qí zhòng,tān yú tŭ dì,zhú wŏ zhū róng。

惠公蠲其大德,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毋是翦弃。huì gōng juān qí dà dé,wèi wŏ zhū róng shì sì yuè zhī yì zhòu yĕ,wú shì jiăn qì。

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cì wŏ nán [bĭ,bì] zhī tián,hú lí suŏ jū,chái láng suŏ háo。

我诸戎除翦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以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于今不贰。wŏ zhū róng chú jiăn qí jīng jí,qū qí hú lí chái láng,yĭ wèi xiān jūn bù qīn bù pàn zhī chén,zhì yú jīn bù èr。

昔文公与秦伐郑,秦人窃与郑盟而舍戍焉,于是乎有肴之师。xī wén gōng yŭ qín fá zhèng,qín rén qiè yŭ zhèng méng ér shĕ shù yān,yú shì hū yŏu yáo zhī shī。

晋御其上,戎亢其下,秦师不复,我诸戎实然。jìn yù qí shàng,róng kàng qí xià,qín shī bù fù,wŏ zhū róng shí rán。

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戎何以不免?pì rú bŭ lù,jìn rén jiăo zhī,zhū róng jĭ zhī,yŭ jìn bó zhī,róng hé yĭ bù miăn?

自是以来,晋之百役,与我诸戎相继于时,以从执政,犹肴志也,岂敢离逷?zì shì yĭ lái,jìn zhī băi yì,yŭ wŏ zhū róng xiāng jì yú shí,yĭ cóng zhí zhèng,yóu yáo zhì yĕ,qĭ găn lí tì?

令官之师旅,无乃实有所阙,以携诸侯,而罪我诸戎。lìng guān zhī shī lǚ,wú năi shí yŏu suŏ què,yĭ xié zhū hóu,ér zuì wŏ zhū róng。

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何恶之能为?wŏ zhū róng yĭn shí yī fú bù yŭ huá tóng,zhì bì bù tōng,yán yŭ bù dá,hé è zhī néng wèi?

不与于会,亦无瞢焉。bù yŭ yú huì,yì wú méng yān。

”赋《青蝇》而退。”fù《qīng yíng》ér tuì。

宣子辞焉,使即事于会,成恺悌也。xuān zĭ cí yān,shĭ jí shì yú huì,chéng kăi tì yĕ。

译文

译文一

  晋国范宣子同各国大夫在向地会晤。会晤时准备拘捕姜戎首领驹支。范宣子亲自在殿上指责他,说:“来!姜戎氏!从前秦国人在瓜州追逐你的祖父吾离,你祖父吾离身披白茅,头戴荆条,前来归附我们先君。我们先君惠公仅有不多的田地,还与你们平分了,以供给食用。现在诸侯事奉我们国君不如从前了,大概是言语泄漏了出去,主要是由于你的缘故。明早会晤的事,你不要参加了。参加,就拘捕你。”驹支回答说:“从前秦国人倚仗他们人多,对土地贪得无厌,驱逐我们戎人。惠公表示了大恩大德,说我们戎人,是四岳的后代,不要抛弃这些人。赐给我们南部边境的田地,那里是狐狸居住,豺狼吼叫的地方。我们戎人铲除了那里的荆棘,驱逐了那里的狐狸豺狼,成为先君不侵扰不背叛的臣属,直到现在没有二心。”

  “从前文公与秦国讨伐郑国,秦国人偷偷与郑国订盟,并在郑国安置了戍守的人,于是就发生了肴山之战。晋军在前面迎击,戎人在后面抵抗,秦军有来无回,实在是我们戎人使他陷入这个境地的。譬如捕鹿,晋国人抓住它的角,戎人拖住它的腿,与晋国人一起将它摔倒。戎人为什么不能免于罪?从这次战役以来,晋国的所有战役,我们戎人都是相继按时参加,前来追随执政,同肴山之战时的心意一样,岂敢背离疏远?现在执政下面的大夫们恐怕的确有不足的地方,而使诸侯离心,却归咎我们戎人!我们戎人的饮食衣服与华夏之族不同,货币不通,言语不同,怎能去做坏事?不到会参加,也没有什么可烦恼的。”

