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再上湘江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hăo zài xiāng jiāng shuĭ,jīn zhāo yòu shàng lái。

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bù zhī cóng cĭ qù,gèng qiăn jĭ nián huí。

译文

释文

别来无恙啊,湘江!今天我又要溯流而上。

不知这次前去,何时再让返航?

注释

①再上湘江:又一次逆湘水而上。上,逆水而行。

②好在:依旧,如故。

③上来:逆水而来。
④遣:使。

赏析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这两句,紧扣题目中的“再上湘江"四字。此时是春末夏初,湘江水暖,江水碧绿,两岸杂花生树,青山叠翠,柳宗元对众山之会的湘水之流早就醉心过。可是此时此地,他却无心欣赏,只用“好在湘江水”一句带过,便回到他的再度被贬这一令人伤心的事件上来,所以次句诗,便紧接首句,顶前补足,用“今朝又上来”承接,不着议论,不写景物.满腔悲愤,藏而不露。

  “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这两句,转笔写对前途的忧虑。不知此去要经过几度春秋?贬在离京城万里之外的荒远边州,何时才能被召还?瞻望前途,真是不寒而栗啊!柳宗元离开京城长安以后,对京城是眷恋的,那里是政治中心,是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地方,而柳州当时是一片开垦很少的荒凉之地,古树参天,杂草丛生,毒蛇猛兽,比比皆是,而且瘴疠之气盛行,中原人士一向把这里视为畏途,从秦汉以来,这里一直是谪放罪人的地方。想到这些,他自然盼望被召回京。在《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诗中,从“翁仲遗墟草树平”一句看来,他已流露出“长安不见使人愁”的情怀。刘禹锡酬赠诗中的“归目并随回雁尽”,也同样流露出对京城的眷恋和对北归的企望,但是柳宗元此去却再没有回来。元和十年六月二十七日柳宗元到达柳州;七月十七日,随他同去的同祖弟柳宗直便突然患暴病去世了。柳宗元由于长期被贬远州,精神上受到压抑,已经是未老先衰。元和十四年(819),宪宗因受尊号,实行大赦,经裴度说情,宪宗才决定在这次大赦中召回柳宗元。然而此时柳宗元已经病人沉疴,诏书未到柳州,宗元便在这年的十一月八日含冤长逝了。 “更遣几年回”的希望,晚年盼望与好友刘禹锡作邻居的心愿,一切都落空了。 “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的诗句,已经成为诗谶,一代大文学家柳宗元只活了四十七岁。读此诗,对他的悲剧生涯,读者会感到痛借的。

  《再上湘江》是一首五言绝句,语言朴素无华,如对友人说家常话,毫无斧凿痕迹,通俗而又自然。后两句诗用虚拟的手法来表现前途未卜的情景,用一句设问“更遣几年回”来作结,把思维活动表现得很真切,颇有情趣。虽篇幅短小,仍不失为一篇清新隽永的小诗。

背景

元和十年(815)二月,柳宗元满怀希望返回长安,但席未暇暖,即于三月十三日被迁为柳州刺史,官虽进而地益远,遭受到又一次沉重打击。带着难以言说的悲愤和忧伤,他与同时被迁为连州刺史的刘禹锡相伴,长辞国门,再次踏上了遥远的迁谪路途。这首《再上湘江》,便是行至湖南境内写下的。