  于是朗诵了《青蝇》一诗,然后退出。宣子表示道歉,并让他到会参与事务,以便成全自己平易近人的君子的声名。

译文二

  晋国和诸侯各国在向地集会,准备拘捕姜戎族的首领驹支。晋国大夫范宣子在朝会上亲自指责他,说:“过来,姜戎氏!从前秦国人把你祖父吾离从瓜州赶走,你祖父吾离披着茅草衣、戴着荆条帽前来投奔我国先君。我先君惠公当时有不多的田地,却与你们平分来养活你们。如今诸侯侍奉我们寡君不如从前,大概说话泄漏了什么机密,这主要是你造成的。明天的会议,你不要参加了!你要是参加,就把你抓起来!”

  驹支回答说:“从前秦国人仗着他们人多,贪婪地掠夺土地,把我们各部落戎人从祖居地赶走。贵国君惠公显示他崇高的品德,认为我们各部戎人都是四岳的后代,不该这样抛弃灭绝。他赐给我们南部边疆的土地,那里是狐狸居住、豺狼嗥叫的地方。我们各部戎人砍除了那里的荆棘,赶走了那里的狐狸、豺狼,从此成了贵国先君既不内侵也不外叛的臣属,直到如今忠诚不二。从前文公与秦国攻打郑国,秦国人私下里同郑国人订立盟约,留下军队在那里驻守,因此而发生肴地战役。当时晋军在前面抵抗,我们戎人在后面进击,秦军全军覆没,实在是我们戎人出了大力。这就如同捕鹿,晋国人抓住它的角,戎人拖住它的后腿,和晋国人一起把它掀倒。戎人为什么不能免于罪责呢?从那时以来,晋国多次出兵征战,我戎人各部从来紧跟其后,时时追随贵国执政,还是像肴之战时那样心志如一,岂敢疏远背离?如今贵国军旅中的长官可能真是有些地方做得不够,使得诸侯叛离,你们却怪罪我们戎人!我们各部戎人服饰饮食(习俗)不与华夏相同,礼仪使者不相往来,言语不通,能做什么对贵国不利的坏事?不参加盟会的事务,我也不会惭愧。”

  驹支朗读了《青蝇》诗退了下去,范宣子连忙道歉,请他参加会议事务,同时也成全了自己和蔼可亲的君子美名。

注释

(1)向:吴地,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南。

(2)戎子驹支:姜戎族的首领,名驹支。姜戎,戎族的一个部落。

(3)数:音鼠,历数其罪。

(4)乃祖:你的祖父。瓜州:地名,在今甘肃敦煌西。

(5)苫(shān)盖:用草编成的覆盖物。

(6)不腆(tiǎn):不丰厚,不多。

(7)女:通“汝”,你。

(8)职:主要。
(9)诘朝:明日。

(10)蠲(juān):显示。

(11)四岳:传说为尧舜时四方部落首领。裔胄:后嗣。

(12)亢:抗。

(13)掎:拉住,拖住。

(14)踣;同“仆”。

(15)犹肴志也:还是像在肴作战时那样忠心。

(16)逷;音惕,远。

(17)携:离,疏远。

(18)贽币:古人见面时所赠送的礼物。贽币不通,喻没有往来。

(19)瞢:音孟,闷,不舒畅。

(20)青绳:《诗经·小雅》中的一篇,主旨是希望君子莫信馋言。

(21)辞:道歉。

(22)成:成全。恺悌:和乐平易。

赏析

《驹支不屈于晋》在晋与诸侯“会于向”这一历史事件中,只不过是一段小插曲,然而它却有不同寻常的认识价值。这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上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当时少数民族在霸权制度下所受压迫的深重,也让我们从驹支与范宣子的冲突与和解中看到了古代各民族既斗争又融合的复杂关系的缩影。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是《驹支不屈于晋》的一大特点。