诗人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189篇诗文

诗文推荐

南人伐竹湘山下,交根接叶满泪痕。

请君先问湘江水,然我此恨乃可论。

”秦亡汉绝三十国,关山战死知何极。

风飘雨洒水自流,此中有冤消不得。

为之弹剑作哀吟,风沙四起云沉沉。

满营战马嘶欲尽,毕昴不见胡天阴。

东征曾吊长平苦,往往晴明独风雨。

年移代去感精魂,空山月暗闻鼙鼓。

秦坑赵卒四十万,未若格斗伤戎虏。

圣君破胡为六州,六州又尽为胡丘。

韩公三城断胡路,汉甲百万屯边秋。

乃分司空授朔土,拥以玉节临诸侯,汉为一雪万世仇。

我今抽刀勒剑石,告尔万世为唐休。

又闻招魂有美酒,为我浇酒祝东流。

殇为魂兮,可以归故乡些。

沙场地无人兮,尔独不可以久留。

湘江碧。

故人同作湘中客。

湘中客。

东风回雁,杏花寒食。

温温月到蓝桥侧。

醒心弦里春无极。

春无极。

明朝残梦,马嘶南陌。

妾家淇园北封君,劂祖慈事宗苍筼。

子孙异代贞节闻,枝分一派从南巡。

千古流落湘江滨,几番雨露敷新荣。

斑斑不改啼红痕,膏煎漆伐悔自矜。

卒以取祸罹斧斤,工巧斲削资它人。

管城夫子出意新,作涌取义何其云。

致之千里充吾庭,命以汤沐虞嫔名。

彷佛太伯之文身,虚中直外圆且明。

不丝不谷不受尘,一笑不用捐千金。

曲眉丰颊从杂陈,虽有多喙无一嗔。

晨夕荐我眠风棂,曲肱时复呼真真。

骨虽非玉肌似冰,蝶梦不到巫山云。

白家蛮素卿自卿,老我祝洋毋忘盟。

以例吾体全吾神,招魂共读离骚经。

推枕同作华胥民,只虞一夜秋气清。

犹筐中扇墙角檠,盍为青奴亦作白头吟。

风萧萧。

雨骚骚。

风雨萧骚梧叶飘。

潇湘江畔楼。

云迢迢。

水遥遥。

云水迢遥天尽头。

相思心上秋。

暗澹青枫树,萧疏斑竹林。

篷窗夜雨冷难禁。

*枕故乡心。

二女湘江泪,三闾楚泽吟。

白云千载恨沉沉。

沧海未为深。

仙宗绩道,我李承天。

庆深虚极,符光象先。

俗登仁寿,化阐蟺涓。

五千贻范,亿万斯年。

天公有意留君住。

故作纤纤雨。

闭门觅句自持觞。

并舍官梅时有、过来香。

沈郎诗骨元来瘦。

更挹湘江秀。

不须骂雨及嘲风。

收拾个般都入、锦囊中。

醉透香浓斗帐,灯深月浅回廊。

当时背面两伥伥。

何况临风怀想。

舞柳经春只瘦,游丝到地能长。

鸳鸯半调已无肠。

忍把么弦再上。

访衡山之顶,雪鸿渺渺,湘江之上,梅竹娟娟。

寄语波臣,传言鸥鹭,稳护渠侬书画船。

君不见大士化身兜率天,地涌两足双金莲。

光明照耀十方界,至今犹记周昭年。

当年刹利西王国,才见薰风入炎日。

菩提广转大法轮,普现宝身千百亿。

即今应感湘江涯,一念甫为群生迷。

诞弥犹是旧来日,尘世已觉心南移。

宰官未向朝端去,暂作资阳大慈父。

惟将四谛妙真来,一洗含灵愁叹苦。

海近岂久淹王祥,沙堤指日催鸣璫。

心华定力莫思议,福利四海为津梁。

斯民正赖觉空觉,应世因缘讵能度。

椿龄永劫未渠央,会看优昙几开落。

当时我醉美人家,美人颜色娇如花。

今日美人弃我去,青楼珠箔天之涯。

天涯娟娟常娥月,三五二八盈又缺。

翠眉蝉鬓生别离,一望不见心断绝。

心断绝,几千里,梦中醉卧巫山云,觉来泪滴湘江水。

湘江两岸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

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

美人兮美人,不知为暮雨兮为朝云,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枯缠藤,重欹雪。

渭曲逢,湘江别。

不是从来无本根,画工取势教摧折。

穷斯煎,饿厮吵。

父子不同途,大家相脱卯。

万顷湘江洗不清,无生曲调何时了。

县街重俯惊湍,正与湘江咫尺间。

侵齧最忧东汇水,蔽遮惟有北来山。

清流倒影楼台壮,白瓦连云市井间。

捍患持危功不小,亭亭千古镇荒湾。

风定江流似镜平。

斜阳天外挂微明。

云归远岫千山暝,雾映疏林一抹横。

渔火细,钓丝轻。

黄尘扑扑谩争荣。

何时了却人间事,泛宅釜妙曲清声压楚城。

蕙心兰态见柔情。

凌波稳称金莲步,蘸甲从教玉笋斟。

歌缓缓,笑吟吟。

向人真处可怜生。

仙源幸有藏春处,何事乘风逐世尘。

红霞映朱栏,白云隐青山。

尘中人不到,双鹤舞柴关。

瑶琴一曲诗数篇,山童煮茗炉无烟。

为思尘世去游乐,一别洞天今几年。

湘江江上月初白,湘浦浦边风色清。

断肠声咽玉笛碎,愁杀霜堤多少情。

人生总浮云,仙家依旧春,归去来兮乐吾真。

湘江东西中浯溪,云埋雨洗三吾碑。

婆娑欲舞,怪青山欢喜。

分得清溪半篙水。

记平沙鸥鹭,落日渔樵,湘江上,风景依然如此。

东篱多种菊,待学渊明,酒兴诗情不相似。

十里涨春波,一棹归来,只做个、五湖范蠡。

是则是、一般弄扁舟,争知道,他家有个西子。

江月冷如水,江水碧於空。

晚来一霎过雨,为我洗秋容。

悄悄四山人静,凛凛三更露下,天阔叫孤鸿。

唤醒蓬窗梦,身在水晶宫。

揖湘妃,招月娣,御清风。

素琴韵远。

不觉醉眼杏花红。

禹穴骑鲸仙去,东海钓鳌人远,此意与谁同。

倚柁一长啸,出壑舞鱼龙。

当时我醉,美人颜色,如花堪悦。

今日美人去,恨天涯离别。

青楼朱箔,婵娟蟾桂,三五初圆,伤二八、还又缺。

空伫立,一望一见心绝。

心绝。

顿成凄凉,千里音尘,一梦欢娱,推枕惊巫山远,洒泪对湘江阔。

美人不见,愁人看花,心乱念愁,奏绿绮、弦清切。

何处有知音,此恨难说。

怨歌未阕。

恐暮雨收、行云歇。

窗梅发。

乍似睹、芳容冰洁。