  先看范宣子,一上来就是:“来,姜戎氏!”像怒气冲冲的主人呼唤惹了祸的奴隶,凶神恶煞,怒目而视,语气咄咄逼人,态度粗鲁生硬。接着居高临下,夸示晋先君对诸戎的大德大恩,而后毫无根据地把“今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的罪责一股脑推给驹支。“盖言语漏泄”,分明是推测、怀疑,“职女之由”,则是武断定罪,“与,将执女!”恐吓之声,令人不寒而栗!范宣子颐指气使、不可一世的神态纤毫毕见。

  驹支面对气势汹汹的指斥,面对即将遭受拘捕的厄运,则临危不惧,据理力争。针对范宣子强加于己的不实之词,逐层辩驳,洗刷被泼在身上的污水,维护自己和部落的清白。从答话可以看出,驹支虽为戎族首领,但其语言艺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他的语言有以下几个特点:(1)把握分寸,恰到好处。他对范宣子的无端指责,既针锋相对又没有过激言辞,既不掩惠公之德,也不蒙不白之冤。(2)逻辑严密,形象生动。先感惠公之德,再表戎对晋之功,以事实为据,证明自己对晋“不侵不叛”,忠心“不贰”。最后以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何恶之能为”的事实驳斥范宣子强加的罪名,环环相扣,天衣无缝。尤其是关于“捕鹿”的比喻,极为确切生动,且符合人物的身份。(3)赋诗言志,颇具策略。《青蝇》所赋:“恺悌君子,无信谗言”,驹支将范宣子恶意相加的罪名解释为“听信谗言”,给了范宣子一个下台的台阶,把范宣子说成“恺悌君子”,也让这位盛气凌人的大人物感觉舒服。其实驹支似乎设了一个看不见的圈套:是“恺悌君子”就不要听信谗言,否则就不是“恺悌君子”。春秋时代,诸侯外交,讲究赋诗言志。范宣子没有赋诗言志,反不如驹支,说明驹支胜过范宣子,夷狄胜过华夏。这一点,恐怕不是《左传》作者的初衷吧。

诗人简介

左丘明 (前556年-前451年),姓丘,名明。汉族,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相传为春秋末期曾任鲁国史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晚年双目失明,相传著有中国重要的史书巨著《左氏春秋》(又称《左传》)和《国语》,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翔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 36篇诗文

诗文推荐

午窗睡起香销鸭。

斜倚妆台开镜匣。

云鬟整罢却回头,屏上依稀描楚峡。

支颐痴想眉愁压。

咬损纤纤银指甲。

柔肠断尽少人知,闲看花帘双蝶狎。

大厦非一木可支,巨舟须众手可济。

众手既集亦复同心,南北东西无往不利。

羲之之墨池,渊明子醉石。

人生嗜好亦天然,岂顾书淫与酒癖。

一时声价动宇宙,千古林泉记踪迹。

书固吾不能,酒亦久不吃。

支筇葱翠畔,鉴影泓澄侧。

萧然欣会间,颇类师也辟。

所慕不靳能,舍此山南宅。

燧瑊勋业,何敢望西平。

观当日,清大憝,震天声。

绩其凝。

追配汾阳郭,临淮李,扫妖孽,植颠仆,复疆宇,洗膻腥。

堪叹中原久矣,长淮隔、胡骑纵横。

问何时,风驱电扫,重见文明。

宾雁宵鸣。

梦初惊。

念吾君复古,修攘两尽,早晚功成。

岁云暮,冰腹壮,雪华零。

怅神京。

谁信汉家陵阙,呵护有神兵。

罄寰海,重回首,镇关情。

想见皇华咨度,望淮北、心曲摇旌。

愿变夷用夏,荆狄是惩膺。

补弊支倾。

青萝夤直上寒松之顶,白支澹泞出没太虚之中。

狗子尾巴书梵字,野狐窟宅梵王宫。

于皇时宋,永祚有基。

始翳覆护,扶而立之。

敢忘昭答,牲分酒釃。

灵其燕乡,益相本支。

一年一度暂和谐。

幽闭生心亦可猜。

莫道乘槎无径路,支机曾属客星来。

归念长依落日边,壶浆今见逆新官。

声传已觉讴歌遍,身到前知政令宽。

民病贤人来已暮,时平蜀道本无难。

明年我欲修桑梓,为赏庭前荔子丹。

〈眉州倅厅旧有荔支二株,甚大。

〉主

绿树成阴后,群芳稍歇时。

谁将新濯锦,挂向最长枝。

卷箔香先入,凭栏影任移。

赏频嫌酒渴,吟苦怕霜髭。

架迥笼云幄,庭虚展绣帷。

有情萦舞袖,无力罥游丝。

嫩蕊莺偷采,柔条柳伴垂。

荀池波自照,梁苑客尝窥。

玉李寻皆谢,金桃亦暗衰。

花中应独贵,庭下故开迟。

委艳妆苔砌,分华借槿篱。

低昂匀灼烁,浓淡叠参差。

幸植王宫里,仍逢宰府知。

芳心向谁许,醉态不能支。

芍药天教避,玫瑰众共嗤。

光明烘昼景,润腻裛轻rG. 丽似期神女,珍如重卫姬。

君王偏属咏,七子尽搜奇。

夜月抱秋衾,支枕玉鸾小。

艳骨泣红芜,藏陵三十老。

卧闻秦王女儿吹凤箫,泪入星河翻鹊桥。

素娥划袜跨玉免,回望桂宫一点雾。

纷红小蝶没柳烟,白茅老仙方瞳圆。

寻愁不见入香髓,露花点衣碧成水。

闽溪珍献。

过海云帆来似箭。

玉座金盘。

不贡奇葩四百年。

轻红酿白。

雅称佳人纤手擘。

骨细肌香。

恰是当年十八娘。

日毂金钲赤,雪窦水晶寒。

支机石下翻浪,喷薄出层关。

半夜雌龙惊走,明日灵蛇张甲,蜚上石盘桓。

多谢山君护,未放醉翁闲。

安得醉,风__,露珊珊。

翠云老子,邀我瑶佩驾红鸾。

一勺流觞何有,万石横缸如注,虹气饮溪乾。

忽梦坐银井,长啸俯清湍。

湘之水兮九支,湘之山兮九疑。

皇一去兮何时归,攀龙髯兮逐龙飞。

生同宫,死同穴,招皇衣兮复皇辙。

九疑水,九疑山,九疑辙迹在其间。

望飞龙兮未来还。

湘之湘兮成水,湘之石兮成斑。

优钵昙花岂有花,问师此曲唱谁家。

已従子美得桃竹,(此山有桃竹,可作杖,而土人不识。

予始录子美诗遗之。

)不向安期觅枣瓜。

燕坐林间时有虎,高眠粥后不闻鸦。

胜游自古兼支许,为采松肪寄一车。

一年已减五日,光影如驹过隙。

直须如救头然,切莫随情放逸。

夜来一雨雪消鎔,万叠青山如洗出。

一亭亦直寄,作者知为谁。

结薜开户牖,柱桂辛一夷楣。

百年此宴乐,常恐生忧悲。

天地一传舍,过客安可羁。

唐肆欲求马,万事隙決驹。

白云亭上山,流水亭下池。

夜半抚朱绳,美人生白髭。

老来驹隙駸駸度。

筭只合、狂歌醉舞。

金杯到手君休诉。

看著春光又暮。

谁为倩、柳条系住。

且莫遣、城笳催去。

残红转眼无寻处。

尽属蜂房燕户。

搭一只手,挥三尺铁。

天下衲僧,望风胆裂。

岂料丰干院里撞著个匾头魔孽,尽把家私俱漏洩。

却向玉融侧童峰前,对人点胸,背地吐舌。

五斗粟,不屈人。

五株柳,不出门。

举世不我容,上作羲皇民。

羲皇梦不见,一枕三千春。

驯于蹇驴,清于赐驹,我行尔从。

幸柴车堪驾,何惭韩众,药苗可采,长伴庞公。

野涧泉甘,阳坡草暖,有柏叶松枝充短供。

休梦想,去游灵囿沼,入望夷宫。

与夸夺子争雄。

生与死未知谁手中。

况嗾獒者众,放_人少,大将触网,小亦伤弓。

风月和柔,山林深密,折角何如且养茸。

二虫喜,各衔花拜跪,来寿樗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